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历史贡献

 凤凰山居士 2023-06-30 发布于江西
佚名 · 2022-08-30 14:30:42

一、汉朝贡献?

汉朝对中华民族历史有重大贡献,确立儒家思想治国,开疆拓土扩大版图,彻底打败匈奴,开辟丝绸之路联系欧洲和中亚,扩大了各方面的国际交流。

二、汉代的主要科技和文化成就一览表?

汉朝的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汉朝在科学技术,文学,历史,社会制度,军事等等各方面都很强,汉朝当时的科学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有的技术比欧洲领先1000左右.

我觉得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尤其是现代社会;

虽然在冷兵器时代科学技术对军事的贡献不多,但当时科学技术对老百姓的生活来说贡献巨大,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这充分说明了汉人的聪明才智,这样的科学文明在唐朝和宋朝继续被延续,可惜后来遭到了破坏,没有继续发展和创新,基本停滞不前,而后来很多技术传到了欧洲,这也是导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原因之一.

汉朝的科学技术成就:

1、确切诞生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可能火药的诞生也在汉朝;

2、瓷器也在汉朝诞生,这是中国对世界的礼物;各种手工艺品在汉朝发展很快;

3、纺织技术得到改良,丝绸等广泛使用;

4、冶炼技术得到改良,冶铁工艺已经非常发达(这要感谢张骞出使西域);

5、水利技术得到发展,汉朝治水比较成功,很少有水灾;

6、医学得到长途发展,出现了华佗,张仲景等名医,中医已经比较完备,也出现了“动手术”这样的“西医”,血液循环原理也被发现,这比欧洲早了将近1000年;

7、包括数学在内的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历法和天文.

8、很多机械原理被广泛应用,例如轴承,曲轴连杆,转动变直线运动的装置等等,这比欧洲早了至少500年;

9、建筑学得到完善,据说有了具体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就好象现在的国标.

三、汉朝的重要性有多强?

东汉西汉有400年的基业。

奠定了汉人的文化政治基础,为整个华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秦皇汉武的功绩?

秦始皇 统一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汉武帝破格录用人才,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同意制造五株钱,在思想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军事上派卫青和霍去病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的同意,汉武帝是继秦始王以后,为进一步把我国发展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汉武帝时期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诞生过很多功绩卓越的皇帝,可是在史学界,无论古代的皇帝功绩多么卓越,都很难与秦皇汉武的功绩相比,这两人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帝王。

在很多对历史了解不多的普通人看来,秦始皇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而汉武帝也只是一个就知道打打杀杀的莽汉而已,这两人究竟有何功绩,是否值得“伟大帝王”的称号?

秦始皇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任务,在秦国之前,中国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当中,正是秦始皇把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带入到封建社会当中,而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帝。虽然封建社会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体制,但在当时,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仅凭这一点,秦始皇就足可以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但秦始皇的功绩还不止这些,他是第一个结束中国乱世的君王,在他之前,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已经你来我往打了数百年的时光,都未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秦始皇当上秦国君王之后,只用了二十年的时光就结束了数百年的纷争,统一了六国,让中国再一次进入大一统时代,虽然统一后的秦国仅仅存在数十年的时光。

不光是领土上的统一,在其它方面,也在秦始皇的号召下完成了大统一,比如货币、度量衡等等,不仅如此被称为民族脊梁的长城就是秦始皇第一个发起修建的,秦直道、灵渠等多个世界级工程也都是在他统治时期完成的。

虽然当时为了完成这些项目,劳民伤财,累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但是却给后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秦始皇被称为功绩最大的皇帝之一名副其实。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成为当时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文化的发展,但对巩固皇权、完成思想统一有着很大的帮助,结束了各种学术乱政的局面。

而汉武帝最大的功绩并不是在政治方面,而是在军事方面。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战斗能力彪悍,连高傲的秦始皇都需要靠修筑长城来防范匈奴的入侵,开国皇帝刘邦为了示好匈奴,竟然年年都向匈奴进贡财宝。

