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基因检测报告时千万别忽视这个重要靶点

 邱立新医生 2023-07-01 发布于上海


新一代广谱抗癌新靶向点NGR1

NRG1基因编码神经调节蛋白 1(NeuReGulin 1,NRG1)是表皮生长因子(EGF)配体家族的一员,该基因位于8号染色体(8p12区域)并编码NRG1蛋白。NRG1基因转录翻译能产生六种不同的蛋白质(I-VI)。NRG1蛋白在结构上与EGF相关并含有EGF样基序。

NRG1蛋白结构示意图

该基序结合并激活ErbB3和ErbB4。与ErbB3结合的NRG1可以诱导异二聚化,使ErbB3优先与ErbB2受体聚合,进一步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激活多种信号级联,并导致下游通路激活,包括PI3K-AKT和MAPK通路等,从而影响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分化等活动。

NRG1/ErbB信号通路

NRG1基因融合在所有实体瘤中的总体突变频率仅为 0.2% 左右,但在某些亚组患者中,其突变频率可高达30%。美国Georgetown 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与美国权威基因检测机构凯瑞思合作,对多种癌症类型进行新基因融合进行了史上最大型的分析,共分析近22,000个肿瘤标本,发现41例(0.2%)存在NRG1基因融合,并确定了NRG1的多个融合伙伴。

样本分析发现,NRG1基因融合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均可见,尤其在NSCLC的检出率最高,但由于样本量过大,仅占所检测的NSCLC病例的0.3%。不同癌种中NRG1融合发生率由上到下依次是:胆管癌(0.8%)、甲状腺癌(0.7%)、卵巢癌(0.5%)、胰腺癌(0.4%)、非小细胞肺癌(0.3%)、乳腺癌(0.2%)、肉瘤(0.2%)、其他(0.1%)。

NRG1融合有许多独特的基因伙伴,最常见的是肺癌中的CD74,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尚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NRG1是一个非常大的基因,其中只有不到0.3%是编码基因。内含子区域大使NRG1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基因,很难采用基于DNA的检测技术进行诊断。基于RNA的下一代测序(NGS)在识别NRG1融合的灵敏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治疗

含铂双药化疗是晚期 NRG1 融合 NSCLC 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Alexander Drilon 的研究中,含铂双药化疗治疗 NSCLC 患者中 13% 有治疗反应,其中疾病控制率(DCR)为 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5.8 个月。在含铂双药化疗进展后接受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患者中,14% 的患者有治疗反应,大部分(71%)呈现疾病进展,中位 PFS 为 4.0 个月。

现有数据显示,PD-1/PD-L1 抑制剂治疗晚期 NRG1 融合 NSCLC 几乎无效。在 Alexander Drilon 的研究中,5 例使用免疫单药治疗,其中只有 1 例部分缓解,3 例进展,中位 PFS 3.6 个月;在 9 例使用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中有效率为 0,中位 PFS 为 3.3 个月。

NRG1融合的肿瘤患者采用标准治疗的疗效较差,目前也还没有针对NRG1融合阳性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获批上市。

Serbant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抗HER3 IgG2单克隆抗体,在NRG1融合驱动的临床前研究中被证实可抑制肿瘤生长。2022ASCO大会公布了一项针对NRG1融合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CRESTONE是一项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肿瘤,并伴有NRG1融合的成人患者中开展的Ⅱ期、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的临床研究。剂量范围阶段将Ⅱ期临床试验剂量确定为3g,每周静脉注射一次,直到达到治疗停止标准。在扩展阶段,队列1将纳入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接受过ERBB靶向治疗的至少55例患者。扩展性队列2或3将纳入以前接受ERBB靶向治疗的患者和/或含有额外分子改变的肿瘤。本次报告了接受Serbantumab治疗(3g qw)和研究者评估应答的队列1患者的初始数据。

