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是北方陶瓷的代表,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一带,因地属磁州而得名。在宋代达到鼎盛期,辽金元、明清仍有延续,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存世品也相对多一些。 ▼北宋磁州窑白地剔花梅瓶 纽约苏富比拍卖 ![]() ▼辽代磁州窑罐 ![]() ![]() ![]() ![]()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花鸟纹八角形枕 ![]() 磁州窑陶瓷工艺简练流畅、挥洒自如,其典型代表是白釉瓷、黑釉瓷和白地黑花釉下彩瓷这种表现手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底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一改过去以刀在瓷胎上刻划转而以娴熟的绘画技巧,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无论是花鸟鱼虫、山水人物,还是诗文书法都洗练潇洒,简洁明快,将古代制瓷工艺与传统绘画艺术高度结合,他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 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各地纷纷仿制,黄河南北均有此类风格制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 ![]() ▼金代磁州窑系红彩碗残片 中国茶叶博物馆 ![]() ![]() ![]() 磁州窑的特征: (一)瓷胎:磁州窑器物瓷胎胎质比较坚硬,胎壁一般也比较厚,胎的颜色为灰白色及黑灰色。 ▼北宋磁州窑白釉瓜棱式执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二)瓷釉:磁州窑器物的瓷釉大多数是白色釉,也有少量的黑色釉及个别的绿色釉器物,磁州窑的白色釉不是十分白,而是白色微闪黄色。这种白釉器物,在施釉之前先要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色的色衬釉,然后再施透明釉入窑烧制而成,此种方法既能使瓷器的釉面光润,又可增加瓷釉的白度,另外磁州窑器物黑色釉一般不是纯黑色,而是黑中闪褐色。 ![]() ▼宋代磁州窑白釉黑花龙凤罐 章丘博物馆藏 ![]() ![]() (三)纹饰:磁州窑在纹饰方法方面,创造了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刻划,剔花等多种装饰方法,这是对瓷器制造工艺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 ![]() (四)造型:磁州窑器物在制作上都不大规整,不够精细,器物一般都比较厚重,造型古朴,大多数为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器形有:盘、碗、罐、枕、瓶、盆、盒之类的用具。 ▼金代白瓷红绿彩“清”字碗 山西侯马市出土 ![]() ▼磁州窑虎形花卉纹枕 广东省博物馆 ![]() ![]() ![]() 磁州窑的制品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形象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尽管磁州窑器胎釉粗糙,格调朴拙犷野,使之不为当时上层社会所重视,但其反映出的民间浓郁的生活气息,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磁州窑器物之所以在民间广受欢迎,在于它题材的广泛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彩性、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和娴熟流畅的画刻技法,它主要反映出了三个艺术特点: ▼磁州窑白地点彩草叶纹行炉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 第一:磁州窑器物毕竟是民间陶瓷艺术,而且这种陶瓷艺术来源于生活,磁州窑工匠师们把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加以概括总结,画刻在瓷器上,使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感到了题材的贴切亲和。 ![]() 第二:磁州窑的白地黑花彩绘装饰是一种新型的陶瓷综合艺术,它把制瓷工艺和传统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于器物的主要部位画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等题材,画面线条流畅,题材生动亲切,色彩对比强烈,构成了磁州窑的独有格调,而且价格低廉,成为一般城乡群众推崇喜用之物。 ![]() ![]() ![]() ![]() ![]() 第三:磁州窑的装饰丰富多样,不拘一格,除常见的白地黑花,还有白釉酱花、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红绿彩、珍珠地划花、白釉绿彩、白釉褐斑、绿釉黑彩、白釉、酱釉、黑釉、低温绿釉及三彩釉陶等等十几个品种。如此繁复的装饰工艺,是其它窑系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它在宋代几大窑系中赫然自立,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松冈美术馆 磁州窑部分一组 ![]() ![]() ![]() ![]() ![]() ![]() 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 ▼宋代磁州窑梅瓶 ![]() ▼北宋白釉黑花胆瓶 河南禹州市白沙出土、开封市博物馆藏 ![]() ▼宋代黑剔花龙纹长颈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宋代黑剔花折枝牡丹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宋代黑剔花龙(摩羯)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宋代黑剔花折枝牡丹纹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北宋珍珠地「清净忍」梅瓶 高375cm、大英博物馆藏 ![]() ![]() ![]() ▼宋 ·代白地黑花胡人骑狮俑 南京市博物馆藏 ![]() ▼宋黑褐彩雁兔纹卧虎形陶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 ▼宋代“张家造”开光坐虎腰圆陶枕 南越王博物院藏 ![]() ▼宋代磁州窑枕 杭州博物馆藏 ![]() ▼宋代白地黑彩题诗八方枕 天津博物馆藏 ![]() ▼宋代瓷枕 德州市博物馆藏 ![]() ![]() ▼北宋白釉黑花枕 河南禹州市白沙出土、开封市博物馆藏 ![]() ▼宋代黑剔花缠枝牡丹纹腰圆形枕 上海博物馆藏 ![]() ▼宋代黑剔花折枝牡丹纹荷叶形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宋代黑剔花熊戏纹荷叶形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宋代黑剔花鸟纹荷叶形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到了元代,彭城地区的磁州窑又掀起了一个制瓷狂潮,除继承宋金时期传统品种外,又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型器物的生产也增多,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主要有云龙、云风、云雁和鱼藻纹等。 ▼元代黑白花瓷壶 德州市博物馆藏 ![]() ▼元代白地黑花祥云地开光高士仙鹤图罐 宁夏博物館藏 ![]() ![]() ![]() ▼白釉黑花大盘 德州市博物馆藏 ![]() ![]() ▼元代白地黑花盘 德州市博物馆藏 ![]() ![]() ▼元代白釉褐花盆 ![]() ▼元代白釉褐彩唐僧取经图枕 ![]() ![]() ▼元代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图枕 河北博物院 ![]() ▼元代白地黑花龙纹四系扁壶 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遗址出土、首都博物馆藏 ![]() ▼元代黑釉剔花瓶 馆藏甘肃博物馆 ![]() ![]() 明代彭城磁州窑仍保持着相当大的产量,并在彭城设置了官窑,在磁州南关设立了存放官家酒坛的仓库——“官坛厂”,以备顺滏阳河舟运入京。 ▼明代磁州窑 ![]() ![]() ![]() ![]() ![]() ![]() ![]() ![]() ![]() 清朝初期,彭城磁州窑又进入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增多,产量增大,日用瓷覆盖民间市场。《磁州志》记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民间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清末磁州窑生产下降,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 ▼清代磁州窑 ![]() ![]() 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有两点: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绘,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诗词、谚语、警句和文学作品作为纹饰,这是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目前,磁州窑艺术品在日本和欧美博物馆都被重点收藏和陈列。 ▼日本馆藏中国宋金磁州窑一组 ![]() ![]() ![]() ![]() ![]() ![]() ![]() ![]() ![]() ![]()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