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代枭雄周行逢,割据湖南10州40县,死后第二年就被赵匡胤吞并

 静逸阅读 2023-07-02 发布于北京

公元916年,周行逢出生于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正赶上五代乱世,年轻人没有安分守己在家耕田的,周行逢也一样,每天呼朋唤友,想要找机会干一番大事。

有一段时间,周行逢做过户长,帮官府在乡间征税,后来他感觉这样下去终究只能做个小吏,连个官都混不上,也就不愿意再干下去了。

后汉乾祐2年(949年),南楚国的武平军节度使马希萼在朗州征兵,正赶山周行逢当时犯罪被充军,就被马希萼一并归到自己的“静江军”中,从此,周行逢凭着自己的英勇善战开始崭露头角。

【南楚马希萼造反】

关于马希萼,需要从头介绍一下。

五代十国时期,湖南有一个割据政权,叫做南楚。

南楚的创建者叫马殷,唐朝乾宁3年(896年)的时候占据长沙,乾宁4年(897年)时被唐昭宗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后来他逐渐壮大,统一了湖南。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为了稳住马殷不和自己作对,封他为楚王。

后唐天成2年(927年),后唐干脆直接给马殷封国,建立了以潭州为都城的楚国,史称南楚,马殷就是南楚国的第一代国君。

后唐天成五年(930年),马殷去世,于是就由他最年长的儿子马希声继位。

马希声只当了2年国君就死了,按照马殷临终前的遗命,兄终弟及,由马殷的第四子马希范继位。

马希范在位16年,他去世后,南楚的将领没有拥立最年长的马希萼,而是让更得人心的马希广继位。

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马希广和马希范是同一个母亲所生,马希范在位的时间比较长,打下的基础比较牢固,平时他和自己的同胞弟弟马希广走得比较近,手下将领也自然更愿意拥立马希广。

马希萼虽然在马希范的弟弟中年纪最大,但是因为他和马希范不是同胞兄弟,加上他这个人“刚狠无礼”,所以在南楚的权力集团中一直比较边缘化,不被众人所看好。

马希范去世,马希萼以为自己能按顺序当上国君,没想到希望落了空,自然心怀不满。

后汉乾祐2年(949年),马希萼在胞弟马希崇的挑拨下决定造反。

造反需要军队,于是马希萼就在朗州一带征发壮丁,编为“静江军”,周行逢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的。

初入静江军,周行逢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军卒,但他很快就凭着自己的作战骁勇,被提升为禆校。

静江军毕竟是一支新组建起来的队伍,士兵们没怎么受过训练,战斗力很低下,在进攻南楚国都城潭州的战斗中失败,周行逢只好跟着马希萼逃跑。马希广念在兄弟的情分上,不忍心对兄长赶尽杀绝,命令军队不要追赶,马希萼才得以保全性命。

乾祐3年(950年)马希萼不死心,纠集了南方的蛮族,还向同为十国之一的南唐称臣,请求一起发兵攻打潭州。

周行逢这时已经因战功被提升为静江军的副指挥使,他率领静江军作为前锋,率先兵围潭州,守将许可琼投降,马希广被活捉。

这回马希萼没有想起弟弟上次的手下留情,赐死马希广,自己就任楚王。

【南楚灭亡】

马希萼这个人没有什么治国能力,即位以后志得意满,每天就是纵酒荒淫,把治理国家的事务全都推给马希崇。而马希崇也是懒得管理这些琐事,交给自己的下属随意处理,上上下下一片混乱,当初跟随马希萼一起造反的人都感到非常失望。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马希萼因为长沙城中的很多宫殿毁于战火,让静江军指挥使王逵和副使周行逢带着士兵们修建宫殿。

将士们跟着马希萼出生入死,好不容易胜利了,没有得到任何赏赐,转眼又成了工地上的民工了,一个个都牢骚满腹,不打算干下去了。

王逵和周行逢一看这么下去不行,万一哪天哗变,自己说不定先被杀了,干脆大家都别干了,两人一商量,带着军队回老家朗州了。

马希萼一看静江军造反了,这还了得,更何况自己的儿子马光赞还在朗州做武平军留后,不能身陷敌阵啊,于是赶忙派出军队攻打朗州。

静江军毕竟经历了几年的征战,已经不是当初被马希广一击即溃的新军了,加上王逵和周行逢都英勇善战,轻轻松松地在朗州城下把追兵打回去了。

紧接着,他们废黜了马光赞,拥立马殷的长子长孙马光惠做了节度使。过了没多长时间,周行逢发现马光惠这个人庸庸懦懦,没有什么大作为,而一直在当地任刺史的刘言很得人心,于是他和王逵又把马光惠赶走,拥立刘言做了武平留后。

