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州窑梅瓶欣赏

 荣纳堂 2023-07-03 发布于天津

转自 普陀收藏

狭义的磁州窑是指宋元时期河北磁县观台镇为中心的窑址,而广义的磁州窑则是北方广大地区生产与磁州窑相似工艺、相似装饰纹饰、相似器型陶瓷产品的窑口。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磁州窑器都有着北方民族粗犷朴拙的文化特征,带着浓郁的平民生活气息,清新活泼的格调有别于五大名窑高雅华贵的贵族风格。由于磁州窑器大多是民用生活日用品,产量大,品种多,留存于世的宋元器物也多,自然收藏成本大大低于其他名窑,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热捧。其中有两个品种最受青睐,那就是瓷枕和梅瓶。笔者收藏的几件梅瓶是磁州窑较为典型的造型,装饰手法也各有不同,现晒出来与各位同好分享。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身高挑的盛酒器,最早出现于唐朝,盛行于宋元,一直到明清都有生产。梅瓶起初叫经瓶,明以后才叫梅瓶,“口径之小仅以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白地黑花龙纹瓶

此瓶器型硕大,撇口、短颈、丰肩、鼓腹、敛腹、小圈足,高45.0厘米,最大腹径22.6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10.5厘米。肩部和下腹部施黑釉刻画变形菊瓣纹,腹部黑釉刻画龙纹,尖爪利齿,鬃脊前卷,虾须飘逸,尾部分叉内卷。这种阔胸虾尾的龙纹仅见于宋磁州窑梅瓶(图2、图3)。这件梅瓶的装饰工艺是先在整个器物上施白釉,然后用刻针刻划出菊瓣和龙纹的轮廓和细部,再在轮廓范围内施黑釉。上下菊瓣纹起着画框的作用,中间大幅空白处一条凶猛的蛟龙游弋其间,黑白对比十分强烈,突出了蛟龙的威猛与灵动,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折枝花卉纹瓶

用黑彩在白地上画花是磁州窑产品中最常见最简单的装饰手法。熟练的画工用娴熟的技法在器身上或写字或画画,题材多是民间熟悉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随意而自然,率真又质朴,生动又活泼。这件小梅瓶高不过20.0厘米,可是布满全身的一枝折枝花卉袭人眼球,枝叶茂盛,花瓣飞舞,似有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匠人的笔触是那样娴熟浪漫,是那样潇洒自如。没有成年累月在这种滚圆的器物上不停地绘画的实践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艺术水准的,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他们留下的作品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福德齐寿诗文瓶

在器物上用文字装饰的磁州窑产品不少,常见的内容是治家格言、警句、唐宋诗词、吉祥用语等等,也有画工在上面随意书写的打油诗。有的文字和图案并用,加强了装饰效果。这件梅瓶高33.3厘米,斜唇小口,短颈,溜肩,挺拔秀美,通体施白釉,三层纹饰,每道纹饰之间用两道弦纹隔开,最上层是连续涡纹,最下面是变形莲瓣纹,画的都很随意流畅。中间主题纹饰是四个双钩大字“福德齐寿”,笔画中间用细管状工具戳填形成珍珠地效果,四个字之间用波浪纹隔开。最有意思的是在福寿两字之间竖列一行字“元(原)本赵家花瓶”引人注目和思考。大家知道宋朝是赵家天下,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样的器物原本是皇家之物,现在用到庶民之家彰显主人的高贵。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件瓷器是一位赵姓人家定烧的。我们从这句话还可以得出结论,梅瓶的作用不仅可以盛酒,还是可以用来插花的。这就是为什么到了清代梅瓶的盛酒功能已经为装饰功能所取代了。四个楷体大字规正端庄,一行小字潦草率性,同一器物上的不同风格却和谐协调,展示了磁州窑民俗化、多样化、淳朴的风格特点。

