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松涛|一盏油灯

 乡土蓝田 2023-07-01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人文/村落/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史迹

一盏油灯

李松涛

人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坏事少干。”告诫人们不要认为自已干的损人利己的事神不知鬼不觉。古老乡村发生的一件怪异事,改变了人的认识,做了坏事鬼灵都不放过,追的无处可逃,颜面全无。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交通十分落后,信息不灵的时代,一个老太婆在麦忙前亡故。其先头儿子结婚不久,将媳妇带到几千公里之外的部队度蜜月。家里只有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她家是做生意客住该村置房产,独户没有门中人。通知等其儿子回家办丧事己不可能。全村人帮忙过事抬埋了老人。

在大家忙碌顾事的同时,有人借帮忙名义混水摸鱼涝稻草,偷人家东西一盏古老考究的桐油灯。那时家家都有油灯,只不过做工精细不同而异,也逐渐有人用煤油灯。桐油灯成为家庭的古董装饰品。

第二年儿媳妇回家也不知家里丢了桐油灯。回家后不久梦见亡故的婆婆告诉她邻居一妇人偷了她家桐油灯,让要回来。第二天儿媳妇在家里翻遍也没找到油灯。思量再三到邻居家巧要。儿媳妇一进邻居门就道:“三嫂把我家油灯用完了没有,我家晚上要用,婆婆快过周年了,好多东西要准备”。邻居三嫂就不承认借用过油灯。晚上又将油灯挪个地方藏匿。

到村里碾大麦时,老人附到一个年轻媳妇身上,人叫鬼附身,又叫通串人。先是年轻媳妇囗吐白沫晕倒,后被人扶起,说话囗气是老人囗气:“老三媳妇你不要脸,我家遇事后大家帮忙,你偷我家灯,我媳妇回家了不还,还挪了地方藏”。把藏匿地方说的一清二楚。邻居三嫂趁大家忙乱之际又把油灯挪了地方。那年轻媳妇数落完后,又不省人事,被人救醒后,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了,发生的事自己啥都不知道。

三嫂同意带村里人到她家看年轻媳妇被通串说的藏灯地方,大家没看到灯。也不知咋回事该咋办。又不了了之。

时间不长又通串了另一个年轻媳扫。又指出了新的油灯藏匿之地。这次村里再无人到三嫂家去查看了。邻居三嫂晚上将油灯用油光纸重新包好,晚上夜深人静时藏到同大哥家分界的房屋担子上。其屋是两间大房,和大嫂家一人一间,从担子下用墙隔开,担子上木架是通的。其大嫂不知在干啥,也睡在炕上装睡没吱声。

过段时间又在大场人多大家劳作时有一年轻媳妇也被通串。大骂三媳妇:“不知悔改,不停挪油灯藏匿地方,这次又挪到同其大嫂家共用的房担子上,还欺骗大家”。看着村里年轻媳妇不停被通串遭罪。通串一次和大病一场一样难受。想着自己所见,老人说的是真的。不等三弟媳反应过来。大嫂就带村里人从其家上楼取下油灯,还给老人儿媳妇,骂自己兄弟媳妇不要脸害人精。从此村庄恢复正常安宁多了。

偷灯的三嫂就不是个善类。出生时被算命先生说是一个灾星,其生母生其后大病不起,看了好多先生吃了好多药都不见效。最后将三嫂送人,方保家庭平安。

三嫂送给第一家,因其家没有女儿,非常溺爱,也很骄横爱做作。多年后其家又怪事不断,其养母死后,养母家人又不待见,都认为其灾星传说不假。十多岁时其养父家续娶继母,其不停搞恶作剧坑害继母。被养父一家又送人。

最终被一老人收留。老人老伴己死,孤苦一人,儿子在外地干事,无女。因有民间传说,老人百年后走黄泉路要吃女献的饭食供品和女哭丧才走的顺心,有劲无人欺凌,没有女的人家就要认干女或收养女。老人将其收留为养女,过了几年好日子,但小偷小摸,遭怪卖慌,假活连篇的恶习不改反增。为此,老人没少给村邻道歉回话,也沒少和邻里争吵,得罪了许多乡邻。成人后,老人备了丰厚嫁妆,轰轰烈烈送其出嫁,取了块心病。

其婆家兄弟多,生活贫寒。认为只要嫁妆多,不要礼钱,他们家火气旺,能震住邪气,不怕其邪气重。婚后同其婤娌婆婆关糸都不好,家庭四分五裂。因其夫用其堂兄毕业证及名字招人进入教师行列吃官饭,认为家里人占其便宜,早早分家。其养父也周济财物希望日子能过好,关系能处好。村人都认为娘家人好,娘家情况好。

其儿其女都不务正业,招摇撞骗,成过街老鼠。后三嫂同其原来抛弃自己的两个娘家又走动,又有了娘家人,孩子有了舅家人。家事不顺,又提竹篮到处烧香拜佛。

上年纪后疯疯颠颠,几次遇怪事晕死后又被救苏醒, 告诉人们其养父向其索命,阎王安排其上刀山下火海,要油煎自己。有人说自己罪没受够,小鬼又将自已打送回阳间。让人看其身上红梁。在惊慌不安中,几年煎熬后被暴雨响雷击死在村头十字路囗,而走完可怜可悲可恨不光彩的一生。有诗云:

一盏青灯伴佛缘

偷藏害人无耻廉

忘恩负义多慌言

捞名害人心不寒 

烧香拜佛本善缘

毫无良念心机残

天地不容寿终难

雷电暴雨除孽槃

李松涛,网快乐人生,蓝田陈沟岸村人。毕业於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专业,曾在乡镇政府从事行政党务领导工作多年。现在农业统技术推广部门任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