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雨后,访步凤的前途荷塘

 品茗客人 2023-07-03 发布于江苏

  昨天,梅姑娘又发了次小脾气。上午,暴雨来袭,下午,倒也雨过天晴了。

  赶紧去探访一处荷塘。

  前途荷塘,位于城南步凤镇。

  去年,就听朋友介绍了这个荷塘,还在导航的指引下,驱车探访过一回。

  未果。无功而返。

  昨天,再次设置了导航。有了个更明确的位置——步凤镇前途村三组。

  很顺利,转入一条村路之后不久,就看到了路边的荷塘。

  停车也很顺利,荷塘边有一块不小的场地供停车。

  这是一处私家荷塘。

  一大片的荷塘镶嵌在一片农田中间。

  荷塘主人的院子就在旁边。

  院子内外,还有许多珍贵的品种。盆栽的,标有品名的。

  院子里面,我们没好意进入。仅那荷塘里的花就足够我们欣赏的了。

  刚刚下过雨,赏荷的时候还时有小雨洒落。

  赏雨荷,赏夏日的雨荷,是很有意思的。

  这荷塘,与城市公园里的荷塘大不同。这是一片能让人感受泥土气息的荷塘。

  塘边是泥路。是与田间的泥路同样的路。

  几道田埂小道,将荷塘分隔成几个区域。

  远离市区,远离喧闹,访荷客也不多。

  倒是很清静的。

  两个退休了的中学语文老师来赏荷花,自然会聊聊荷文化。

  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

  荷花的别名之多,在百花中实为罕见。莲花、芙蕖(《尔雅》)、扶渠(《诗传》)、水芝(《本草经》)、芙蓉(《离骚》)、朱华(曹植诗)、水华(《本草纲目》)、水芸、水旦、水芙蓉(《群芳谱》)、泽芝(《古今注》)、玉环(《三余贴》)、草芙蓉(《采芳随笔》)、六月春(《类腑加览》)等等。

  有这么多的别名,是与中国荷花栽培的历史悠久、范围极广有关的。

  我国第一部辞典《尔雅》,还对荷花的各部器官分别定有专名。

  茎叫“茄”、叶子叫“蕸(xiá)”,根(即地下茎)叫“藕”,芽叫“蔤(mì)”、花蕾叫“菡萏(hàn dàn)”、果实叫“莲”、莲子叫“的”,莲心叫“薏()”,是苦的。

  在前途荷塘,是看不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倒是能赏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

  荷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都飘逸着莲荷的清香。

  最早在文学作品中歌咏荷花的,可推《诗·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彼泽之陂,有蒲与莲。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蒲,水草,菖蒲。

  《诗·郑风·山有扶苏》也有“隰有荷花”的诗句。隰(),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地方。“华”,即“花”。

  读大学期间,我特别喜欢《楚辞》。

  屈原是第一个将荷花写入诗歌的诗人。

  他在《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对荷花的喜爱到了要用来制作衣裳的程度。他还希望与荷为邻,住在荷下。《九歌》中有这样诗句:“搴芙蓉兮木末”,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芷茸兮荷屋”。

  从屈原之后,历代诗人都有咏荷的诗作,妙句层出。

  雨后的荷塘,能品味到荷叶的清香,荷花的馨香。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为传。”这是诗仙李白《古风·其二十六》中的感叹。他自号“青莲居士”呢。

  如果诗仙到这个荷塘来,酒是有的。这个镇子出产的大麦酒是有名气的。此地腌制的咸猪头也是特产。

  这里更有荷花香呢。

  细赏这还带着雨点的花瓣,是另一种娇羞。

  前途荷塘还有一大优势,能让人亲近荷叶、荷花。

  昨天下午,我便是用微距105mm的定焦镜头拍了许多的照片。

  这是用80-200mm的变焦拍的。不及微距更清晰。

  荷塘上,还时有白鹭飞翔。我没能拍到。

  这里的荷是主人精心培育的良种。

  这荷塘,倒也不是深水塘。塘中无法划船,更不能“误入藕花深处”的。

  也看不到“鱼戏莲叶中”的风景的。

夜泛西湖

宋·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这一处荷塘,如果有一天晚上来,欣赏“荷花夜开风露香”之美,定然别有意味。

  而且,如果一个月光淡淡的晚上来赏荷,会看到与朱自清在北方的那个荷塘见到的花吧。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昨天,在塘边,想到这些,还真的是格外羡慕那荷塘的主人能有那么丰富的精神世界了呢。

  回到车旁准备离开的时候,遇到了荷塘的主人。听他介绍了他们培育荷花的事,还有这片荷塘的概况。

  过几天,天晴好了。还想在上午再去探访阳光下的荷花。

相关文章:

访西埂莲乡,赏一池荷花

赏荷归来闲说“莲”

品茗图文|新芽与残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