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先生:一念清净,一念空了的人,不要名相,什么事情都知道,这是大智慧的境界

 吴翠平书馆 2023-07-01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1997年6月南怀瑾先生在香港为彼得·圣吉一行讲解“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

南老师:现在开始小参研究报告。

学生(外国):我首先就想说,我真的是非常感激有这次机会到这来学习,同时感激老师对我们的指导,这次的经历非常难忘,那么我今天下午就是觉得自己到了类似随息的状态,而且对自己就是心中的这个各种妄想,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我的呼吸也好像很浅,很静,很入静。我一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感谢。

南老师:很恭喜你啊,慢慢再求进步啊。

圣吉:我有个问题。我是彼得·圣吉。那么我以前,或者有的人以前坐的时候呢,都是让自己的呼吸慢慢地慢下来,到最后达到类似止息的状态,那么我的问题就是有这样经历的人是不是还应该学习数息的方法?

南师:不需要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以前有这个修出入息这个经验,往往太着相,注意在出入息上,要非常地放松!

圣吉:谢谢!

琳达:老师的讲课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所以一直很喜欢听老师讲课。那么今天和以前一样学到很多东西,今天下午的时候呢,不是,今天呢她说我一直在学习用眼睛去听,用眼睛去听话。同时呢放松自己的眼睛,另外呢还有一个经历就是觉得气好像已经到了腿和脚,那么这种经历以前也从来没有过,她说我不知道,当然对这个气到脚这个经历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可是但是呢我自己感觉上这样是对的。

南老师:对的,没有错,很好,非常好,恭喜。希望你从此一路进步下去。

麦克:晚饭以前最后的那次坐,打坐呢,以前不知道要打坐,后来是要打坐,最后那几分钟呢觉得腿真是很难过,别的都还好。另外呢,我在学习数息的方法,我很注意自己的,即便是很小的一点点的念头进来,我都注意到,而且我都会,如果小念头进来,我也会从1再数起。这样一来,我好像一般数到1,2,3到3都差不多了,然后又回到从一数起。那么下面有两个问题。

南老师:又不对了……(众笑)

麦克:我有两个问题,一个大问题,一个小问题。第一个就是在晚饭之前打坐的时候,我觉得我全身好像都在发热,全身各个部位都在往外发散热气。

南老师:这是对的,没有讲,明天正要讲这些问题。坐到好一定会发热的。

麦克:我昨天半夜的时候自己醒来,就在想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呢老师讲过无色或是无色界,就是没有这种形象的啊,这就是色界有形象的东西,再一个就是本体,然后再一个就是名号。即便在那些就是说在一些很神圣的关于宗教方面的一些名号中间,这些名号对问题本身的描述也都不是那么准确,都是会加了一点或是减了一点。在佛学中也有很多名词,比如说轮回、业力啊等等。当然还有其中后面的最深的那些道理,我是想知道所有这些名号都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有这些名号?有了这些名号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怎么去理解真正后面的那些那个…

南师:你说讲名号,名词吧?名号,譬如观音菩萨。名词不是名号。

翻译:对不起,老师,我补充一点,因为有漏掉一点。有三个东西他一直在想它们的关系,是本体,还有机构或是形象,还有名词,有的东西你给它一个名词,然后突然它们才是存在。有一些东西它们是有一个形象也是存在,是很难把它们放一个名词在它们的上面,有一些是它们的那个名词实在是,可以描述那个比较甚深的妙有的它的那个意思,还是它的存在,可是你如果乱用它的话,它会变性,还是人家会乱用它的话,会变得另外那一种意思,会加上来。那么在想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在想佛教里面很多很多的那些,就是平常用的那些名词,就感觉到蛮多的那些名词,然后为什么需要有那么多的名词?譬如说轮回啊,还有一些比较难理解的一些东西。他的思想就是在想这一类的。

