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处觅清凉?两首古诗,飘来习习凉风,悠悠思念

 绿窗花影 2023-06-30 发布于浙江

文/绿窗花影

六月将尽,迎来七月。

梅雨初晴,暑风和煦。盛夏拉开了帷幕。近日气温骤升,稍一活动,就挥汗如雨。火辣辣的夏天正式登场。

烈日炎炎,高温桑拿天气,使人困乏倦怠,昏昏然坐卧不宁。如果有空调,自然另当别论。

“人间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古人又是如何消暑纳凉的呢?

(一)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李白的纳凉方式很独特,他去山中避暑,行为有些不拘小节,举止也相当豪迈。为此,他写下了一首《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想必山中寂静无人。李白裸着身子,他呆在青翠的树林丛中,懒得摇动白羽扇,头巾也不需要了,脱下它挂在石壁之上。

习习凉风,悠悠吹过头顶,听着松涛阵阵,李白在清凉的深山茂林,逍遥自在,安然度夏。

山中的温度与湿度,一般都有别于城市。李白享受的是自然空调。他的消暑方式很独特,也很惬意。

元代诗僧释英,曾作诗《山中景》,如此云: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

由此可知城市与深山,是两种气候,差别较大。“冷气袭人”与“火花扑面”,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二)竹露荷风,身闲心远,思念也是清凉的。

当思念如月光,闲闲地照进心扉时,暑气也会悄然退去。

田园诗人孟浩然,他在夏天里,一边纳凉,一边思念朋友。

孟浩然隐居乡野期间,好友辛大经常来看望他。他们一起吟诗,喝酒,赏良辰美景,结下深厚的友情。

有聚首也有离别。有离别就有思念。

一起来欣赏他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的纳凉诗,写得典雅别致,而又情感充沛,自然醇厚。读罢意犹未尽,余韵悠长。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黄昏有一种恍惚的美。时光在悄然流逝。日影忽然往西边坠落,池塘上的月亮,却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暮色四合,清辉洒落。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此时,诗人沐浴完毕,身心放松。还披散着头发,打开窗户,让风吹进来。躺卧在宽敞幽静的地方,开始夏日纳凉。

此处的“散发”,别有意味。李白诗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股飘然出世的隐逸气息。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晚风知人意,送来荷花的阵阵清香。在嗅觉上感觉到了美好。

然后,心更安静了,安静得听得见露水滴落的声音,竹叶间传来清脆而轻微的响声,那是听觉上的超级享受。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诗人的心思可真细腻,他感知天地万物的神奇,灵敏地捕捉到身边的细微之美。

随之,诗人的情感也浓郁了,想拿把古琴来弹奏,以琴声来寄托复杂微妙的心情,却深深遗憾。因为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就这样想着念着,不觉夜深。如果他在身边多好啊,一起吟诗,赏景,听曲。

于是,任由思念悠悠泛滥。夜色阑珊,期待故人入梦来,唯有梦中相会,才可弥补心中遗憾。

感谢阅读,愿君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