这种情况足足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汉武帝继位以后,大兴军事带领汉军开疆扩土,汉朝周边的高丽、南越、大宛等国都被汉武帝成功攻破,占领河西走廊,开创丝绸之路,连强悍的匈奴军队都被汉武帝打的很长时间都不敢再向中原进犯。

汉武帝奠定了中国历史的版图,后面的很多朝代都是建立在汉武帝扩展的版图之上,这样的皇帝被称为伟大的帝王有何不可。

一个是开创了时代的帝王,一个是奠定国家版图的帝王,秦皇汉武在历史上的功绩足以在傲视封建历史上的数百帝王,他们终将名留青史,这两颗璀璨的帝星也将一直挂在中华大地的高空之上,万古流传。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代,废分封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币值,奠定了作为大一统国家的制度基础。

汉武帝北征匈奴、开拓西域,奠定了国家的疆域基础;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塑造了汉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

同为千古一帝,虽有过不掩功

五、请问下汉朝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

2、吕后专权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刘邦病逝.经过吕后和张良的辅佐,五月,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吕后被尊为太后。

吕后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早在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时,使用奸计将汉朝开国元勋韩信杀死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她看见儿子刘盈即位,觉得有机可乘,渐露专权野心。

3、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是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吕氏集团彻底被消灭。

诸吕之乱的结束实际上迎来了后来西汉的文景之治这一稳定时期。而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4、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 ,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5、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朝三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现择其要者简述之:

西汉(前202年—8年),开国皇帝高祖刘邦,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1、刘邦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初期实行“无为而治”,承秦制设置郡县。同时,吸取教训,分封同姓及功臣为王侯。

2、“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徭役兵役,重农抑商,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3、景帝深感诸侯尾大不掉,决心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景帝命周亚夫等平定了叛乱,推出《推恩令》,继续削弱王侯封地与势力,进一步巩固了皇权。

4、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太学,地方办官学;重用儒生,充实帝国官僚队伍。

5、武帝改变汉初“和亲”的国策,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基本解除了北部边患。

6、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开通丝绸之路,从此西域正式归入西汉版图。

7、自武帝之后,开外戚辅政之先河。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政。汉元帝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

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25年-221年)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为后汉。

1、刘秀定都洛阳,延续“汉”的国号,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 。

2、明帝、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3、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4、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

5、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

6、184年,爆发黄巾之乱,地方豪强拥兵自重。自此朝廷大权旁落,军阀混战。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西汉和东汉,合称“两汉”,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

强汉尤如一个人的少年时期,初生牛犊,生气勃勃;盛唐恰似人的青年时期,恢宏大气,如日中天。

大汉、大唐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

汉朝(前206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6帝,享国四百二十二年。

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汉朝时期,许多人将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

其疆域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

西汉平帝时期(公元元年),全国人口达6000万左右。

且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

汉朝从盛到衰的四百多年里都有哪些历史事件?有以下历史事件:

1、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2、郡国制

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同的是,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括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

汉朝初期,刘邦面对拼凑起来的诸侯势力和亡秦后的六国背景,首要任务是:勉力维持稳定局面,铲除异姓诸侯王,以分封子弟的方式,调和异姓诸侯王与郡国制的两极偏差,刘邦与项羽相争时,先后分封七个异姓王。

称帝后,又分封同姓九王,使后来中央政府及封国之间的对立,延续了很长的时间。

汉初恢复封建制,同时又施行郡县制,使郡国杂处,以相牵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3、吕后称制

指西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执政。

吕后名雉,山阳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高帝五年(前 202)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王的过程中起过很大作用。

刘邦生前嫌太子刘盈柔弱,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

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果。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是为惠帝。

吕后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

她又毒死赵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

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后临朝执政八年。

她继续推行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先后废除秦以来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减田租,奖励农耕,放宽对商人的限制等等。

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吕后临朝称制后,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

