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天堂到炼狱,你的人生,其实你做不了主

 思想者札记 2023-07-04 发布于北京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3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七月是大学生毕业离校季,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都想一展身手。可是,踏入社会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学校生活才是最美的,社会这本书太难读,等读懂时,已是伤痕累累。正如“年少不知读书好,知好已然阅人生”,看似可以做主的人生,其实自己做不了主。

你大概率会平庸,但不要躺平,因为躺平也需要资本

刚进入社会,年轻人都抱有一腔热血。总觉得自己是人才,其实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假若不能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你就是平庸者。也许曾经的你很优秀,进入社会后,你的群体变了,在新的群体,你很可能就是平庸者。而且你加入的群体越庞大,你平庸的概率也越大。

就拿高考来说吧,你有幸考上了大学,说明你很优秀。但大学里群体变了,每个人都在飞快地成长,很可能曾经优秀的学生,或许不再优秀。进入社会后,差别更大,同样大学毕业,假如你来自农村,和城市孩子相比,也许别人一接触就懂的人情世故,你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学会。而且如果你想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成本也比他们高得多。在这里,同样的平台却有不一样的赛道,别人的起点,很可能就是你的终点。你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与城市的他们同时完成比赛。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努力了半天,还不如他们坐等的人,你也会坐等,甚至你还会慢慢躺平。殊不知,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现在又要输在半途中。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努力,因为他们有资本,甚至他们在家庭里的言传身教,都比你栽多少跟头的教训管用得多,你还有资本躺平吗?

你努力了,不一定能脱颖而出。但你不努力,一定会掉队甚至被淘汰。因为你努力奔跑的速度,才刚刚赶上别人边走边欣赏风景的节奏。你要明白,尽管平庸,但你所在的平台需要你不停地奔跑,你在平台的价值,也是因为你比别人努力。而且,你所在平台越大,你平庸的概率也更大,你越是平庸,越要更加努力。


做事情关键在于格局,比的是耐力

古人说“水利万物而不争”,正是因为水的不争,才有百川归海。不争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放大自己的格局,是只努力不问前程的坦然。很多成功人士,一开始都是默默耕耘在自己的领域,他们懂得潜龙勿用的道理,羽翼未丰时从不和人竞争,深耕久了,他们会一飞冲天,这时候别人想要超过他,花费的成本要比跟他合作大得多。

现实中,很多人跻身热门领域,追求高大上,他们忘记了老子说的“众往之地莫争”那句话。别人觉得好,他便趋之若鹜,那些冷门或者无人问津的,往往没人屈身事就。其实别人认为好的或对的,不一定适合你。比如很多曾经的高材生,最终沦为庸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有的捷径都是脚踏实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快的,社会比的是耐力,而不是冲刺速度。就像马拉松比赛,冠军往往不是最开始跑得最快的,而是保持速度,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有耐力的人,不怕失败,假若失败了,他还会重来;有耐力的人,会坚持扛过开始的辛苦,他会不停地尝试,尝试不是放弃,而是坚持到不能坚持的重新选择。


富贵莫要险中求,因为失败者十之八九

成功是反常识的,但成功的道理也很简单。我们抛开那些靠耍阴谋诡计和不道德的手段获得的成功,因为这些成功来得快,可能失去的也快。富贵固然可以险中求,但一步一个脚印更稳妥。

成功都是厚积薄发、久久为功的回报,侥幸和冒险的结果只能是心酸和追悔。

真正的成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得到的。有些人一进入社会,就笃信“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认为应该放手一搏,如果家境好,或许还能承受失败的损失,而对于家境不好的,家里辛苦供你上学,本来已经窘迫不堪,你再赌上最后的家底,不仅会害了自己,也连累父母。有些大学毕业生,抱着一腔热血进入社会,每天面对枯燥的工作,总想弄出些花样来,一有时机就想大展身手,往往因为莽撞,酿成错误,给心里带来极大打击,一蹶不振。

人生没有太多的精彩,平平淡淡才是真。做事业也是这样,遵循成功法则,简单的工作重复做,重复的工作用心做。你千百次的重复,你一丝不苟的努力,才最终换来别人眼里的“成功来得如此突然”。

做企业的人都懂得,越是优秀的企业,管理不需要太折腾。人生也是,你如果不熟悉,不了解,就不要相信“富贵险中求”。

学无止境,既要读有字书,也有读无字书

高考只是人生赛道的最初选拔赛,以后你还会遇到更多的比赛,进入更多的赛道。不要以为读完大学就万事大吉,也不要以为工作了,就不需要学习了。优秀的人,都是学习的结果,而且,在大学时,他们已经逐露头角。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觉得就业难,因为他们上大学时,根本没有目标,一旦进入社会,更是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根本不会选择。我曾经认识一个90后,他上大学开始,就只做两件事:一是学习,二是社会实践。他第一目的是考研,结果大学期间表现优秀,入了党,还被推荐上了研究生,毕业时又考上了选调生,最初在乡镇工作,根据政策,研究生毕业的选调生,在乡镇工作两年后享受正科级待遇,后来全市选拔干部,他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县处级干部,当时他还不到30岁。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目标,目标是在学习中找到的。如果你没有目标,那是你学习不够,缺乏支撑目标的知识;目标没有实现,也不仅是你能力问题,很可能是你放弃的太早。古人读书读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就是一个目标信念。他们笃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人这一生,读的更多的不是有字的书,而是无字的书。如果你是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社会中,坚持一生学习,才是真正的学无止境。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普里戈任的事还没了,后戏还会陆续上演
娱乐至死:这个世界上有比游戏更重要的事
他也是“圣人”,弟子更厉害,为何没有孔子名声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