马希萼仍旧是不得人心,几个月以后,徐威等将领发动兵变,拥护马希萼的弟弟马希崇做了武安留后,把马希萼囚禁在衡山县

没想到衡山县的一些人又不服气徐威,廖偃、廖匡凝、彭师暠这些人把马希萼扶植为衡山王,跟徐威分庭抗礼。

这时南唐一看南楚国内闹成这样,趁乱派边镐率军攻打潭州,南楚的军队这时四分五裂,根本没有办法和南唐对抗,全都投降了,后来马希萼也被南唐扣留,死在金陵,南楚就此灭亡了。

【赶走边镐、收复湖南】

边镐灭了南楚以后,就把部队驻扎在潭州,南唐国主李璟封他为武安军节度使,命令他屯兵益阳,准备进取刘言、王逵和周行逢所在的朗州。

可惜边镐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根本不善于治理地方,“抚宇无方”,在他的管理下,当地人不堪其扰,纷纷离开,地都没有人种,别说组织部队攻打朗州了。

武的不行,南唐决定来文的,召刘言到金陵拜见南堂国主。

刘言可是个有脑子的人,马希萼被扣留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他能傻得再步马希萼的后尘吗?于是他断然拒绝。

后来刘言和王逵一分析形势,决定不能坐等南唐吞并,干脆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这时候武平军这边兵精将广,除了王逵、周行逢以外,还有何敬真、张仿、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等人,这10个人都担任指挥使,率领军队,前往攻打边镐。

这10位指挥使都是有勇有谋的人物,其中周行逢最善于出谋划策,张文表最善于带兵打仗,潘叔嗣遇事果断,善于做决断,因此这三个人常常相互配合,屡战屡胜。

王逵和周行逢一路东进,先拿下了益阳,将南唐守将李建期擒杀,接着很快进攻到潭州城下。

当时南汉趁着南楚内乱,也趁机出兵夺取了岭南诸州,边镐正在与南汉对峙,焦头烂额;加上周行逢早就买通了边镐身边的人,在他耳边吹风,说刘言绝不可能发兵,结果边镐根本没有防备,根本没想到大军会从刘言那边过来,一下子腹背受敌,都不知道仗该怎么打了,只好仓皇撤退。

湖南境内其他的南唐军队一看主将边镐都跑了,自己还打给谁看?弄不好被包了饺子,都没地方领伤残补贴去,于是也都撤出湖南,回南唐了。

至此,整个湖南除了郴州、连州还在南汉手里以外,其他的地方已经全部被王逵和周行逢收复。

【刘言割据湖南】

占领了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刘言就想在这里建立一个自己的政权,他上表后周朝廷,请求把湖南的治所从潭州改到郎州。

第二年(953年),后周任命刘言为朗州大都督、武平节度使,刘言正式形成在湖南的割据政权,史称武平政权。

由于王逵和周行逢在征讨湖南四处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刘言也对他们二人大加封赏,王逵被封为武安节度使,周行逢被封为集州刺史,担任王逵的行军司马。

【王逵灭刘言】

在五代十国的那个时代,没有人愿意长期居于别人之下,向来都是谁有力量谁就称王,因此过了一段时间,王逵就不满意听从刘言的命令了,他认为整个湖南差不多都是自己和周行逢打下来的,刘言只不过是坐享其成,没有资格统帅自己。

王逵和周行逢一商量,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密谋取代刘言,两人一起统治潭州和朗州。

要实现这个目标,先要除掉刘言身边的几个死党,于是周行逢就给王逵出主意,把刘言在朗州的心腹将军骗到潭州来。

逵以南汉侵犯湖南边境为理由,请刘言派兵将来援助,刘言果然中了计,派静江节度副使何敬真、武安节度副使朱全琇来潭州,这两人到了潭州以后,很快就被周行逢安排人控制了起来,不久,就被周行逢找借口杀死了。

后来,王逵和周行逢又用同样的手段,把武平节度副使张仿也除掉了。

刘言失去了手下的这几个大将,变得极易对付,后周广顺3年(953年),王逵率领军队攻打朗州,刘言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攻破城池,自己也被王逵的部队生擒,囚禁起来,死在狱中。

【王逵割据湖南】

刘言死了以后,王逵就上表后周,说刘言想要勾结南唐造反,已经被自己除掉了。当时后周也没有精力去估计湖南内部发生的事情,只要他们名义上表示愿意归顺,不公开和后周作对,谁当节度使对后周来说都是一样的。

于是后周就封王逵为武平节度使,统领湖南。王逵的势力范围在潭州,所以他又把湖南治所迁回潭州,派周行逢镇守朗州。后来王逵又发现朗州在刘言的治理下,宫殿城防都比潭州好,又把治所迁到朗州,让周行逢镇守潭州。

