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分钟学会读懂脉象

 风声之家 2023-07-04 发布于江苏

今天来聊聊关于脉诊的内容。

读懂脉象是了解人体的关键。对于日常养生保健来说,了解到把脉的基本方法后,多关注自己的脉,然后根据脉象,安排饮食寒热,再来养生。更深入一点,可以学学如何辨证开方。

把脉辨脉其实很简单。类似于生活中浇水的时候,摸摸水管,通过按压感受到的回弹力,就能判断水管里的水有多少,也就是能量的多少。水管回弹的力度大,证明流速高,能量强。通过“感”获得“知”,脉象也是如此。

先来讲讲如何把脉。

把脉只需要两步:

第一步:先找到寸、关、尺这三部脉。

左手手心面对自己,顺着大拇指手腕横纹往下走,找到左侧面高骨。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并排,中指按压在高骨内侧的皮肤上,找到跳动区域,右手三根手指顺势搭的就是寸、关、尺三部脉。

找到黄色高骨,顺势找到三个部位:上、中、下 分别对应 寸、关、尺。如下图所示。

(PS:如果没有摸到任何跳动不用担心,恭喜你,大概率拥有反关脉,相学上认为是大富大贵的命运啊!具体反关脉的位置在高骨后面,可以问问度娘更清楚。)

第二步:感受脉的力度。

先轻按感受一下,再重按到骨感受一下,然后慢慢往上提,感受力度强弱。如果人体轴心不稳定,就会时快时慢,时有时无。三部脉不均匀也很常见。

把脉需要多感受。可以多感受不同身体状态的脉,或者不同人的脉。和穴位一样,脉也是每个人量身定制的,块头大骨架大的脉宽,小体格的脉窄,小孩格外的窄,摸脉可以单指取。

感受多了,就知道脉的强弱。就像看过一百个人,自然就知道谁高谁矮,谁好谁坏一样。道理都是一样的,有对比就有发现,见得多了,心里那秆称就越来越中正准确。

接着讲如何辨脉。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

右手:寸—肺、关—脾胃、尺—命门

六部脉就是人体全息的体现。其实,六部脉对应的是上、中、下三焦,例如有人尺脉弱关脉强,很可能代表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中焦,而下焦缺能量……以此类推。

举个例子,中焦关脉强,可能是饭后会出现的脉,因为气血能量在消化;也可能是中焦有淤堵造成。左手关脉强,可能代表淤血过重,肝里有堵;右手关脉强,可能是胃里有积滞。

所以这里需要注意,医生把脉都会让病人先坐下来缓一缓,饭后、运动后、酒后都不会紧接着取脉。道理很简单,就是生活常识。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脉象多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好的脉象是三部脉平均,柔和,从容,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中庸之道。重按轻按一样的充实有力,慢慢抬起手指的时候,手指感受的力道也是跟随的感觉,有神而且灵动。

重病在转好的时候,脉会比各种诊断更先反馈。如果脉从洪大,弦硬,亢燥,转归从容,柔和,就是变好的迹象。

好的脉象呈现出的是均衡,人体能量没有集中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悠闲而自得。

见微知著,人体处处是全息。从舌、从手、从脚底、甚至通过声音,都能了解人体状态的全面信息。其实这是能量在维度中的正常体现,毕竟西方科学也证实了每一个细胞都能找到复制整个人体信息的DNA。现在看看,中医是不是远远的走在前列,特别科学呢?

学习中医需要多多实践,婴儿是通过口腔,通过触摸,通过观察,学会感知这个世界的。我们也可以不断地、真实地,去全方位观察和感知中医,学会看懂人体这本特殊的使用说明书。

推荐学习

一、中医基础入门

二、9大体质调理方案

三、100味中药通俗解读

四、100首经典常用方

五、365种常见病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