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后如何交到一个好朋友?

 瓜爷耶 2023-07-02 发布于湖北
Image

策划、撰文 / 纯纯

编辑 / KY主创们

在又一次毕业季到来的夏天,看着朋友圈里那些毕业季合照。我想起来了几位学生时代的挚友,伴随着工作和移居不同城市,我们不再关系热络,电话也越打越少。

而环顾四周,虽然有不少关系亲近的同事,但时常感到缺少了些什么。这份缺失感,可能正是因为少了那一两位可以倾吐心事、随时约出门吃饭散步、不时还要说说废话,密切联系的挚友

心理学定义里,友谊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欣赏和喜爱基础上的亲密关系。研究发现,当人们有最好的朋友时,ta 们比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更容易适应社交,人际关系幸福感也更高(King et al., 2016)。

而挚友关系所带来的相互支持、理解与爱护有时候甚至可以超越爱情。前段时间,日本就兴起了一种新式婚姻——“友谊婚”。足以说明,挚友对我们而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不过,我也意识到,对许多人来说,曾经的挚友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等到成年了,再论及交朋友,尤其是交到一位称得上挚友的朋友,是一件很难且需要努力维持和经营的事情

所以,KY今天为想要交朋友的成年人们(未成年也适用!)带来了一份实操的交友手册(心理学视角),助力大家交到人生新阶段的「挚友」~

Image



判断哪些人
更有可能成为好朋友


想要交到好朋友,第一点其实是发掘你和 ta 的相似之处。研究发现,相似是联结好友的纽带,也是成为挚友的基础(Laursen, 2017)。具体是哪些相似更有利于我们和对方成为好朋友呢?请看——

  • 合你眼缘的人。


合眼缘是一个带点面相学概念的中文词语。但如果从生物心理学出发,合眼缘(click phenomenon)可能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刻的、基于生物学的反应,是一种生物直觉性的判断(Degges-White, 2014)。

也就是说,如果你遇到了一位,看上去你就觉得 ta 特别好、想要和 ta 成为朋友的人,那么就大胆向前吧!这可能是来自基因深处的指引和共鸣。

  • 和你有相似人格特点的人。

最近发表在《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朋友群的成员在人格特征上更相似时,ta 们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联系感(Laakasuo et al., 2020),包括从好朋友那里获得情感支持,以及在学习中获得同伴的指导。

相似的人格特征带来的是天然地更能理解彼此、产生共鸣。现在就拿着MBTI去问问那些和你相近的朋友吧,也许你们能开启一段不错的友谊噢~

不过,这也只是调查研究得出的观点。人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成长性,人格也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发生一定改变(Graham, 2017),那些看起来截然不同的人,也可能在人生某个节点彼此理解并成为挚友。

Image


  • 和你处于同一人生阶段的人。

保持密切联系、且能沟通顺畅的挚友们通常在人生阶段(life stage)上呈现高度的同质性。比如都结婚了的会更频繁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集中于事业的会更多聊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

简单来说,人生阶段越是接近、一致,双方聊到一块去的概率也更大,当讲述自己面临的困难处境时,同在备孕的好友就会十分理解,而若是无生育打算的好友可能难以产生共鸣。

所以,判断能否成为好朋友的时候,是否处在同一人生阶段也是重要的指标噢~

  • 你们的政治立场接近。

政治观点通常和我们的价值体系和个人利益直接关联(Chambers et al., 2013),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喜好。意思是所持有的政治立场通常展现了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反映双方所属的社会群组。

简而言之,当我们发现和某个人政治立场更接近时,这其实大概率说明了对方和我们有接近的三观,还可能会为同样的议题而发声和努力。

  • 能够互利互惠的人,更可能成为好朋友。

有来有往的帮助行为,也被视作支持性的、互惠的友谊维护行为(Oswald, 2004)。

比如,你们处于同一行业,可以互相推荐客户;又或是一方能提供高水平的情绪价值,而另一方在物质上相对宽裕;再或是双方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交流能带来新的视角和启发。

成熟的挚友关系里,双方不会回避对方的“工具性”,反而是借助这些互动来增进感情。

Image

创造积极的场域


积极的场域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它意味了我们主动去作出一些行动,来让某些期待的事情能够顺利地展开。所以如果你想要交到一个好朋友,给自己创造机会很重要。具体你可以:

  • 加入兴趣同好群组,或同熟人进一步发展友谊

老生常谈,但很重要的一步:发掘潜在的好友们!

