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懂的《信条》,是皇帝的新装吗?

 M1967 2023-07-03 发布于江苏

9月4日,克里斯托弗诺兰带着他阔别三年的全新大作来势汹汹。

作为疫情下的第一部大片,自然是万众期待。得益于国家对疫情的有力控制,我国观众也成为世界上第一批看到该片的人。

但上映首周末,该片的观众口碑却不尽如人意。首先豆瓣开局就只有8.4分,现在已经降到7.9。要知道《星际穿越》的开局是9.4分,现在也保持在9.3的高分。多数路人观众表示"没看懂,也没有情感共鸣",部分影迷朋友则认为"诺兰这次玩脱了,只顾着概念",而"十亿"诺粉则仍然高喊"诺兰牛逼"。这次评论的两极分化比以往来得更猛。

纵观诺兰知名度比较高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上映三天降到7.9分实属成绩不佳。

片名

豆瓣评分

上映年份

敦刻尔克

8.4

2017

星际穿越

9.3

2014

黑暗骑士崛起

8.8

2012

盗梦空间

9.3

2010

黑暗骑士

9.2

2008

致命魔术

8.9

2006

侠影之谜

8.5

2005

记忆碎片

8.6

2000

那么,《信条》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接下来在对比诺兰前作的基础上,由db来给大家做一些浅薄分析。

· 概念 ·


诺兰的很多电影都有一个比较超前新颖的概念,这也成了他作为导演的一个标志或者是一种风格。

《盗梦空间》里通过进入一个人的梦境去窃取机密,或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梦境去植入想法,在这样一个基本概念里,继续深挖引入潜意识边缘,以及存放大脑内机密的保险箱。除了梦境本身,还提出了坠落或者落水能够从梦中醒来的理念,用于区分梦境和现实的图腾也运用得十分巧妙。

整个"盗梦"的概念非常完整,而且电影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述和解释这个概念,导演既不想观众发现漏洞也不想观众看不懂。

比如光是培养一个筑梦师,就讲了从入门到培训到精通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适时地加入类似于"不能根据记忆造梦"等细节来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因此在观看《盗梦空间》的时候,观众能够有效接收到导演传达的信息,并且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中能够相信这一切,不会说看的时候一脸懵逼,直白地讲就是"入戏"。

再来说《星际穿越》。相比于盗梦,星际穿越的故事离我们更远,对于宇宙、黑洞、相对论、高维度等概念,我们听过但并不熟悉,更不用说是"用重力传递信息"这样一个服务于电影内容的全新概念,完全是一头雾水。所以导演仍然耐心去给观众解释,并且用极具观赏性的画面去给观众具像化这些概念,让观众惊叹于电影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能明白电影在干什么。

但到了《信条》这里,导演不解释了,仅仅是在电影中间非常简单地介绍了"逆熵"的概念,完了还借科学家姐姐的口劝观众"不要试着理解它,去感受它",之后就真的不再试着去帮助观众理解!

并且,电影的信息实在是太过密集,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一个关键的信息。在信息足够密集的情况下,电影后半程的节奏也是相当快,第一次跟反派在仓库中对峙,完整展示"逆世界"的概念,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来不及反应,马上又切到室外追车戏,如果你还在继续思考前面的对峙,那追车戏你也看不懂了,于是这种情况就一直持续到电影结尾。你就真正地看了个寂寞,只能感受一下。

看第一遍时,db因为去了趟洗手间错过了最后大战之前的战术讲解,后面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二刷时,一起的朋友虽然一直盯着屏幕,但也没能搞懂逆行到过去的人怎么又能与其他人同向行动。进场前没去洗手间,观影途中喝了一瓶怡宝还能两个半小时不去尿尿,此处夸一下)

此外关于电影的概念带来的显而易见的漏洞,诺兰也不规避,直接借主角之口甩给观众"悖论"二字。好了,人家都承认这就是个悖论,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因此,整部电影如果最基本的概念导演都懒得给我们解释,我们无法理解自然会觉得电影离我们很远。

除了解释概念努力让观众明白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拉近观众,让观众入戏,那就是情感共鸣。

· 情感 ·


《盗梦空间》里男主能够欺骗全队接下危险任务,靠的是一个信念,那是他对于回家、对于见孩子的渴望。电影里反复出现"男主离家那天,孩子的背影"来不断加深男主的遗憾感,也不断加深观众心中的烙印。

那个不断出现在梦境中,三番五次干扰男主执行任务的女人虽然看似一个反派角色,但观众对她恨不起来。她是男主最爱的女人,她的出现是因为男主自己的执念。

《星际穿越》中,父女情基本上贯穿了整个故事。男主登上飞船去往遥远的星系,是为了拯救人类,但更是为了拯救女儿。由于时间畸变,在某些星球上,一小时相当于地球的数年,男主想尽一切办法来缩短时间,就是希望在地球上的女儿能够少等自己一些时间。当他回到飞船,看着屏幕中自己离家时还年幼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责怪自己杳无音讯的时候,他痛哭流涕,观众的心也也跟着碎了。

但在《信条》,你很难找到一个点可以打动你,让你情感上产生共鸣。

《信条》里面有两条感情线,男女主之间那不知道是什么的感情,男一男二之间的革命友谊。第一条基本就是蜻蜓点水式描述,所以我用了"不知道是什么"。

第二条本来可以作为牵动全片的暗线深挖,但是导演只在电影结尾才点了一点,男二的背景和最后的结局需要观众推理才能看出来,在这之前他们俩不过是莫得感情的任务机器。虽然最后"我在这段友谊的起点,你在这段友谊的终点"配合男二潇洒释然的笑容,是有一点感人的效果,但你不能期望整部戏心情一条直线的观众在这个时候来热泪盈眶一次。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一部电影里面有感情线,有人文关怀呢?因为人啊,他是有感情的生物啊,如果只是浮于表面一个劲去阐述我有多么多么高级,而没有实际落点,那么对于观众来说,这不过是假大空

不得不说,从这两点来看,《信条》无疑是失败的,也许导演认为我的点就是阐述一个超前的概念,但作为商业片,你永远不能脱离观众的实际需求,否则,去拍某些曲高和寡的文艺片好了。

此外,看完《信条》,一位朋友说,诺兰的很多电影,它们的内核实际都是老套和肤浅的,他总是用一些看起来很高级的概念去包装这些苍白的内核,不外乎就是拯救宇宙拯救人类,用爱发电。

细想一下,其实真的是这样的,这像不像是皇帝的新装,大家假装只看到华丽的外套而不是裸露的内核,不忍去破坏诺兰的神话。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影迷圈,诺兰有口皆碑,奥斯卡也提名过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但却从未真正获得奥斯卡的青睐,这是否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这个时候,又能引出另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好电影?是剧本至上,还是技术或概念的突破更为重要,或者一个导演体现在细节上的用心能够让我们放宽其他的标准。也许以后,我们会来讨论这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