虽然看起来是王逵来回折腾了一番,但是也能看出来,不管怎么变化,周行逢始终都是王奎最信任的人。两个人一同起事反叛马希萼、一同赶走南唐军队、一同除掉刘言,割据湖南以后,周行逢始终帮王奎守护最重要的城市。

【周行逢成为湖南之主】

好景不长,后周显德3年(956年),岳州团练使潘叔嗣造反,杀死了王逵。

潘叔嗣也是个成不了大事的人,他杀死王逵以后,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威望,肯定没有办法服众,过不了多久,自己说不定也会被王逵的旧部下杀死。苦恼了几天以后,他想出一个昏招,派人到潭州请周行逢来主持朗州的大局,自己从哪来还回哪去,又跑回岳州了。

周行逢得到消息后,马上率领军队开进朗州,迅速稳定了局面。由于刚到朗州,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周行逢虽然为王逵的死感到悲伤,为了不多生事节,暂时还不打算处理潘叔嗣,还封他做了行军司马,借此来安抚他。

没想到潘叔嗣还不满意,觉得自己让周行逢得到了整个湖南,怎么也得让自己掌管潭州,仅仅做个行军司马,太对不起自己的功劳了,于是旧称病不肯赴职。

潘叔嗣低估了周行逢和王逵的情谊,以为周行逢和当时其他的军阀一样,只认地盘不认人,没想到周行逢是一个十分重情义的人,他和王逵这些年一起四处征战,出生入死,早已把王逵当作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看待。

周行逢听说潘叔嗣贪心不足,竟然还想掌管潭州,大怒道:“潘叔嗣杀害主帅,本来就是死罪,要是再把潭州交给他,难道是把我当成他的同谋吗?”

本来周行逢还打算过一段时间再对潘叔嗣动手,这下周行逢不能等了。他假装同意让潘叔嗣掌管潭州,还说要封他为武安节度使,让他到朗州来接受任命。

潘叔嗣洋洋得意,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高高兴兴地到朗州去见周行逢,结果一到朗州就被周行逢处死。

平定了潘叔嗣的叛乱后,周行逢也依照刘言和王逵的旧例,向后周上表。

于是后周封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下辖武安、静江等军队,后来又加封检校太尉 、侍中,承认了周行逢对湖南的割据。

至此,周行逢占据了湖南的朗、潭、衡、澧、岳、道、永、邵、辰、全,一共十个州四十个县,成为湖南之主。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仍承认周行逢的武平节度使身份,为了地方安定,加封其为中书令。

【周行逢早亡,宋朝吞并湖南】

建隆三年(962年),年仅46岁的周行逢染病,英年早逝,当时他的儿子周保权才11岁,继承了武平节度使的位置。

周行逢统治湖南的这几年,全靠着他个人的威望,手下的将领没有敢作乱的,他一死,很多人就蠢蠢欲动,尤其是镇守衡州的张文表。

张文表觉得,自己在周行逢手下所有的将领中功劳最大,当初王逵死了,周行逢继任节度使,如今周行逢死了,就应该让自己继任节度使,怎么能让自己听从一个孩子的命令呢?于是就起兵造反。

周保权虽然是个孩子,但是从小跟随父亲,见识不少,这时还算镇静,他一方面派出大将杨师璠前去平叛,一方面派人去向宋朝求援。

但是周保权没想到宋朝此时也对湖南虎视眈眈,赵匡胤听说周行逢死了,大喜过望,连忙派出慕容延钊和李处耘领兵南下,名义上是帮助周保权平叛,实际上想趁势占领湖南。

宋朝大军进入湖南时,杨师璠已经打败了叛军,将张文表斩首。但是慕容延钊和李处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长驱直入,逼近朗州。

周保权一看,自己这时引狼入室,也没有别的办法,派大将张从富前去阻截。张从富哪里是宋军的对手,被李处耘打得大败。

为了让周保权尽快投降,李处耘想出了一个特别残忍的办法。他在抓来的俘虏中挑选出几十个身体肥壮的,杀死以后用大锅煮熟,让身边的士兵们分着吃掉。其他俘虏看了以后,吓得都站不起来了。

李处耘在剩下的这些俘虏脸上刻了字,又让他们回去带话给周保权,尽快投降,如果不投降,将来宋军攻下朗州以后,会把他们都煮熟了吃掉。

这些俘虏跑回去以后,把自己看到的跟守城的士兵们一说,朗州守军都惊慌不已,很多都逃跑了,宋军一到朗州城下,守军就投降了,周保权也被俘虏。

周保权被带到开封以后,赵匡胤对他还算宽待,封他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让他在朗州为周行逢守墓。

后来赵光义当了皇帝,还让周保权做了并州的知州,但是周保权始终在宋朝的监视下生活,没有自由,心情想必是非常郁闷的,34岁的时候就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