比如,加入诸如常听的播客、羽毛球篮球、剧本杀等同好的线上或线下社群。在那里遇到和自已有共同点的人概率会更大。

如果不想加入社群,从现有的熟人出发,去和那些你认为不错的熟人多多社交。或是拜托同事、好朋友带你参加一些饭局、社交局也是可行的选择。

  • 预设「我会被喜欢」的交友思维

人们会系统性地低估谈话对象对自己的喜爱程度和对自己陪伴的享受程度,有研究者将这种错觉称为“喜欢差距(liking gap)”。也就是说,有时明明可以交到朋友,可如果你预设了自己不会被喜欢,表现得回避和被动,那么交到朋友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

为了成功交到好朋友,拿掉“我不会被喜欢”的小可怜思维,每一次社交前都大胆预设“我会且值得被喜欢”吧~

Image

  • 不要等待,打直球交到好朋友的成功概率更大

主动把对方约出来吧!成为好朋友需要向前踏出那一步,主动不意味着掉价,而是发出讯号“我想和你交朋友~”

你们可以约一些双方都觉得舒适的场合,看展/咖啡店/书店/电影。

不建议第一次见面就直接约吃饭,因为吃饭带来的暴露感和密集谈话的尴尬感,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窒息且难受的,反而不利于友谊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找到了适合、想要成为好朋友的人后,接下来就是深化和对方的友谊关系啦,这一步有3个关键点。

  • 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在对方讲话的时候,放下手机,把注意力放到对方所说的话中。回应时,站在对方角度理解ta的感受,比如,“听到你说的这些事儿,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感到很难过/愤怒/悲伤。”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或建议,不要急着代入自我给出建议,更不要急着评判对方,而是继续倾听对方的讲述。

通过确认对方的想法,来让对方感受到你真的明白了ta的感受和需求,并且愿意提供支持。你可以说,“听上去你好像……,你需要我做些什么吗?”这会比盲目地伸出援手,让对方感受到更多的尊重。

  • 共同创造“有形”的轻松回忆。


去公园感受大自然、一起简单地做一顿饭、约好一起去喜欢的演唱会音乐节......通过这些活动让回忆“有形化”,再留在照片或纪念品上(发条朋友圈也是不错的记录方式噢~)。

这能让你和 ta 在每次看到这些物品、照片的时候,想起两个人在一起分享、相互陪伴的时光。

  • 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预约也是一种对关系的承诺,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相信自己的感情在这段关系中是得到了呼应的,对未来的发展也会抱有更积极的看法(Boucher, 2016),还能有效地深化双方的友谊链接。

Image



长期付出建设友谊的努力


研究发现,当人们认为友谊不需要付出努力时,关系会淡化,还会在几年后感到更加孤独。而当人们认为友谊需要付出努力,并长期维护友谊时,ta 们不再感到孤独,友谊关系也会加深(Newall et al., 2009)。长期的努力可以从这3件小事做起——

  • 行动化的关心。

言语上的关心有较高的即时性,让对方感受到当下的抚慰和陪伴。而行动化的关心,更能够展现将对方放在心上的留念,接收到我是被挂念着的信号。

比如,记住对方的生日,给 ta 准备你用心挑选的礼物;出去玩时,给对方准备伴手礼等等。无需是多么价高的礼物,重点是传递出“我在乎这段友谊”的心意。

  • 参与对方重要的人生时刻。

困难情景、关键的人生转折点被认为是友谊的“试金石”(Rebughini, 2011)。

在对方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在场。这是对友谊关系最直接、真切的在意和表达。对方也会明白我们的付出和努力。

  • 表达你对ta的友谊之爱。

爱意的表达是所有亲密关系最好的粘合剂

如果不好意思说出口或发送信息,在某次送礼物时,简单在贺卡上留下一句,“能和你成为好朋友,真好。”也是不错的选择。重点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对 ta 的友谊之爱。

Image



让你们关系产生排他性


排他性指的是这段关系仅涉及较少的人,两人或三人都确信对方是不可替代的。

这能让我们更加专注投入于特定的友谊关系,带来更深入、亲密的情感连接,同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建立更高质量的互动模式,使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愉快。

  • 创造只属于你们的独一无二的体验。


最好是找到一个你只和 ta 一起做的事情,比如只和 ta 一起打某个游戏、聊某些八卦、固定去某家店吃饭等等。

关键是:你只和对方做这件事情。这能让双方有一种“我们”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只有我们俩才知道的。