南老师:嗯,你是过去学逻辑还是学哲学的啊?本身以前。

翻译:他有兴趣,没有正式学。

南老师:这些是正统哲学逻辑上很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形而上的本体来讲,世界上一切东西无名的,没有名字,有这个现象,有这个作用,都没有名字的,名字都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给它加上的。这就包括了道德、善恶、是非等等都是人为的,这个名字,观念给它描写加上的。比如这个东西,我们人叫它,喝茶的叫茶杯,那个大小便的叫马桶,假设原始那个人把那个大小便叫茶杯,这个叫马桶,那么人就跟到这样习惯了,产生一个分别的作用了。所以有五个东西很重要。名、相。中文讲“名”包括逻辑的观念、意识的形态,都属于“名”。

翻译:老师,这个“意识的形态”可以再解释一下?

南老师:思想嘛!就是意识形态思想,换个名字就不同了。

这个有东西,人类就给它一个“名”,这个“名”是对这个宇宙中间有一种现象,是人为地给它加上这个名。所以有这个现象,换一句话说,反过来讲,宇宙间有这个现象,这个人类一定会给它加上一个名。这个“名”就是代表思想观念上一个符号。你不给它一个符号,你自己会搞乱了,不晓得这个了。名和相是这样来的。

人类的文明越发展,时间越久了,名,名词,现象越来越多。多得太多了,人就自己、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就把它分开了,这个叫宗教,这个叫哲学,这个叫什么都给它一门门分开了,越分越多,名词更越来越多。所以真的一个哲学家,我可以用中国一句笑话跟你讲,都是人类多余的事,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是,也不能怪他,不这样分门别类,普通一个人的智慧没有那么高,他装不了,必须要把它分别。所以这个名跟相两个是第三个东西——意识分别、思想给它加上来的。那么每个人类的种族,言语文化不同,西方人加一个,东方人加一个,白种人加一个,黑种人加一个,黄种人加…加得乱七八糟。所以叫做名、相,是分别心来的,分别就是意识思想把它这样分开来。

一念清净,一念空了的人,不要名相,什么事情都知道,这是大智慧的境界。所以你觉得这些名词怎么那么多,越来越复杂,因为你喜欢简化的。可是有些人,他,这些大学问家喜欢搞琐事,他简化很不喜欢,要给它啰嗦的,他越啰嗦越有兴趣。这就是所有人类爱好不同,这样产生的啊。这是个哲学大问题,简单地先谈一点。好。

彼得:我今天的体会比以前更深入一些,而且我觉得自己似乎有领悟到一点什么东西,今天感触最深刻的就是对“息”的体会,我呢就是快达到“息”的那个境界呢,我就自己去注意自己每个细胞,看它是不是也在呼吸,那么我从这里也想到,就是说,自己做的工作…

翻译:他做的工作好像是与很多病人与人打交道,他们那种工作有一个词叫做,我现在就试着翻译一下,一种很基本的或者很根本的生命的节奏,就好像是,有的人也把它叫做这个脉搏的跳动,脉搏那样的啊,但是呢不完全就是脉搏,一种生命的节奏。他说这个生命的节奏还非常重要,我们的内部各个器官,我们的身体都受它的调整,受它的控制,而且我的有些病人呢,我们也让他们,就是说呢,慢慢找到那个境界,就是这个最基本的生命节奏。达到那个境界以后呢,接触到那个比较深的,这个呼吸后面的呼吸,对,接触到那个境界以后呢,人就会一种好像是非常的类似喜悦的那种,出现那种经历。我的问题就是,我讲的这种基本的生命的节奏与这个息是不是一个东西?

南老师:一个东西。

翻译:是不是相同的东西?

南老师:不是完全(相同),是“息”的前奏的一部分。等于这个东西是这一部分。

翻译:从这个Peter他自己经验的,像他今天呼吸发热,呼吸的后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呼吸,那么从这一个怎么样能够找到这个息的境界?

南老师:你那个呼吸不要往来,完全凝止了,所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达到一个最高的静止的状态的时候,慢慢再去体会。

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