分享

专家:适度彩礼比零彩礼更符合习俗

 如伊的远方 2023-06-30 发布于辽宁

近几年,只要一提到彩礼,后面紧跟着的话题差不多就是“天价”。高额的彩礼让许多家庭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拼”。

这回专家站出来说话了,“适度”,适度彩礼比零彩礼更符合习俗。

感觉这个适度让人很舒服,起码有个小过度。

不然,从天价彩礼到零彩礼,等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个反差会让很大一部分人无法接受。

其实,彩礼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婚嫁习俗,以前,是媒人作为见证和传达的角色,男女双方经过协商互相赠送聘金聘礼。

(想起以前当媒人是真不容易,多数男女双方都是媒人介绍才认识的,在没有手机甚至没有座机的年代,两家想要商量点什么事,全靠媒人在两家之间来回跑。

两家离得近还行,稍远点受累的可就是媒人了,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的传话:

女方说要一台彩电。

男方觉得有难度,想买一台黑白电视机。

女方无奈,就黑白电视机外加一台收音机。

在媒人的劝说下,男方勉强同意……

这种情况,媒人就要至少跑五次才能定下来,而且还得是比较好说话的人家,不然有可能跑更多次,甚至到后来就一拍两散了。)

后来,这彩礼,准确来说应该是“聘金”变了味儿,它的去向有了偏差,尤其是近几年的天价彩礼,更是让一些家庭背负巨大压力,甚至是债务。

如今专家提出的“适度彩礼”的确不错,但是这个度,其实挺难衡量,如果它没有精准的标准,那就有可能没什么作用。

因为每个家庭的收入都不一样,有人认为3万刚刚好,有人认为300万才勉勉强强。

那这个度,应该怎样去定位呢?

其实,彩礼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双方父母给小夫妻建立小家庭的助力,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儿,反正都是自己儿女,资助他们把家建起来才是关键。

除了金钱,物质方面的援助,再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经营家庭的经验,这才是作为父母的责任嘛!

小家庭平稳地发展,孩子们一点点地成熟,家庭越来越和睦,这不就是作为长辈的希望嘛!

彩礼,其实就是小家庭的启动资金,它不一定有什么标准,无论是父母还是两个正准备步入婚姻的当事人,大家都尽力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