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论丨意见之路与真理之路

 HNYZL 2023-07-0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0/
认识论,epistemology,哲学五大论域之一,因如下问题而发生:

1、“我”可以认识事物吗?

2、“我”如何认识事物?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会导向不可知论怀疑主义」,形而上学」和「理念论」也由此而生,它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
首先需要明确“我”是什么?
也就是说,想要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我”是什么?是我的身体、我的知觉还是我的思维?如何确定“我”不是别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这是对“我”这一主体的根本确立——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进一步,因为“我”存在,所以“我”具有认识事物的倾向。然而,认识事物的倾向性并不等同于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因此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可以认识事物吗?——不存在绝对解,只存在相对解。
基于此,第二个问题——“我”如何认识事物?——则是对认识本身的探索,“我”以何种方式经由何种途径而认识事物。凡涉及上述两个问题的主张,称之为「认识论」
图片
1/
你如何确定所见即事实?

你如何确定感受忠于事实且是不变的?

游戏中被人操控的角色,是否有意识并“知道”自己在被操控?人类有没有可能只是生活在一个超级大的游戏中?

色诺芬尼(565~473 BC)认为,人类不过是活在自己的想象力编织的网里,没有任何知识是确定的。



色诺芬尼开始,哲学步入了认识论的范畴。色诺芬尼是埃利亚学派的先驱,其生平事迹记述很少,只知道他是一位游吟诗人。直至现在——虽然科技已取得了巨大飞跃,知识总量已是当初的几亿乃至几兆倍,然而对于色诺芬尼的主张——尚无法完全证明其是或不是。

接着,埃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接过老师色诺芬尼的衣钵,正式提出认识论的基本主张:

1、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2、存在和思想是同一的;

3、存在乃是本质,是真理之路;非存在乃是表象,是意见之路。

至此,世界被一分为二,感官世界全是幻象,思想世界真实不动。后来,柏拉图据此提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影响哲学两千多年的「二元论」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主张?何谓“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为什么说“存在和思想是同一的”?这些主张来自于对“变化”的思考。

图片

赫拉克利特(雕塑)
2/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流变,事物是在一团永恒的活火中不断形成和分裂,唯一不变的是LOGOS,是轮回,是道。也即是说:
唯一不变的即是变的法则。
而巴门尼德则不同意赫拉克利特,他主张一切不变。

赫拉克利特主张的“万物流变”是容易理解的,这符合我们的经验,我们确实能够感知到世界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而巴门尼德主张的“一切不变”则不容易理解,因为这和我们的感官经验是相冲突的。

难道,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假相吗?

——这注定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过去无法回答,现在和未来同样如此。因为身在山中之人无法判断整座山的样貌,整体不仅仅由局部构成,至少还分内和外。

有谁能跳出宇宙来观望宇宙吗?

那么,既然无法判断我们所经验的世界是真是假,那巴门尼德何以能够确认经验是假相呢?这就涉及到认识论的核心问题——设定和论证。

巴门尼德的做法是设定了何为真。他主张思想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此外一切都是假相。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因为思想世界不受人的感官局限,比如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绝对的圆,但在现实中,不存在这样一个绝对的圆。

判断为真并不容易,相较之下,判断为假则更容易懂。这就类似于,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个世界上有粉色的马”这一命题的真假,但是我们可以轻易判断“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马都是粉色的”这一命题为假,因为只要我们发现一匹非粉色的马,就能判断该命题为假。

巴门尼德认为感官世界没有什么永恒的,人所感知到的,都是不确定的:今天叶子是绿的,明天可能就变黄了;这里的叶子是绿的,而世界上某一处的叶子可能是紫色的。人类的感官太局限,因此无法觉察真相。而思想则不受感官局限,因此是永恒的。

巴门尼德认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变化,变化是人为设定和分别,是人的意见。万物之尺度,只有程度上的区分,而没有是否上的差别。没有“好”和“坏”,只有“好”和“不好”;没有“高”和“低”,只有“高”和“不高”。这就涉及到他的另一个很难搞的命题——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一命题曾被罗素先生批判得体无完肤,他的观点大约是:当我们想到孙悟空。难道世界上真的存在过这样一只猴子吗?这只猴子在我们谈论它的时候真的存在吗?很显然这是成问题的。

