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人生的宽度,取决于父母做的这4件事

 与春天同行 2023-07-01 发布于青海

一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不是狭隘的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内心的宽度;好的父母就是不断打开孩子人生的宽度和深度。

——萨姐

作者:吴漾

莫言有言:

“大家都在笼子里飞,比着看谁飞得花哨,偶有不慎冲撞了笼子的,还要遭到笑骂。”

以此隐喻写作中的文体、规范等等。

不禁想到,我们的孩子。

又何尝不是在一个笼子里,随波逐流,顺浪淘沙。

我们拼尽全力,买最好的学区房、找最好的老师,穿梭于各种培训班,恨不能替孩子打造一个一帆风顺、完美无缺的人生。

然而,当我们跳出来,回看自己的人生,设想孩子的未来,又何尝不是把自己、把孩子装进一个拥挤的笼子里,仿佛只有在限定的范围内,才算对得起宝贵的生命。

很喜欢一句话:人生的长度有限,宽度无限。

做妈妈越久,越有个疑问:

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如果人人都像模板一样套出来的,宽度又向何处延伸呢?

01

与孩子存在分歧时,

是否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特别喜欢一句话: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

热播剧《外婆的新世界》中,有两个“同命相连”的小男孩。

一个叫袁辉,一个鹏鹏,两个孩子都被妈妈逼着学体操,因为有机会当冠军。

可是,他们既没有天赋,又不喜欢体操运动,在体校的日子,一点儿都过得不好。

不仅锻炼辛苦,还经常被教练数落、被同学嘲笑。

最后,袁辉故意摔断了手,被体校退学,回到普通学校,又跟不上学习进度;鹏鹏则更可怜,从体校出来后,又被妈妈送去武术学校,同样是他不喜欢的事,小小的身体里,完全没了同龄人应有的童真。

没有选择权的孩子,大概永远只能活在父母划定的圈子里,不敢踏新路,不敢做自己。

《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说: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我们都知道“人生宝贵”,既然如此,与其让孩子在所谓的“安稳”里,糊涂迷茫的过一生,不如让他们体会选择的快感。

或许有错,也许有伤,但是,也抵挡不了,在伤与痛、悲与喜中,去体验人生的触感与丰盈。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唯一的确定性,不是偏安一隅的稳定,而是自由翱翔的雄心。

给予孩子选择权,不是纵容他们的任性,而是引导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框架,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蓝图。

02

当孩子哭闹时,

是否接纳孩子的情绪释放权

五一假期,一直在外面打工的弟弟、弟媳带孩子回来玩。

小侄女出去时,才3岁多,今年回来已经7岁,从原来的软糯小可爱,变成了“嫌死狗”的“七八九”。

妥妥地,又菜又喜欢打,和哥哥、姐姐们玩的时候,一言不合,不是哭,就是闹,哥哥、姐姐们都不想带她玩。

弟弟、弟媳看了,一边尴尬,一边呵斥,偏偏小家伙性子执拗,越不让她哭,闹得越厉害,非得两巴掌上身,才肯安静下来。

为此,“隔辈疼”的奶奶和弟弟发生了冲突,指责他们不能这样教育孩子?

弟弟、弟媳又责怪“奶奶”,这是溺爱,不是爱,会害了孩子。

奶奶自责不已,好好的家庭聚会,闹得大家都不开心。

彼时,古灵精怪的小侄女反问爸妈:“你们生气的时候,为什么要吼人?”

