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风云 43】齐襄公因何而死?

 襄子的箱子 2023-06-30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春秋三百年,风云际会,尽在其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春秋史

这是【中国大通史

春秋风云】第 43 篇文章



鲁国与齐国的关系很是混乱,时而亲密,时而疏远。
鲁庄公三年(公元前691年),纪国危在旦夕,这年的冬天,鲁庄公将军队开到了郎邑附近。这事遭到了鲁国史官的讽刺,认为国君虽然一心想救援纪国,却畏首畏尾,只是安营扎寨吓唬了一下就回去了。
之前讲齐襄公出征前,曾占过卜,结果显示可以灭亡纪国,但齐国的军队要损失大半。不知占卜的结果是否灵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纪侯大去其国。或许是纪侯遭遇了史上最惨烈的失败,因为《春秋》中用“大去”来表示纪侯彻底失去了他的国家,亦或是带着遗老遗少们跑去了其他国家。
转眼过了半年,冬天,鲁庄公又跑去和齐襄公打猎。《春秋》中记载“冬,公及齐人狩于郜”。这里的齐人指的是齐襄公,既然人家是一国国君,为何不用齐侯而用齐人呢?因为要避讳。想当年,齐襄公杀鲁桓公一事,弄得天下众人皆知,而这个寡廉鲜耻的鲁庄公竟然还跑去跟杀父仇人打猎。就连鲁国史官都看不下去了,在这里特意标注了一下。
鲁庄公与齐襄公也并非只有这一次会面,按理来讲,与杀父仇人的每一次会面,都应该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翻遍《春秋》,史官也就在此讽刺了一回,为何呢?因为讽刺一回就够了,讽刺一回不代表以后的见面都不该讽刺。事实上,这两国君的每一次会面,都应该好好拎出来批评一下,但若是每一次都讽刺,那讽刺就太掉价了。因此鲁国史官在最值得讥讽的地方讽刺一下就行了。
在当时人看来,与杀父仇人一起打猎,没有比这更令人作呕的事情了。
除了打猎,两人应该讨论了一下当时的国际大事。齐襄公突然想起来了,当年的卫国国君还在自己国内。七年前,卫国的左、右公子发动了政变,迎立了公子急的同胞兄弟公子黔牟为君。卫惠公好汉不吃眼前亏,立马开溜了,跑到了母亲国齐国寻求政治避难。
如今,七年过去了,卫惠公在齐国养得肥头大耳的,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再这样下去,他恐怕就乐不思卫了。齐襄公刚刚搞定了纪国,决定找个时间将卫惠公送回去,一来可以赢得卫国的好感,二来也可以在国际舞台上露脸,积攒一点人品。
鲁庄公五年,两人为此事忙活了一整年,于冬天终于拉到了一支联合国军——齐国、鲁国、宋国、陈国、蔡国,一起护送卫惠公回国。
面对来势汹汹的返乡团,卫君黔牟急忙找到了自己的老丈人周王室寻求帮助。春天,王子突率兵救援,与联军拉开了架势。
双方从春天僵持到了夏天,最终,卫惠公成功进入了卫国,重新当上了国君。复位后,他将前任卫君黔牟流放,估计是他自己看情况不妙就先跑了,亦有可能是被流放了。毕竟他是周庄王的女婿,也不太好杀。卫惠公就直接让他滚回老丈人家里反省。至于当时拥立黔牟的两位大夫,则被杀害。
卫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左佬在《左传》中认为,左右两位公子当时拥立黔牟,缺乏周到的考虑。因为黔牟并没有根基,就像一棵大树没有枝叶,就算坐上了那位置,也是很危险的。当然,言下之意就是,卫惠公好歹有蒸蒸日上的齐国做后盾,而黔牟的后盾则是日暮西山的周王室。
卫惠公为了感谢各位江湖好汉的协助,于冬天给齐国送去了宝物。然而齐襄公不肯接受,推给了鲁国,并说:“卫朔能够复位,不是仰仗我的力量,而是鲁国的力量。”
以齐襄公的为人来看,他不至于是一个谦让的君子。因此这次在联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鲁庄公。看来他当年救援纪国的时候非常窝囊,但干涉他国内政的时候却勇往直前。
亦有可能,是当时他收了齐襄公的礼物,将军队拉到郎邑,纯粹只是做做样子。
鲁庄公也不知怎么滴,这几年非但没有找齐国报仇,连句责问都没有,反而与杀父仇人玩得很欢。护送卫惠公回国后,第二年,两国还一起进攻盛国,最终灭掉了盛。《春秋》中说“盛降于齐师”,据此来看,此战的主力是齐国,战利品也都被齐国拿走了。
当齐襄公高高兴兴回去之后不久,他就被人杀了,杀他的人是公孙无知。
这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公元前686年,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等三人到葵丘驻守,相约等到秋天瓜熟之时前往,第二年瓜熟之时回来。然而,齐襄公食言了,他一边忙于卫国与盛国之事,一边又忙于与妹妹的厮混。第二年瓜熟之时,连称等人始终等不到上头让他们回去的命令,随后又主动上书请回,但遭到了齐襄公的拒绝,经此一来,三人便起了愤愤之心。
公孙无知是齐僖公的侄子,早年深得这位国君叔叔的喜爱,甚至让当时还处于世子的齐襄公起了嫉妒之心。后来,齐襄公上位后,便一路将公孙无知的俸禄与地位一降再降。失去了光鲜色彩的公孙无知非常生气,暗暗寻找机会报复齐襄公。
四个同是心中有怨气的人,便这么走到了一起。
连称有个妹妹是齐襄公的后宫之一,多年来未曾有过一日欢愉,在后宫之中暗暗惋惜。公孙无知便联络上了她,让她做内应,时时报告齐襄公的动态,并答应她事成之后娶她为妻,让她享受曾经被封存住的欢愉。
灭亡盛国回去后,齐襄公志得意满,有一次去贝丘打猎,看到了一头野猪,吓了一跳。原来这头猪长了一张人脸,待齐襄公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彭生。
齐襄公吓得连忙跑了回去。镇定下来后,他发现一只鞋不见了。于是,他命自己的侍人费去把鞋找回来。费出门转了一圈,空手而归,被愤怒的齐襄公抽了一顿。
伤痕累累的费再次出来找鞋,却碰到了公孙无知等人。公孙无知从连妹那里得知,齐襄公出来打猎,觉得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带着家伙来了。费看到此情此景,立马表示自己也早已对国君心怀不满了,愿意加入造反阵营。
实际上,这只是费的权宜之计,他在获得公孙无知的信任后,以打探消息为由,回到了齐襄公身边,将外面的事情告诉了他。
在外面等了很久的公孙无知等不及了,带着家伙就冲入了齐襄公的栖息地。齐襄公的卫兵奋勇反抗,却敌不过公孙无知,就连费也牺牲在了当场。
公孙无知冲入了屋内,却连齐襄公的影子都没见着,床上被砍死的那人也并不是他本人,而是可怜的替身。众人知道,齐襄公肯定是躲起来了,于是四处寻找。有人看到了一扇门下面露出了一只脚,把门一拉开,齐襄公正在里面瑟瑟发抖。
齐襄公卒,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国国君。
只不过没多久,他也被人杀了。

精美书籍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