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参与度

 新用户65120Joi 2023-07-01 发布于山西

9岁的小朋友最近迷上了象棋,有空没空要杀两盘,杀不赢不罢休,而且很大气的不需要让子。

总结了一下各类战况,把小朋友赢得太利索了,明显脸色有点异常,太打击积极性;输给小朋友太利索了,高兴是高兴,但下棋的乐趣明显就不太高了;最好的战况是杀了小朋友很多子,还在想法子将你的军,最后还逮着机会将死了,账面上明显没优势了,还满怀信心不认输,竭力寻找机会,提高了抗压阈值,还能学到一些技巧。

好像一种职业病,凡事总想和职业联系一下。和小朋友下棋的这件事,和课堂上的讲课相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若老师一人自导自演,把所讲内容劈里啪啦讲完了,学生看着很酷炫,虽然讲得好,但由于思维参与度不够,,很难真正掌握所讲内容。假若类似下棋的布局一样,学生在思考中参与知识的理解、应用,有过试错的机会,最后终于把一个知识点或题目弄懂了,有一种恍然大悟,如释重负之感,才可能真正理解了知识点。

课堂教学,感觉越来越像导演带领着一群演员来拍一部大戏。好演员的标准是能入戏,因为入了戏,言行举止就像本色出演,就能将戏演成真的。导演需要深刻理解剧本的基础上解读剧本,演员需要修炼演技,缺少了任一方面,都不能是佳作。

专业的老师,专业的学生,固定的剧本。“戏”如何能演好呢?

起码不能导演把演员的事也全部做了,让演员成了观众。演员对剧本的理解比观众更到位才是演员的基本要求,只有对剧本深度理解了,才能演得真、演得好。

现状是这样的,吃瓜比种瓜容易,种瓜辛苦,但对瓜的品质的理解应该要比吃瓜的群众深刻得多。

导演的首要任务是把不专业的群演在短时间内集训为专业演员,然后能一起分析剧本、分析情节、刻画人物内心丰富的心理活动,最后再完美地呈现出来。

不培训群演,导演会很累,效果还不一定好,木偶戏市场萎缩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大片虽是假的,但起码看起来像真的。

导演能把群演培训得专业了,能共同探讨剧本了,参与度到了一定高度了,好戏自然就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