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写作,学这一本就够了——《非虚构写作课》

 同频读书 2023-07-02 发布于上海

在法国,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写一篇很长的文章,这项考试长达四个小时。这篇作文的要求和国内的高考完全不同,有点像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策论。

这篇文章如果写得不好,就很难申请到好大学,这就是在考验非虚构写作的能力。

这种做法也保证了经过训练的孩子进入职场,对工作上的书写内容能手到擒来。

职场有句俗话说得好:老板不会要求你作曲,除非你是个作曲家,也不会让你画画,除非你是个美术生,但老板会要求你写报告、总结、发言稿,无论你是学什么出身。

一、非虚构写作是最好的职场投资

职场晋升离不开写作,可以说非虚构写作是最好的职场投资。

那么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呢?它是以写事实为主的写作,演讲稿、工作总结、汇报、商务信函都属于此类。

而这些类型的写作,职场人都会用到,所以基本上除了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其他都可以归为非虚构写作之列。

如果我们没有非虚构写作训练的经验,那么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值得学习。

这本《非虚构写作课》的经典之作,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写作课程的教材内容。从1985年出版以来,已经三次再版,经久不衰畅销20年。

二、写作是一个过程,而重写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拿到这本书,先问了一个问题:它与其他同类型的书有何不同?

阅读发现,不愧被奉为经典教材,尽说大实话,没有任何虚头八脑的东西。

比如开篇作者就很贴心地提醒:即使思路清晰独特,你依然要一写再写,直到读者能抓住作品的核心。

并提醒读者,时间管理技巧做好了吗?如果没有,建议要使写作成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这完全是把读者当“专业写作者”在对待,高标准、高要求,马上让我对作者肃然起敬。

这不仅是一本教方法的书,还是本修心的书。

作者很多观点让人很认同,勤读,就能勤写,搭好框架,才能提升你作品的易懂性。

写之前先有个好心态,重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并告诉我们,她身为职业作家并非喜欢写作,而是喜欢“完成写作”的状态,脱离对写作的好恶,才能完成作品。

三、如何让内容更有吸引力

非虚构写作有四个步骤:

1想表达什么。动笔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想表达什么,就无法写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2目标读者是谁?写给老板看、客户看还是同事看,对象不同语气措词都不同。

3、组织想法。动笔前你得有想法,可以先画几张思维导图,把想法记录下来再形成文字则容易得多。

4、一写再写。不追求一次性写好,先随性写,再慢慢补充。修改是必须的,文稿发出去之前,自己先检查修改三遍以上。

作者也提醒我们,面对写作障碍拖延时,你要先写你最了解的事、写你关注的事,平时注意收集素材,可以的话创建你的“想法文件夹”,那将成为你的灵感库。

四、最后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作者再次对我们提出了高要求,很多人觉得我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就不错了,还能写出风格?

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性格不同,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能体现你的写作风格。

不信你把自己写的稿子与旁人的对比,你们从构思上可能都不一样。所要表达的重点也会差很多,这也正是你思想逻辑的体现。

文章写好后,要重点看自己的构思的三要素:1想说什么 、2为什么想表达此观点、 3你想写给谁。这三点影响你文章的内容与风格。

而回看这三个要素,也为修改稿子提供了支点。

清晰的表达,行文尽量不要有废话、重复的观点,让看你文章的人能快速抓住重点,那么一篇具有你个人风格的文章就诞生了。

有人做过调查,在美国中西部农民的日常用词汇只有一千五百个左右,这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无法超越这一千五百个词汇所能表达的范畴。

而一个生活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日常使用的词汇超过一万个,能书写的达两万个以上;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则能够认识约四万个词汇。

而以文采见长的丘吉尔,他所掌握的词汇多达二十万个,甚至有人估计,这个数值接近五十万。可以想象,一个只能熟练使用几千个词汇的人,就算被选作首相,也管理不好国家。

事实上,这也提醒我们,文采写作不行的人,通常也难以胜任公司内的复杂工作和重要岗位。

不要小看职场写作,治大国若烹小鲜,好文笔是晋升最好的敲门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