  • 允许对方突破你的一部分个人边界。

发表在《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的研究表明,谈论秘密、欲望和缺点是真正建立持久关系的方式(Collins et al., 1994)。

在你觉得足够亲密的时候,主动分享一些你的隐私、秘密和想法,对方会知道这表明你足够信任ta。同时,你也可以开放一些紧闭的边界,允许对方在紧急时拨打你的电话、接受对方的帮助等。

  • 看见对方的努力和优秀,多多表达你的欣赏。


多年的好友不仅会互损,还能看见对方身上的坚韧、努力和优秀,试着以赞美的形式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

比如对方正在筹备自己的展演,相比于“你真厉害”,“我有看到你在选曲上的设计,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你的展演一定会超赞。”这种关注对方变化+具体+直接的表达是更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的赞美句式。

Image




和老朋友恢复联系


还有一个最最最高效交到好朋友的办法:和你曾经交好、却联系弱了的朋友恢复联系~

不过,建议首先回想下你和ta断联的原因是什么?

若是以下两种情况,或许要再好好考虑下适不适合做朋友。

1. 对方是场景式好友,比如上学时一起走、工作时一起吃饭,因而才关系亲近,分享生活。如果是这样,建议用上文第一点的内容判断下你们是否有可能成为好朋友。

2. 对方有一些“有毒的行为”(想知道哪些是有毒的行为?请点:这种朋友「有毒」,再不离开就晚了!看完这篇立刻学会识别——),所以你才逐渐和 ta 断联,那么千万不要和 ta 恢复有毒的联系。

若是这两种情况:

3. 你和 ta 是因为人生阶段不太同步而有些疏远。

比如ta几年前有了孩子,而你当时还是单身,ta无瑕顾及你们的友谊,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参与ta的生活。这样情况下,不如给友谊一些时间。等到 ta 或你度过了某一阶段后,你们的生活又有了交集,就会自然地继续做彼此最好的朋友。

4. 你发现你和ta没有太明确的理由,但就是疏于联系了。

那么你可以先判断下,是不是两人住的太远?又或是生活几乎没有重叠和联系的部分(缺乏共同话题)?

如果两个都是“是”,那么这段友谊的经营可能会很有挑战性,需要你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去维护它。建议从本文「迈出正确的第一步」开始,和对方一步步恢复联系。

而对于仅是疏于联系,未来生活仍然可能保持密切往来的老朋友。不如从“上次你说到xxx,最近怎么样了”开始,主动关心对方的生活,大方地表达你对 ta 的想念,约定这个周末就出来见见面,你会发现关系很自然地就重连啦~这一次要好好维护它噢!

每一个还出现在你身边的人,都值得好好珍惜。收藏这份友谊攻略,有效使用吧~

Image




References:

Boucher, A. C. (2016). The Relationship: Partners’ Behaviors and Their Impact on Overall Satisfac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lins, N. L., &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475.
Chambers, J. R., Schlenker, B. R., & Collisson, B. (2013). Ideology and Prejudice: The Role of Value Conflic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2), 140–149.
Degges-White, S. (2014). Why We Click With Our Best Friends Right From the Start. Psychology Today.
Graham, E. K., Gerstorf, D., Yoneda, T., Piccinin, A., Booth, T., Beam, C., ... & Mroczek, D. (2017). A Coordinated Analysis of Big-five Trait Change Across 16 Longitudinal Samples.
Hall, J. A. (2019). How many hours does it take to make a frien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4), 1278-1296.
King, A.R., Russell, T.D., & Veith, A.C. (2016). Friendship and mental health functioning. In M. Hoijat & A. Moy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Friendship. Published to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 November 2016.
Laakasuo, M., Rotkirch, A., Van Duijn, M., Berg, V., Jokela, M., David-Barrett, T., ... & Dunbar, R. (2020). Homophily in personality enhances group success among real-life friend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710.
Laursen, B. (2017). Making and keeping friend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similar.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11(4), 282-289.
Newall, N. E., Chipperfield, J. G., Clifton, R. A., Perry, R. P., Swift, A. U., & Ruthig, J. C. (2009). Causal beliefs,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loneliness among older adults: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6(2-3), 273-290.
Oswald, D. L., & Clark, E. M. (2006). How do friend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problem‐solving styles function at the individual and dyadic level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3), 333-348.
Rebughini, P. (2011). Friendship dynamics between emotions and trials.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16(1), 119-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