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岁月】常拴富 | 见五哥

 昵称71028402 2023-07-02 发布于河南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见五哥
□ 常拴富 / 文
在苏州住了一段时间。
梅雨季节到了,过后就是伏旱的日子。那种湿热我受过,很恐惧。让儿子买了车票,赶回到林州县城的家。
人老了就多事,雨季到了,决定回老家看看房子。
住几天,我定下调子。老伴掐算着带的东西,两个包,很简单。
老家的村子,中间一条干河,一半河东,一半河西。河东几排楼房,盖得晚,很光亮、很洋气。我家在河西的山坡上,是一片老庄子。
下车,上坡,拐个弯就是我的家。小街很干净,不见人,没有鸡,没有狗的叫声。男人们外出打工,年轻人在县城买了房,孩子们到城镇上学,女人们陪读去了,他们牵走了老庄子的灵魂。石头墙歪三倒四,老屋的墙开裂着,麻雀从屋顶的天窗钻进去,飞出来,树在老屋旁静静地长着叶子。
老伴打开柴门,院子里铺着一层厚厚的松针。 
顾不得这些,先去看本家的五哥。
我和五哥光屁股长大,庄上的人说我哥儿俩连着筋。上初中我们打老通,一个被窝里睡了三年,谁也没有嫌叨过谁的脚臭。学生食堂吃饭,早晚三两碗稀饭灌肚子,中午大木笼里蒸糠,饭前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我家姊妹多,家境不好,带的糠捏不成团子,五哥把他的糠和我的糠掺和在一起去蒸窝窝头。
我家的事就是五哥的事,他从不外气。
转过硕大的鳖盖石,绕过老南池就是五哥的家。
大门口的草垫子上坐着五哥,草垫子是五嫂编的,很精致。五嫂已过世。五哥两腿叉开,头在叉开的两腿上方耷拉着,面色灰黯,头色银白,极具罗素戏剧性的人体艺术雕像。
听到脚步声响,他慢慢抬起头,凝视一阵后发话了,“你回来了?”“嗯!”我点点头。“一个人坐着干啥?”“等死!”他神态很强硬,不容置疑的感觉,话茬不能顺着说,身子却凉了大半截。“家里坐吧!”他慢慢站起,走进大门,院子里很杂乱,地面上丛生着野草。山头上的太阳照着东墙,泛着淡黄色的光。老哥俩对面坐在小板凳上,我递上一支烟,他摆手说:“戒了!
五哥的儿子郑州大学毕业,留在省城,有体面的工作,孙子读博士去了美国。
儿孙很风光,  五哥很辉煌,形象高大上,村人很景仰。
五哥两岁离开母亲,他的父亲——我们的二大爷没有记下他的生日,只知道五哥出生那天南院的老草驴下了个小黑驴驹,五哥和黑驴一个生日。黑驴几月几日生没有记载,二大爷只知道五哥是谷子秀穗老阳儿发红儿的时候生的,准确不出具体月日。五哥七十岁那年,儿子把他的生日定在了重阳节,在家里摆了大席,我们也应邀去风光了一次。
五嫂去世后,儿子软磨硬拉把五哥接到省城。他不喜欢出门,儿子也叮嘱他少上街,避免意外事情。他像一只病猫,困在笼子里苦消着日子。他想找村上的老六下棋,去村口的大柳树下看天上的云,抖南来的风。老谭会坐在轮椅上,旁边站着他的女人,有龙生,有胖嫂……他想家了,回去的态度很坚定。
五哥回来了。
他有几垄村边地,摘豆角,扒玉米棒子,把塑料袋绑在竹杆上“突噜——突噜——”撵麻雀,看舒展的菜叶,听谷子拔节的声音,土地里冒着人间的活气,活儿是个伴,也养精神。
儿子给他不少钱,他不花销,他不穿时鲜的衣裳、鞋子。浅淡的蓝色裤子下边开着口子,发白的灰衬衣半卷着领子,许久不洗,或许已经洗不干净。脚上还是五嫂做的老布鞋,已分辨不出什么颜色。
他不吃肉,不吃鸡蛋,很少吃大米、面条,不待见。一日三顿喝稀饭,很顺口,肚子里舒展。他用液化气罐做饭,锅碗瓢盆多不洗涮,一人吃,自己用,无所谓的事情。
我说:“你这样生活很孤独,孩子放不下心,还是去省城吧!”他看我一眼,轻描淡写地说:“这有什么,咱是做活人,没有享福命,村北角咱二嫂,池下刘根财都是一个人过,多清心,谁都管不着。”“生了病怎么办?”他说:“七十好几的人了,还怕什么,再好的时光也要结茧儿,终究还是小东凹(五哥的坟地)!”他显得很淡漠。
他有一部智能手机,儿子晚上发视频。中午吃了大米饭,晚上的稀饭有点咸,他都唠给儿子。孙子也发视频,要他舍得花钱,照顾好身体,他说生活在一起也是这样子。
五哥晚上躺得早,清晨起得迟,不看电视,眼睛有点儿蒙,看不清人影,一个月几毛钱电费。儿子给的钱存到了银行,国家每月100多元养老金,加上农业补贴,钱够用。
 哎,不可思议!五哥就这犟脾气。
晚上睡不着,脑子里翻腾着五哥。
月亮悬在空中,院子里很静,山庄里很静,留守老人没有梦,这里是热土,有依恋,有乡愁,是他们的归处。
老伴蜷曲侧身睡着,我侧身闭目想五哥的事情,我们相背而卧,中间是一片空旷的原野,但我们有相持、有互助,有话说,心心相印,远比五哥强。
清晨起来,拔去院子石板缝里的一株卷叶草,心乱想着:它会不会孤独,会不会悲哀?
五哥安好!
——  The  End  ——

常拴富   文学爱好者,毕业于许昌师范学校。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