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初年的辅政大臣为何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新用户36578gXR 2023-07-01 发布于四川

在顺治死后,由康熙继位。由于康熙年小,所以就选择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那为什么是这四位成为了辅政大臣,而不是其他人呢?

一、为何没有皇族担任辅政大臣


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执行的是八大和硕贝勒议事的政治体系。

国内的大事都需要由八大贝勒共同商议决定,尤其是其中的四大贝勒。



努尔哈赤死后,没有指定继承人,汗位的继承就有四大贝勒来共同决定。



皇太极死后,决定继承人的是代善、多尔衮、豪格、济尔哈朗等贝勒。



在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实际上废除了贝勒共同议事的政治体系,独掌朝政。

多尔衮把顺治的印玺全部拿到自己的王府,发布命令自己盖章就可以了。

甚至可以说,多尔衮写一道顺治退位诏书都是可以的。



多尔衮对顺治帝皇位的威胁不言而喻,所以顺治在多尔衮死后对其进行清算。



亲王和贝勒们对最高权力的决定权,从努尔哈赤开始,直到多尔衮。

孝庄太后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在选择辅政大臣的时候,孝庄是决定不可能再去选择亲王和贝勒们,意图削弱这些人的势力。


当时代善的孙子杰书、济尔哈朗的儿子德塞正值壮年,但这些权贵们已经离权力中枢越来越远。

这是孝庄稳固皇权的重要举措。

二、孝庄为何没有垂帘听政

顺治死后,孝庄垂帘听政的建议被大臣们提出来,被孝庄断然拒绝。

这也是孝庄的厉害之处。

太后垂帘听政历来反对声音不少。而孝庄一旦垂帘听政,必然引起亲王们的非议。如果孝庄垂帘,这属于把麻烦往自己身上引。

而且孝庄本人对于垂帘听政也没有多大兴趣,她一心想把孙儿康熙扶上马。

三、辅政大臣为何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将皇族排除之后,选择辅政大臣的标准与能力无关,标准是在反对多尔衮的过程中出力多少。

在当初多尔衮和豪格争夺帝位的时候,两黄旗八大臣一同反对多尔衮继位。

当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八大臣发生分裂,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和冷僧机四人投靠了多尔衮。而索尼誓死不从多尔衮,被发配到沈阳给皇太极守陵,鳌拜被打击,图尔格被废为庶人。

索尼、鳌拜那是誓死不从多尔衮,当然入选。

遏必隆是图尔格的弟弟,入选。

苏克萨哈本是多尔衮心腹,在多尔衮死后倒戈怒批多尔衮,入选。

四大臣之中,鳌拜和索尼当然是地位最高的,因为他们当初就是反对多尔衮最得力的人。图尔格虽然在八大臣中地位很高,但遏必隆只是承袭了哥哥的爵位,当然地位要低一些。而苏克萨哈,半路反叛,自然被其他三位所轻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