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迪拜日记:半年已过半生也已过

 东冈在迪拜 2023-07-02 发布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今天是2023.7.2 周日 迪拜晴 最高气温40°C+

昨晚去公园跑步、做硬拉。

一边跑一边脚裸有痒疼感,左脚也不知为何因为前些日子给抓挠破出血了,结果这两天发炎红肿了,走路都有些费劲。

涂抹了些药膏,反而越发不好愈合,还流了些脓血...

回来后,我重新把多年前急救理论知识给搬出来了,烧红了针、涂抹了药粉和碘伏,把脓血刺破,把死皮剪掉,用碘伏清理干净,重新上了药膏。

起床快六点二十分了。晴,闷热。天早已大亮。

这几天宰牲节,真可谓酷热难当,都呆在家里,读书,陪丫宝,最最主要还是为了避暑。等日头西坠,天起了凉风,也极少出门。夜晚的迪拜室外又闷又潮,出门就是一身臭湿汗。

即使出门也是夜晚八九点之后,我是一定会去公园的,跑步硬拉俯卧撑一组搞完基本就湿身了。

东坡说他的生活不可一日无竹,而我则不可一日无茶,不可不运动。

前天晚上,有位迪拜男性华人联系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最近半个月,总是感到胸闷气短,严重的时候连走路爬楼也很吃力!”患者40岁,男性微胖。

因为是晚上,情况紧急,我就让患者赶紧去迪拜的某医院急诊科,并说了你直接去迪拜陪诊帮的华人护士,她就在急诊科上班。

后来我问护士,患者是到底啥情况“是气短,还是气喘?”

“都有!”

护士还和我说:患者有着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护士还和我讲到,刚见面的时候感觉分明是一位健康的中年男子,而且还很健硕。

但患者说已经“不舒服半个月了”

患者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或许他认为我这句话本就是多余。

华人患者“没有气管炎、哮喘、心脏病。

患者和她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每天都要锻炼,有时候还会打篮球和羽毛球,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看似外表健康,但华人患者一检查发现血压都超过了180/100mmHg,双下肢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可凹型水肿,双肺听诊呼吸音明显偏弱,甚至两肺底可及湿啰音。

护士和我讲考虑患者已经合并了心功能衰竭,所以第一时间医生就又安排了患者进行了进一步检查。

果不出其然,患者此刻已经不仅已经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而且存在肺水肿、胸腔积液、肾功能衰竭等!

最致命的是,肌钙蛋白和心电图也已经出现了明显改变,甚至急性心肌梗死也不能完全排除!

换句话说: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已经导致了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多个脏器的功能受损,此刻患者不仅病情十分危重,甚至因为已经存在的心肌损伤而随时出现病情进展,乃至休克、猝死等。

护士和我讲,当要把该情况告知他让他住院治疗几天时,他确先说:“要回公司安排一下工作,两三天之后再来住院或治疗。”

护士和我讲,当初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患者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你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病的危害性吗?治疗不及时的话,病情是会进展的,是会要死人的!”

护士当时说的说得很明白,甚至语气上也已经非常严肃了。

但是,患者却依旧坚持己:“我回去安排一下,过几天就来!”

“你的病几个小时都等不了,过几天更加不可能!我怕你根本等不了几天之后,要不你打电话和家人商量一下吧?”

他又摇了摇头,笑着说:“不用,不用,他们管不了这些。”

有人说命是病人自己的,医生只能提供建议,只要尽到告知的职责就可以了。

也有人说医生治病必须要病人配合,谁也不能强迫患者治疗,病人拒绝,告知风险,签字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并没有错,但医护人员面对的毕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如果不是到了山穷水尽,谁又能轻易放弃?

“你常常看新闻吧?新闻上总是说有人突然猝死,倒在了地铁站、倒在了马路上。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而现在的你就是要高度考虑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病情非常危重,患者本人却毫不在意,护士当时和医生沟通后,甚至都开始有些要“恐吓”他起来了。

无论好说歹说,患者依旧坚持拒绝治疗住院,要求先回去安排工作。

无奈之下,护士只好又认真地对他说:“你要是不相信我说的话,或者觉得我说的话太严重了,我现在可以立即与医生沟通,安排转诊去其它医院看看。”

后来,患者签完字后保险通过,办理了住院治疗。

我问护士,你为何当时那么硬气,她说这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我讲道“任何疾病都有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不过起初你没有重视那些轻微的症状罢了。发现高血压四年多,不是给了四年的时间吗?胸闷气短十几天,还叫突然吗?”

后来我在想,40岁的年纪原本正值壮年,是家庭的顶梁柱,却不得不接受病魔和死神的考验。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海外华人患者并不少见。

那些正值壮年,却因为脑出血、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等等疾病倒下了。病人们还在不解自己为何突然病重,家属们还在哭泣为什么好好的人突然就会没有了!

他们却从来都不会意识到:疾病本身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去避免这样的悲剧!

有人说:他不愿意第一时间接受治疗,一定是有着自己的苦衷。

有人说:40岁这个年纪,肩负重责,有着太多不容易。

不错,但作为就医服务从业者,在面对病人、面对死神之时,如何去挽救生命、守住健康才永远是最重要的。

理想人人都会谈,现实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抓住。

这个病人始终让我牵肠挂肚,甚至一直担心患者病情进展。

不过幸运的是,昨晚我拨通了患者的电话,他告诉我自己已经住院进一步治疗了。并表达了对我的感谢和医护人员当初的决定,特别感谢!

通完电话后,我坐在公园健身区的发了一句:

来者要惜去者要放

半年已过半生也已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