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大的季孙氏,在鲁国执政上百年!

 品读二十四史 2023-07-03 发布于浙江

长篇连载《秦汉三国五百年》

周敬王重新返回王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15年的秋天,在晋国的主持之下,诸侯们纷纷派出代表,在扈地聚会。这次聚会主要商量两件事情,第一件,为了防备王子朝的同党发难,派兵护卫周天子;另一件,就是商量一下,该怎么送鲁昭公回国。

故事讲到这里,有点突兀了。周天子的事情,刚刚发生,大家印象还都很深刻,可这个鲁昭公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送他回国?他既然已经不在本国之内,又是怎么跑出来的哪?大家不要着急,我这里详细解释一下。

要讲现在的鲁国,我们还是要先回顾一下鲁国的历史。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开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把四弟姬旦,也就是周公,封到了东方的鲁国。但是,因为天下刚刚打下来,有好多事情需要处理,周武王忙不过来,周公就留在了哥哥身边,帮他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让儿子伯禽去治理鲁国。从这个角度来说,周公是鲁国名义上的开国之君,伯禽则是鲁国实际上的第一任国君。

伯禽去世以后,他的子孙一代代的往下传,依次的治理着鲁国,就传到了鲁惠公的手中。

鲁惠公春秋历史上是执政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一共在位四十六年。鲁惠公去世的时候,法定继承人是年幼的嫡子,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可那个时候鲁桓公年纪非常小,根本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就由他的哥哥,也就是鲁惠公的庶子代理国君位置,这就是鲁隐公。《左传》这部书,就是从鲁隐公执政开始讲起的。

鲁隐公执政十一年之后,鲁桓公长大了,大夫羽父想讨好隐公,希望为隐公杀掉桓公,彻底转正做国君。可此时的鲁隐公已经心生退意,人家打算退休养老去。羽父现在里外不是人了,要说这坏人也总把别人往坏处想,为了避免自己遭受报复,他先是请求桓公杀掉隐公,而后又亲自派杀掉了鲁隐公。

鲁桓公就这样继位了

关于鲁桓公的故事,我们在前面讲齐国的时候讲过一些。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文姜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鲁庄公。可让鲁桓公万万没想到的是,齐襄公同文姜早年间就有私情,有一次鲁桓公带着文姜去齐国,齐襄公同齐姜旧情复燃了。

鲁桓公知道以后,是火冒三丈,把文姜给臭骂了一顿,然后就闹着要回鲁国。文姜害怕了,这还是在齐国,要是回到了鲁国,还不知道会有什么等着自己,她一害怕就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那是有名的混蛋啊,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然后请鲁桓公喝酒,鲁桓公本来心情就不好,又不敢得罪齐襄公,很快就一杯接一杯,喝的个酩酊大醉。齐襄公派了个叫彭生的大力士,把鲁桓公抱上了车,等车回到宾馆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鲁桓公已经死了。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鲁国人不干了,再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多少也知道了国君被害的原因,就采用外交手段,让齐国给一个说法。齐襄公一推六二五,把彭生杀了去顶罪。鲁国也是实在惹不起齐国,只好接受了这么窝囊的结果。

鲁桓公死后,嫡子继位,就是鲁庄公。除了继位的鲁庄公以外,鲁桓公还有另外三个比较有能力的儿子,他们分别是庶子庆父、叔牙和嫡子季友。这三个人的后代,分别被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这三个家族在鲁国发展的非常好,到了后来,成为鲁国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因为三人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所以这三个家族被称为“三桓”。

这三个家族,因为拥有共同的利益,就组成了同盟,三家的掌舵人,也都是鲁国的卿,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家的势力渐渐超过了鲁国国君。

三家虽然是同盟,可也要分一个主次,其中最强大的,还是季友这一支,也就是季孙氏。

季友的孙子季文子,在鲁国执政三十多年,季文子死后,他的儿子季武子继续执政,也执政了三十多年。公元前541年,在季武子的力主之下,鲁昭公登上的了国君的宝座,可不管谁当国君,在鲁国还是季孙氏当家的。

季武子去世之前,儿子季悼子已经不在了,所以季武子去世以后,季悼子的儿子,也就是季武子的孙子季平子,从公元前535年开始执政。

季平子这个人,非常有能力,也十分跋扈,在鲁国结下了不少的仇怨,这也让鲁昭公看到了摆脱傀儡身份的希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