截至2022年1月13日,队列1中有12例患者接受了Serbantumab治疗(3g qw)。92%的患者确诊为NSCLC,经二代测序(NGS)发现包括5种不同的NRG1融合突变(ATP1B1、CD74、ITGB1、SDC4、SLC3A2)。在队列1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33%,疾病控制率(DCR)为92%。在队列1的NSCLC患者组中,ORR为36%,DCR为91%。

患者对Seribantumab治疗(3g qw)的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1级或2级,无需停药或减少药物剂量。

队列1和NSCLC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

NRG1与HER3结合,导致HER2/HER3异质化和致癌转化。Zenocutuzumab 是一款新型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可以强力结合HER2和HER3受体,从而阻断HER3和其配体NRG1的相互作用。

一项研究纳入既往接受或未接受标准治疗的NRG1融合实体瘤患者,入组后注射Zenocutuzumab(750 mg IV Q2W),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每8周行肿瘤影像学检查。主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和安全性。

截至2022年1月12日,纳入了99例NRG1融合阳性肿瘤患者。对73例接受≥1剂量Zenocutuzumab的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这些患者于2021年7月12日入组,有机会进行≥6个月的随访,并满足主要疗效人群的标准。中位年龄为59岁,58%为女性,肿瘤类型包括:NSCLC(41例)、胰腺癌(18例)、乳腺癌(5例)、胆管癌(3例)、结直肠癌(2例)和其他4种肿瘤(各1例),中位既往全身治疗线数为2。最常见的融合伙伴是CD74 (27%), SLC3A2(18%)和ATP1B1(15%)。

结果显示,在71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确诊ORR为34%,其中NSCLC的ORR为35%。22例患者(13例NSCLC,6例胰腺癌,3例其他实体瘤)正在接受治疗。中位DOR为9.1个月,6个月的DOR率为76%,12个月的DOR率为27%。

在安全性方面,使用Zenocutuzumab单药治疗的208例患者中,报告的≥3级不良事件比例<5%。

自基线起靶病灶的最佳变化

该研究证实Zenocutuzumab在晚期NRG1融合实体瘤患者中表现出了强大和持久的疗效,以及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现分享1例CD74-NRG1融合及HER2突变快速进展的晚期肺癌患者,通过靶向联合治疗后,病情显著控制的病例。

病例详情

62岁女性,不吸烟,2020年11月常规CT检查发现右上肺和左下肺多发结节。PET/CT显示右上肺叶实性结节(2.2×2.1 cm)和磨玻璃结节(1.5×1.5 cm),实性结节代谢升高,磨玻璃结节代谢正常,均考虑为恶性。左下肺叶磨玻璃结节(3.1×3.2 cm),代谢升高,考虑恶性。

2020年11月,患者接受胸腔镜右上叶切除术伴纵隔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显示标本A为浸润性腺癌伴乳头(60%),腺泡(30%)和微乳头(10%)成分,肿瘤体积2.5×2.2×2 cm,可见沿气道播散现象。标本B为浸润性腺癌伴腺泡(70%)和粘液型(30%),肿瘤体积2.5×2×2 cm,2/5淋巴结转移(支气管旁和气管支气管区域)。

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标本A CD74-NRG1融合(等位基因频率[AF]1.85%),ATM 32外显子移码突变(p.Q1620fs),PD-L1表达<1%。标本B EGFR L858R突变(AF 27%),PD-L1表达1%。气管旁转移性淋巴结ERBB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p.Y772_A775dup)(AF 3%),CD74-NRG1融合(AF 6%),ATM 32外显子移码突变(p.Q1620fs)(AF 2%),MTOR 3外显子错义突变(p.S56N)(AF 62%),PD-L1表达<1%。气管支气管转移性淋巴结ERBB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p.Y772_A775dup)(AF 9%),NF1 17外显子错义突变(p.628*)(AF 2%),PD-L1表达在1%和50%之间。

