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价下跌过程为何难阻止?

 文和先生的投资 2023-07-03 发布于北京

在A股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朋友,会知道,A股市场上的股票,跌起来会跌到妈都不认识了。十八层地狱下面,还有二十层地狱。信了价值投资的股民,或者按照价值投资的信仰进行操作的朋友,在下跌过程中不断买入,越跌越买。A股是很愿意满足别人的愿望的,求套得套,终于深套。然后再按照价值投资理论进行长期持有,果然成了A股的接盘侠,把底裤都献给了热爱的炒股事业。

A股的股票经常会跌得很离谱,下跌过程完全不考虑基本面情况。即使基本面没有变差,提前一两年就开始下跌;即使基本面已经好转,股价也在低位徘徊几年。比如中国中免,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股价下跌。2022年股价继续震荡下跌,距离最高点只有一半。2023年接着腰斩,不知道2024年是不是还要上演类似跳水戏码,朋友们可以拭目以待。虽然股价跌得很厉害,但实际上中国中免的基本面变化并不大。公司占免税市场规模很大,市占率第一,遥遥领先。过去股票市场认为的护城河——特许牌照虽然会增加,但仍然很少,影响不大。2021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是大幅增长的,2022年虽然下跌,但2023年立即开始反弹。总体上基本面情况保持稳定。

从逻辑上讲,基本面的情况一定会影响到股价。基本面好的股票,股价一定是上涨趋势;基本面差的股票,股价一定是下跌趋势。特别是下跌过程,股价想要被基本面托底,需要官方的动作。根据历史实际情况,基本面的情况要想反映到交易面,继而影响股价,是遵循以下路径。

1、官方喊话。通常情况,上市公司遇到股价下跌,会发声明。官方的文字就是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不受任何影响。这种声明太多了,以至于没有什么作用。于是,上市公司会通过股东会等亲自讲解自己的业务,向市场释放利好。比如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就经常直播,也在各个场合给自己的公司站台。其实这一点,监管运用得更多。比如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如果出现大跌和大涨,人民银行就会出来喊话。监管的领导人,也会利用各种场合释放一些动态。

市场有时候是很鸡贼的,不见兔子不撒鹰,喊话有时候就不管用了。这个时候,官方就要亲自下场操作了。

2、加大分红。这可是真金白银,通过分红可以直接计算出股息率,而股息率可以直接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进行对标。如果股息率超过债券到期收益,市场就会认识到买股票是比买债券更优的选择。目前有不少股票出现这种情况,股息率超过五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股票,其中不乏基本面很稳健的,适合建仓。

3、大力回购。这就是上市公司直接在二级市场上炒股了,而且是买的自家股票。回购是推动股价上涨最终极的力量,如果上市公司源源不断地赚钱,而自身股价又很便宜,那就用现金砸。不停地回购,不停地收集筹码,直到市场认输。逻辑上,上市公司可以买到所有的流通股,最终导致股票私有化退市。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也意味着,上市公司是个宝贝,不再对外展示了。

为什么A股的股票跌起来根本不管基本面呢?从上面的路径可以看出原因如下:

1、回购和分红很少,少得可怜。2000亿的市值,回购5亿,对市场没有任何影响。分红更是很难指望,连浓眉大眼的格力电器都可以随时翻脸不认人,更不用说其他上市公司了。当然,主要原因一是A股上市公司赚钱的能力很弱,赚得都是机器而不是真金白银,没有钱可以分;另一方面是A股没有股东价值第一的文化,没人在乎股东的利益。

2、官方不愿意喊话。除非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一般很少会有人会为了其他人的利益发声。官方也一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股价下跌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官方又没炒股,管理层的工资也不会因为股价下跌变少,所以没有任何动力。当然,这种情况也在改变。

比如央国企考核将市值管理作为指标之一,就在引导管理层重视公司股价;比如强制分红制度,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会加大分红,从而为股价托底;比如社会名人如胡锡进等加入炒股大军,可以加大舆论导向,让官方更加重视股民利益。

但上面的这些措施只是辅助,真正的力量还是来自上市公司自己。只有具有赚钱能力,且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的上市公司,才会避免股价跌跌不休的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