弟弟、弟媳一时竟哑口无言。

《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一书中指出:

“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是他的内心。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

有太多父母,带着对“情绪”的偏见,在教育孩子。

实际上,“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任人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绪都会产生波动。

性子急、脾气躁,都不是最可怕的,存在隐患的是,情绪产生后的处理方式。

禁止的哭闹背后,是孩子不被认可的情绪,久而久之,会在孩子心里产生情绪淤泥。

而父母如果以暴制暴,孩子自然照葫芦画瓢,影响人际交往与内在关系,最终,导致人生发展窄化。

情绪就像水管,宜疏不宜堵。

聪明的父母,是将温和而坚定、理解中接纳,渗透到孩子的身体里。

03

当孩子的好奇心暴棚时,

是否舍得让孩子试错

硅谷投资人吴军的小女儿,小时候是个“拆家大王”。

起初,喜欢拆圆珠笔、钢笔,家里四处散落着各种笔的“尸体”,终于,拆了很多次后,不仅能原封不动地装回去,还搞懂了其中的原理。

后来,她又爱上了自己组装新笔,或者修理各种古董笔,继而还会拼能写出各种字体的钢笔。

除此之外,家里的各种小电器,也没有逃过女孩的“毒手”。

妻子担心女儿不学无术,吴军倒任由女儿“胡闹”。

后来,女儿的“胡闹”持续到学术研究中,在疫情期间,与导师、同学一起,通过不断拆解、试验,发现了一种原材料做的口罩,既能阻隔细菌又佩戴舒适。

除此之外,女儿通过“拆解”的方式,还有许多其它研究,并且很多研究成果都发布了顶级学术刊物上。

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

“每个孩子生来就是科学家,是我们让他们放弃了这个天性。只有少数人带着对科学完好无损的热情和好奇心挺过了成人的考验。”

总有人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父母画什么,孩子就成为什么。

然而,父母若是连一个墨点都不留,孩子就是空白的。

待到孩子长大成人时,充其量也只能“摆”在家里,供父母欣赏而已。

王阳明说过: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人生的路,需要让孩子自己去走,他才能走成属于自己的路。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不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往哪里走,也没有乘风破浪走下去的信心。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战胜挫折、少犯错。

04

在孩子的成长中,

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生活体验权

电视剧《欢乐颂4》中,何悯鸿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饱读诗书,父母感情和谐,都是老实的工薪阶层。

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女孩,即便不是人见人爱,至少也不会令人敬而远之。

然而,住了没多久,她竟然成了22楼另外4个女孩子躲避的对象。

人家正常吐槽聊天,她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同居室友;

她想帮助弱者,被弱者坑后,她却躲在幕后,让热心的邻居陷入险境;

在工作上,她也是一副理所当然、正义使者的样子,结果,公司、客户两头不讨好......

总之,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她,就像一个理论上的巨人,生活上的婴儿。

不懂关系处理,不通人情世故。

很多剧迷不懂,她的成长环境,不该养得这么失败。

其实,反观她的父母便可以窥探一二。

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她只知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却不懂人世间的人性善恶。

高校毕业、身有才华的她,却被一个结过3次婚的男人“骗”去,当了免费的“家庭保姆”。

因此,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就这样走窄了。

我们常说,要让孩子有见识。

真正的见识,不一定非要逛遍山川大河,让孩子回归生活,也是一种见识。

正如一个名人所说:

所谓“见识”,即见得众生,识得人情。

养育子女,不是把孩子圈在一个笼子里养大,也不是满足为人父母的心安,而是要考虑到,孩子未来如何适应生活、连接世界、与人相处。

无论父母如何养育孩子,他们终将在面对更大的世界,与其等到那个时候,手足无措,亦或不懂应对,不如趁早锻炼他们。

带孩子去阅读、去走路、去见人、去生活,在一个真实完整的成长轨道中,孩子的未来才会不可限量。

05

写在最后

村上春树说过:

“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值得寻求的东西。”

生命的时长有限,但是,人生不只一面。

一个孩子未来能走多远,不是狭隘的物理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内心的宽度。

人生是公平的,要相信,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藏着一些彩蛋,等着我们去挖掘。

拥有心灵宽度的孩子,更善于解锁自己,拓宽自我边界,接纳更多元的人和事,尝遍悲喜,依然像个英雄一样,以丰盈和饱满的姿态,看人世繁华。

我们作为孩子的人生起点,面对日益多元、瞬息万变的未来时,与其困在有限的生命里,挤破头、焦虑过度,不如想办法拓宽孩子的人生宽度,寻一处属于孩子的定制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