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亚地区,古代曾经有个阿拉伯帝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称哈里发,十分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这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如用同等重量的黄金来支付学者的稿酬,他们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伯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充当了文化“邮递员”的角色。 ![]() ▲阿拉伯帝国疆域图 ![]() ▲阿拉伯人形象 广为人知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古印度人发明的,经过阿拉伯人的改进传播到欧洲。他们还将大量的波斯、印度典籍译为阿拉伯文,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传到了欧洲。因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并把伊斯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比如我国就有很多清真寺。 ![]() ▲新航路开辟的正反两面 在对外交往的历史上,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船队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贸易路线的探险行为,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从此美洲“被发现”,而且发现美洲往西还有更广阔的太平洋。从此这些被“发现”的地方也开始了万劫不复的厄运,因为大航海时代开始的同时也引发了欧洲人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 ▲英属北美殖民地 在这些殖民地中,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英国移民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13块殖民地,也就是后来的美国。它不同于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也不同于英国在亚洲印度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时代,这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最终以一场战争宣告与英国一刀两断。 从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这一层来看,这是一场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战争。这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样。从独立战争的原因来看,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对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实现了革命的意图,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 ▲1787宪法确立的三权分立制度 《独立宣言 》是以国家名义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1787宪法对三权分立制度的设计进一步从法律层面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所以说独立战争不仅仅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当然,并不能说彻底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为独立后的美国就像“一国两制”的桔子,南方种植园经济与黑人奴隶制度逐渐成为美国发展的严重障碍。 ![]() ▲法国大革命示意图 美国的独立战争为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假如把当时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比作一辆行驶中的汽车,用类似物理学科的示意图来展示它所受到的各种力,是不是更直观一些呢? 整个“行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a点是大革命的开始,这一天国王路易十六还在日记上写下“无事”,却没想到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攻占巴士底狱。而在b点时间由革命的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文件。 ![]() ▲攻占巴士底狱 c点是一次政变。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激进派罗伯斯比尔执政期间,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是打击面过宽,结果引发政变,他本人也因此送命,大革命高潮结束。 图中表示动力方向的字母F1有哪些事件呢?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后来的武装起义,推动大革命不断走向深入。国王路易十六暗中破坏革命,欧洲各国君主结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则是革命的阻力F2。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打退反法联盟的进攻则属于F1。 ![]() ▲战场上的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因此被马克思称为欧洲的革命。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衰总是令世人关注。当西方世界遭遇空前绝后的大危机之际,苏联却趁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1937 年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 10.6%,仅次于美国。它还创建了规模巨大的航空工业,每年所生产的飞机一度超过其他大国生产的总和。 ![]()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虽说苏联的工业化模式给人的感觉是很不协调甚至是轻质量重数量,却在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为苏联红军提供了坚实的军备物资支持。如果仅仅依靠作为盟国的美英援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 ▲冷战产物柏林墙 当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之际,另一场战争已悄然开始。说到冷战,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一些相关情景:如漫画《铁幕下的窥视》、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照片,还有什么呢?柏林墙的照片是不能少的,它是东西方对峙的前沿阵地,德国曾被这堵墙隔离了近30年。 联合国的成立,既是基于对世界大战灾难的反思,也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的擘画。《联合国宪章》第一章第一条第一款写道:“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 ▲联合国安理会会场 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二战后70多年来没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也说明了联合国及安理会的重要作用。但是因为霸权主义的存在,世界并不太平,超级大国粗暴干涉他国内政,挑拨地区冲突,极尽损人利己之能事。 近代以来,欧洲引领世界发展潮流,而欧洲大国的关系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特别是英法德三国之间。从殖民时代,英法就是冤家对头,这时德国还是四分五裂。两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后来居上,与英国等老牌殖民帝国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英法两国捐弃前嫌,共同应对德国的挑战。 ![]() ▲欧洲地图 英国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交战的双方,战争使两国均遭到严重削弱。二战后英国、法国与德国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从成立欧洲共同体到建立欧洲联盟一路走来,向世人表明凭借武力扩张只能导致战争和灾难,大国智慧体现在抵制霸权主义、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本文作者 胡钦海) 2023年3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