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寒柏:从钟繇一直聊到于右任……

 身边哲学 2023-07-02 发布于北京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获得主崔寒柏老师的新书,也是他的第一本书法理论著作出版了!

上市两天,出版社就决定,重印!

很多书友都在等这本书,他们很好奇,一个3岁学书,18岁便在书坛一鸣惊人,尽管从事经历其他行业多年,却从未有一刻放弃书法的人,对书法是怎样一种热爱,又有怎样的心得?

图片

寒柏论书继承了中国古代书论的两大传统:第一,重视技法,特别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技法;第二,运用启发式的比喻。这点很重要,因为书法本身的艺术语言相当抽象,借助比喻能使读者有联想的空间。

——白谦慎

图片

崔寒柏,号擘公,1963年生于天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主任。书法、篆刻师从王学仲、龚望、徐嘏龄先⽣。作品入选国家级大展40余次,曾获⾸届全国⼤学⽣书法⽐赛⼀等奖,第⼀届翁同龢奖最⾼奖,全国第⼆届册页展最⾼奖,全国⾸届楷书展最⾼奖,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奖。

图片
图片

这本小书的内容,最初面对的是普通的书法爱好者,因此,主要有两条脉络,一是通过历代书法经典,讲述碑帖与书家的故事;一是通过历代著名书家,讲解书法风格与审美。假设一名读者经过这些普及,爱上了书法,并开始练习,就必然需要稍微专业一些的指导,于是在最后,我又增加了关于如何练习书法,怎样看待展赛等多篇文章。但总的来说,这些文章还是普及性质的, 尽管在谈到笔法章法时有绕不开的术语,终归算不上多么高深,所以这本小书,就叫《崔寒柏书法闲谈》。

——崔寒柏

图片

实拍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崔寒柏撰写的书法艺术随笔文集。

崔寒柏幼年习书,经历丰富,兼修文理,畅游中西,历经数十年所学所览所思所悟,形成了深厚独特的书风,和鲜明生动的文风。

这些文章,立意新颖出奇,表达精准鲜活,题目看似司空见惯,但细读下来,让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恍然有悟,形容妙处,常让人拍案叫绝。

文章共41篇,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书家为主轴,从钟繇到于右任,讲述历代名家的经历、成就与书风特色;

第二部分以名帖为主线,从三大行书到楷书名碑,解读书法经典的精妙所在;

第三部分则更接地气,从如何欣赏书法,怎样学书法,当代人学书法的弊端,一直讲到近年人人喊打的丑书。

这些文章是专业的,它们是一位书法实践者数十年思想的灵光乍现;这些文章也是普及的,它们可以让一个不懂书法的人由此踏入书法的门径。

图片

内页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络时代的弄潮儿:记我与崔寒柏兄的交往

(白谦慎代序节选)

我和寒柏开始交往那会,国内的书法网站正在兴起。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网、中国书法家论坛这三大书法网站各有千秋,我平素主要游览学术气息最浓的书法江湖网。寒柏是自由职业者,作息时间灵活,活跃在三大网站之间。他写字快,打字慢,于是便用钢笔在纸上写下他的论书文字,扫描上传,形成了书法网站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不发则已,一发便不可收拾,洋洋千言,一挥而就。这既反映出他敏捷的文思,也看得出,很多问题他早就深思熟虑过,下笔时,胸有成竹,行文毫无窒碍。

寒柏论书继承了中国古代书论的两大传统:第一,重视技法,特别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技法;第二,运用启发式的比喻。这点很重要,因为书法本身的艺术语言相当抽象,借助比喻能使读者有联想的空间。古代书论中的比喻各式各样,有的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被米芾批评为“征引迂远,比况奇巧”。但也有比喻把复杂的书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形象,如袁昂的《古今书评》“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充悦,而举体沓拖,殊不可耐;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贴切生动。寒柏的比喻更运用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恰到好处地点出事物的特征和问题的要害。他曾评当代一位草书名家的字是“用柴火棍打家具”,看似尖刻,却也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忍俊不禁。他的书论借助这种生动的语言,广为流传。

由于书法已经脱离了日常书写,在今天,拿毛笔就是学书法。当今的美院教育系统,为了强调自己的科班出身,在临摹下了大量功夫。有时为了标榜临摹的功夫,把“像”作为鹄的,在纸张毛笔等物质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慢慢地描头画尾,看起来非常像,但脱手书写的能力却大成问题。对此,寒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自主性书写。自主性书写的提出,并非不提倡临帖,而是主张临习不必斤斤于点画的毕肖,根据自己的性情,适度地自由发挥,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笔迹特点(还不能用“风格”来描述之)。这样的学习,可能会多些不成熟的痕迹,但可以在此后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地校正与经典之间的差距。这种学习方法更容易自然而然地形成个人风貌,而不是依傍古人太久,竟忘了自己该怎样走路。

寒柏的书法,就是他的理论最重要的实践基础。他写字速度极快,元人有“日书万字”之说,而日书万字(楷书而非草书)对寒柏来说,也是可以从容达到的目标。他曾在三十五分钟之内,用小楷抄录了两遍《心经》(一通《心经》加落款约 280 字),也就是说,他完全能够在一小时内书写千字以上的楷书。寒柏写小楷,笔尖触纸微微打开后,顺着笔势游走,像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冰上运动员,自由滑翔。高速度中,每一笔依然丝丝入扣,准确生动,吸引着观者在想象中与之翩翩共舞。寒柏的字,千变万化;不变者,矫健挺拔,“骨气洞达”四字足以当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