但或许在巴门尼德看来,能够确认存在的只能是思想,而不是感官。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这只猴子存在与否不要紧,要紧的是当我们在谈论(思想)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作为观念是存在的,且比它作为一只感官能感知到的猴子更为实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巴门尼德必然深受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因为在几何之中,一个抽象的圆才是“真”的圆,现实中所画出来的任何圆都有瑕疵,都不是“真”的圆。

哲学和数学至此纠缠不休,难舍难分,直至笛卡尔将此二者的混合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3/
回到开启认识论的第一个问题:

“我”可以认识事物吗?

注意,在这个疑问句中,“认识”所指的是过程,并非结果。这个问题可以换个问法——事物可以对我产生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事物一直在对我产生影响。当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来,“我”会感受到欣喜;当阴雨绵绵,“我”的心情可能会压抑;当迎面走来一位靓丽的女士,“我”可能会忘记思考而只顾着看……

由于事物在持续对“我”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就可以谈第二个问题了:

“我”如何认识事物?

还是反着来——事物施与“我”的影响有哪些?

冷热、酸甜、美丑、长短、噪静、臭香……这些感受是“我”通过感官所能经验的,无论它们是真是或虚幻,“我有这些感受”本身是真的,这就是事物施与“我”的第一层影响——感觉。

对错、善恶、是否、真假……这些判断是“我”的感官所无法直接获取的,它们必须经过大脑,无论它们是真是或虚幻,“我有这些判断”本身是真的,这就是事物施与“我”的第二层影响——思考。

直觉、信仰、洞见……这些觉知是“我”的感官、大脑所无法直接获取的,它们必须经过“心灵”或“灵魂”之类的存在,才能使我觉知。无论它们是真是或虚幻,“我有这些觉知”本身是真的,这就是事物施与“我”的第三层影响——觉悟。

综上,“我”通过感官、大脑和心灵来感觉、思考和觉悟。

在此刻补充第三个问题:

认识的结果是什么?

于是就会来到巴门尼德所提出的真理(知识)之路和意见之路。所谓意见,即“我认为当奴隶是一件好事”、“我认为当奴隶是一件坏事”。所谓知识,即“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夜晚”。意见是很容易理解的,每个人都有很多主张,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主张,这就是意见。意见是不稳定的。

而知识则相对稳定,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其尺度当然要远远超过人)是不变的。认识论所关注的就是上述问题。

4/
这里有必要补充两个概念——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当我们谈真理时,我们所谈论的是相对真理——相对于“绝对真理”的真理。我们谈论相对真理更为实在,而谈论绝对真理,只有一个结果——谈绝对真理没有什么结果。

所谓绝对真理,即超脱一切,在永恒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内稳定不变。它只能是唯一,无法是别的。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理念当中,它不是数学和逻辑学所能演绎和证明的,因为是数学和逻辑学亦在其下。

人之所以无法获取绝对真理,受两个因素制约:

其一是感官和生命的局限;

其二是“源头无法思议”。

第二个因素是第一个因素的延伸。所以,我们只能获取相对真理。

相对真理的“真”,是以程度为前提的。即,这个“真理”有多“真”?而这一点,就形成了人类的根本驱动——求真。科学总是在“科学尸体”中站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路标,然而这个路标终究会坍塌。

5/
最后谈一下关于主体性的确立问题。
笛卡尔从“我思”推出“我在”,对此我稍有不同意见。我的主张是:我欲故我在。理由如下:

欲望总是在思考之前,当你思考时,你的欲望已经在前面引路了。例如,当你足够饥饿时,你最关注的是食物,而非这个世界有没有“鬼”。

不过这不影响主体性本身。无论“我思”还是“我欲”,都能导出“我在”。笛卡尔的主张,或康德的主张,或黑格尔的主张,或其他人的主张——主张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张能带你到哪里。

“我”如何确定“我”存在,是因为时时刻刻,我都充满意志——欲望。我想要这样,想要那样,就像王小波所写: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正是这些欲望引发的意志,让“我”和“我”之外区分开来。而一切“我”之外的事物,都是“我”的认识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