白地黑花剔花牡丹纹瓶

磁州窑器的装饰工艺丰富多样:画花,划花,刻花,印花,剔花,白地黑花,黑地白花……有时候几种手法并用,灵活多变,在宋元时期众多窑系中卓然自立,为我国陶瓷工艺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白地黑花或黑地白花剔花工艺的运用可以说是磁州窑的首创。坯胎上先施化妆土,再施黑釉,剔花就是将主题纹饰周围的釉子剔除,露出胎体或化妆土的地子,形成主题纹饰突出黑白对比反差强烈的装饰效果。笔者认为,它也许是受到北方剪纸艺术或者皮影艺术的启发的结果,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俗特点。

黑地白花剔花缠枝牡丹花纹瓶

斜唇口,溜肩,鼓腹,敛腹后再向外撇开至底足,此类器型俗称鸡腿瓶,又称凤尾尊。我看亭亭玉立活脱一个长裙曳地的大美女。和图6所示不同的是,坯胎化妆土上先施黑釉,再施白釉,按照纹样剔除纹饰周围的地子显现出黑色的釉层,呈现出白地黑花的装饰效果。

白地黑花剔花缠枝牡丹花纹瓶

这种器型中间鼓腹,上下收敛一致,形同橄榄,所以又称橄榄瓶。虽然与图7所示同为白地黑花剔花工艺,但是此瓶显得更加光亮夺目,原因就是它比前者要多一道工艺,就是在被剔掉的地子上填上了白釉,这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要求画工填釉时小心谨慎,保持纹饰轮廓的清晰流畅,所以这种剔花后填釉的作品是磁州窑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白釉划花珍珠地折枝花卉纹瓶

瓶的肩部为海水波浪纹,瓶的下腹部刻变形莲瓣纹,腹部为折枝花卉纹。此瓶的工艺特点是在施白釉的器身上刻画出纹饰,然后用细管状工具在纹饰周围的空白处密密麻麻的戳出一个一个的小圆环,形成珍珠满地的装饰效果。这是磁州窑模仿唐代金银器珍珠地的手法在陶瓷工艺上的运用成果。有的磁州窑器在空白地做珍珠地,而有的磁州窑器在主题纹饰上做珍珠地,目的都是一样:突出主题纹饰,这也是白地黑花或者黑地白花剔花工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刻画花水草鱼纹瓶

这件梅瓶同样是三段纹饰,上下各一道连续水草纹为辅助图案化纹饰,中间的主题纹饰是水草游鱼。游鱼画得很写实,我们仿佛看到它在水草中自由的穿行,飘起来的鱼鳍和鱼尾把水草也搅动了。和一般的划花纹饰不同的,鱼鳞和鱼鳍鱼尾的细部是刻出来的。展示了磁州窑装饰手法的多样性。

刻花金钱纹咕嘟瓶

咕嘟瓶也是一种小口的盛酒器,它的名称来源于小口瓶倒酒时发出的咕嘟咕嘟的声音。它的造型已经跳出了一般梅瓶高挑匀亭的概念,显得粗矮敦实。普通梅瓶也是小口,倒酒发出的声音也是咕嘟咕嘟的,没有被叫做咕嘟瓶,倒是很高雅的被称之为梅瓶,就是因为器型美。咕嘟瓶不过是和普通梅瓶区别开来罢了。此瓶自上而下共有六层纹饰,肩部上下各一圈S型连续纹,中间为缠枝荷花纹。瓶直腹部上下刻仰覆莲瓣纹,中间刻五层连续金钱纹。纹饰的空白处点绘褐釉。这种满刻几何纹的器物在磁州窑产品中是极为少见的。金钱纹是世俗的题材,莲瓣纹、荷花纹是佛教的象徵。聚财致富,取之有道,心中有佛,善念常存,恐怕是制陶人寄赋的理念。

笔者就自藏的几件不同造型、不同装饰工艺的磁州窑梅瓶做了简单肤浅的介绍和赏评,没有深入的研究,请大家批评指正。

图·文/唐新民

本期编辑:黄振炳

本期执编:王  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