吕后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

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翦灭。

西汉朝廷大权复归刘氏集团,代王刘恒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4、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是中国西汉初期,吕后去世后,在朝的吕氏一党所谓的扰乱朝政行为及由此引发的众大臣带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

5、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发生於中国西汉初期的汉景帝三年。

当时以被封为吴王的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於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所以兴兵引起之内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

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

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6、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7、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西汉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於世。

至今,不仅中国内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等许多人仍然以汉族人自居,海外华裔亦常称自己为汉人。

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後世皆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8、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

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9、昭宣中兴

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汉昭帝8岁即位,霍光辅政,继续实行汉武帝后期以来的政策,多次下诏赈贷农民,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

宣帝刘询即位后,更着力整顿吏治,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等,使社会生产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昭宣中兴”或“西汉中兴”。

10、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

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

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11、光武中兴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制度。

古代把一个姓氏崛起从而建立国家的过程叫做“兴”,对于刘氏家族来讲,刘邦建立前汉的过程叫做“兴”,刘秀建立后汉的过程叫做“再兴”,即第二次兴起之意。

刘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一姓之再兴”的家族。

为表日后刘家江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立后汉王朝的过程叫做刘氏江山的—“中兴”,即这不是刘氏江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到了近代,“光武中兴”也成为了同文景、贞观、开皇等一样的一个“治世”的代名词。

12、明章之治

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那时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汉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13、凉州之乱

东汉末年发生的凉州之乱(184年至189年)是中国西部的凉州(约在今甘肃武威)一起羌人反对汉朝朝廷的起事。

小月氏和同情他们的汉朝叛军很快加入,意图从朝廷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

此乱在黄巾之乱后不久,是一系列导致东汉衰亡的变乱之一。

虽然相对未受到传统史家们的重视,此乱仍有着持久的重要意义,动摇了中央朝廷对西北的控制,为未来数百年胡人在此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

14、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15、王莽篡汉

著名历史事件,王莽御王冠即天子位,国号新,称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莽年五十四岁。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吕后专权,杀死韩信,彭越。

和亲政策,汉朝公主下嫁给冒顿单于。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27年,武帝出大兵,将匈奴驱赶到漠北。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带兵攻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01年,攻打大宛国,征服西域各国。公元前111年,消灭夜郎,南越,闽越,设置郡县,统一南方。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亡。

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国号新。王莽改革,将天下的田改为王田,举行公平分配,立六筦之法,将大事业收归官营,立司市,泉府以平衡物价,促商业兴起。公之23年,王莽被杀。

公元36年刘秀,称帝,号称光武。公元89年班超出使西域。公元144年宦官乱朝。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公元189年董卓废掉废帝,立刘协为汉宣帝。司徒王允,用貂蝉作美人计,让吕布杀掉董卓。公元2OO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汉朝从此灭亡。

西汉:(-202—公元9年) 汉高祖刘邦、汉武帝 (1)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 (2)沿用(承袭)秦制,郡、分封王侯(同姓子弟和功臣)——“七国之乱” (3)“文景之治”:文帝、景帝减轻徭役、兵役,重农抑商;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4)推恩令削弱王侯封地与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对百官的监管,加强皇权。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大力推行儒学教育;长安设太学,地方办官学;重用儒生,直接做官或培养为后备官僚。

(6)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汉初“和亲”换取北边安宁,汉武帝武力反击,基本解除北部边患。

“互市”(P85) (7)张骞出使西域:两次、目的、历史意义(结果和作用有三点):A (了解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汉朝与西域各国从此建立了友好关系,交往日趋频繁;B -60,设置西域都护府,从此西域(新疆)正式归入西汉版图。

C 开通了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府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和西域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西域:玉门关、阳关,西域≥新疆 (8)经营南方:浙、福建、两广和西南(少数民族) 东汉(25-221)光武帝刘秀 (1)定都洛阳,建立东汉 “光武中兴” (2)中期以后,宦官与外戚专权;末年,豪强割据,名存实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