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复习

 新用户15472188 2022-12-05 发布于广东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

是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二、认识论原理、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基本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基本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①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②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基本内容: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重点

1.实践的概念

2.实践的特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真理的客观性

5.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6.真理和谬误

7.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统一:①二者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夸大感性认识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理性认识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②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通过感性的认识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

五、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即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谬误则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在认识过程中,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而言,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的界限是确定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谬误可以变为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 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②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 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的失误获得的。

③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 这也属于谬论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是不断地纠正谬误和把握真理的过程。

六、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真理的两重属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真理的含义: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 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的含义: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相互联结、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辩证转化:即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七、判断

1. 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否认相对中有绝对,是一种相对主义观点)

2. 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 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4. 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表明认识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真理,实质是一种相对主义观点)

八、认识的两次飞跃

文章图片1

第一次飞跃: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二次飞跃:完成认识的目的——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