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斯克:我宁愿选择错误的乐观,也不要正确的悲观!

 阿琦在成长 2023-06-30 发布于广东




本文编号是 0076
 全文共有 1317 字



我读书时,喜欢去看别人的想法,偶尔可以碰撞出灵感火花。

最近在读张辉的《人生护城河》一书时,我看到了这位书友的想法——


他针对作者提出的「做公众号」,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此建议只对个别少数人有用,对群体没有。因为,如果全部人都去做公众号,只会增加内卷程度,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倒在竞争中。

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好像确实有点道理啊,做公众号的人多了,竞争也会多,而在竞争之下,难免有输家。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当时看完书友的想法,马上想到一句话——「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悲观者,关注重点都是负面信息,他们只看到各种问题,害怕失败,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肯定做不成。

当然,做公众号,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有风险的,是有困难的,会遇到各种问题。

所以,理论上,做成一件事,包含了各种不确定性,这些问题,确实都有可能出现,他们是正确的。

于是,他们不做,放弃了。

假如做成一件事的机率有50%,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他们会因为失败的50%,而放弃成功的50%。




那么,什么样的人,不害怕那个失败的50%,仍然选择去做呢?

显而易见,是乐观者。

乐观者,虽然知道会遇到困难,但是,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不害怕失败,所以他们会勇敢行动,甚至鲁莽开局。

而成功,也只会出现在,那些真正行动的人身上。

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宁愿选择错误的乐观,也不要正确的悲观!」




我非常认同他说的话。

选择乐观,就算错误,你还能继续迭代、优化、调整。

选择悲观,就算正确,你也只能放弃说:哎,太难了;我肯定不行;这个我做不了等等。

我们终会走向人生尽头,而生命的意义,就是体验这趟旅程。

所以,选择乐观,享受这个过程吧!




悲观者常常正确,他们放弃行动,结果就是做不成事。

让我想起一个词: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也叫自我应验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他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

「自我应验预言,是一种能够唤起新的行为的预言,并且该行为,使得本来虚假的猜想成真了。」

什么意思呢?就是指,你的猜想,会影响行动,从而影响最终结果,就算这种猜想一开始不是真的。

比如:你认为自己不行,然后不去尝试,结果就是真的不行。

但反过来也一样,你觉得自己厉害,你去努力行动,然后就真的会越来越出色。

这个概念,是有过实例验证的。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为一所学校的所有学生进行智商测试,然后告诉老师,其中一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的成绩会在第二年不断提升。

但是,事实上,这些「高智商」学生不是真的高智商,而是随机抽取的,所以他们的真实智商,不一定比其他人高。

后来的实验结果,让人很震惊——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第二年,真的有了很大进步。

在老师的期望、鼓励之下,那些学生也逐渐相信,自己就是高智商的人,最后成绩大幅提升,实现「自证预言」。

所以,不要随便给自己贴负面标签,也不要让别人给你贴,你可能真的不是那样子,但久而久之,在这种「预言」之下,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选择乐观,把「我不行」,变成「我可以」!

当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好,你就真的能做好,更有可能成功。




最后,再提一点,我也不是说,只要乐观就会成功。

把一件事做成功,或许需要挺多条件。

但是,乐观的人,往往会更愿意去行动,而行动才是产生结果的基础。

想要成长,需要行动。

想要赚钱,需要行动。

你只有行动,才有可能成功。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与大家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