2021年1月~2021年2月,患者接受2周期培美曲塞+卡铂治疗。

之后行左下叶结节细针穿刺,病理显示腺癌,PD-L1表达阴性,基因检测显示ERBB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p.Y772_A775dup)(AF14.21%),NF1 17外显子错义突变(p.628*)(AF17.47%)。患者2021年6月行左下叶病灶射波刀治疗。

2021年8月,胸部CT显示左下肺叶病灶,左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胸腔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胸水中可见癌细胞,证实胸膜转移。患者诊断为Ⅳ期肺腺癌。

2021年8月-2021年9月,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治疗2周期。2021年10月复查显示疾病稳定(SD),但是脑核磁显示脑转移。外周血基因检测未发现驱动基因。

2021年10月,患者开始接受阿法替尼30 mg/d和吡咯替尼320 mg/d联合靶向治疗,并接受全脑放疗。患者发生2级腹泻。2022年1月复查左下叶病灶缩小,左侧胸腔积液减少。患者末次随访依旧部分缓解(PR)。

患者治疗过程

病例讨论

发现新型驱动基因有助于改进NSCLC的标准治疗。近年来发现NRG1基因融合是肿瘤驱动基因。NRG1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样域,可结合ErbB/HER受体家族人酪氨酸激酶,特别是ErbB3和ErbB4,导致ErbB3/HER2,ErbB3/ErbB4或ErbB4/HER2异二聚化,活化ErbB介导下游信号通路。

NRG1基因融合可见于多种肿瘤,如NSCLC,结直肠癌,胆管癌和胰腺癌。有报道显示NSCLC中,NRG1融合更常见于浸润性粘液腺癌亚型。NRG1融合在肺癌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一项研究纳入9592例NSCLC患者,显示NRG1融合发生率为0.26%。最常见NRG1融合伴侣为CD74和SDC4。

近年一项eNRGy1全球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发表,这是回顾性评估NRG1重排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最大规模回顾性研究。NRG1融合在不吸烟(57%),非转移(71%)和浸润性粘液腺癌亚型(57%)患者中更为常见。携带NRG1融合的患者对含铂及含紫杉类化疗方案反应率较低,无进展生存期(PFS)较短,并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单药中获益有限。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客观反应率(ORR)为25%,PFS 2.8个月,疗效中等。

阿法替尼是一种口服不可逆ErbB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理论上说不可逆泛ErrB家族抑制剂阿法替尼可抑制所有ERBB受体家族成员组成的同源和异源二聚体。阿法替尼可结合EGFR(ErbB1),HER2(ErbB2)和ErbB4,阻断ErbB3磷酸化,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对NRG1融合肿瘤模型的抑制活性,因而是NRG1融合驱动肿瘤的一种治疗选择。

此例患者同时具有NRG1融合和HER2突变,阿法替尼联合吡咯替尼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支持靶向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既往多项病例报道显示阿法替尼治疗NRG1融合肿瘤具有良好和持续反应。此外,ERBB3单克隆抗体GSR2849330,厄洛替尼联合ERBB3单克隆抗体Lumretuzumab,HER2/HER3双特异性抗体Zenocutuzumab(Zeno,MCLA-128)等新型药物初步研究数据均显示出对于NRG1融合的治疗潜力。

吡咯替尼是不可逆泛ErbB TKI,对于HER1,HER2和HER4均有抑制作用。一项前瞻性2期研究中,吡咯替尼治疗经治HER2突变NSCLC患者ORR 30.0%,中位PFS 6.9个月,中位总生存(OS)14.4个月,具有良好效果。

因此,NRG1可能是肺癌中一个新型靶点,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可能具有优于传统治疗的疗效。需要继续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确认靶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NRG1融合在实体瘤中作用的新研究小结

NRG1 融合是罕见但可操作的事件,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总体发生率为0.2%
胆囊癌、胰腺导管癌和肾细朐癌的发生率为 0.5%
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胆管癌和肉瘤等肿瘤中检出
浸润性粘液性肺腺癌高发(10%-30%)
RNA-based NGS作为检测 NRG1融合的最优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