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两汉易学

 新用户38922816 2023-07-04 发布于海南

主敬以立其本

两汉时期的易学,后人称之为——汉易。

两汉时期,解《易》已成为专门的学问,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有一大批的学者以治易为己任,使汉易在易学史上光芒万丈。

 1.

史书记载,汉代易学,皆本于齐人田何。

图片
©汉·司马迁《史记》

汉兴,田何传《易》于周王孙、丁宽、服生、杨何;丁宽传《易》于田王孙,田王孙授《易》施仇、孟喜、梁丘贺,于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喜授《易》焦延寿,焦影响京房,于是「易有京氏之学」。

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于学官。

以上是西汉官方易学传授、发展的情况。

此外,民间也有一个易学传授、发展的系统,《汉书》记载「有费(费直)(高相)二家之说」,江湖上一般称费氏易。

图片
©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

以孟京为代表的官方易学属于今文经学系统。大体上看,他们以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经传文,以卦气说解释《周易》原理,利用《周易》讲阴阳灾变。此派易学,宋人称之象数之学。

以费直为代表的民间易学属于古文经学系统。他们反对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变等神秘主义解释《周易》,主张用《易传》文意来解经(《汉书》:「徒以象、彖、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注重义理。

此外,两汉时期还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将易学同黄老之学结合起来讲阴阳变易学说。这种解易风气,到西汉后期被严君平给继承下来了。他著有《道德经指归》,引《周易》经传文意解释《道德经》。

这三种解易倾向,孟京易学的影响最大。

易学史上,孟京易学就成了汉易的代表。

西汉末年,社会危机加深了,谶纬流行。

纬书对儒家经典做了种种神秘主义解释。

图片
©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

《易纬》对《周易》 经传文所做的解释是汉易的一个重要派别。此派发展了孟京易学,将卦气说和象数学进一步神学化了。

至东汉,郑玄、荀爽皆为费氏之学。自此,费氏大兴,孟京遂衰。不过,传费氏易者,也都受到孟京以及《易纬》的影响。比如,郑玄精通今文经学,以注纬书而闻名;荀爽不大讲阴阳灾变,但主卦气说。

继承费氏易学传统,排斥孟京易学影响的是王肃(曹魏时期)。王肃,注重义理,略于象数,成为义理派王弼易学的先导。

与王肃同时的虞翻对象数之学有所发展。

另外,道家黄老之学解易传统也未中断。

东汉末年,魏伯阳著《参同契》,书中将易理、卦气说同炼丹术结合起来了,进而提出月体纳甲说,成为道教易学的先驱。

图片
©汉·魏伯阳《参同契》

《参同契》解易,准确说也属象数学派。

 2.

汉易的主要特征是以卦气说来解释易理。

所谓卦气,即以八卦或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以此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孟喜是卦气说的倡导者。

孟喜以坎、震、离、兑四正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一卦六爻,每爻主一个节气,比如坎卦初六主冬至、九二主小寒、六三主大寒、六四主立春、九五主雨水、上六主惊蛰),其余六十卦每卦主管六日七分、配以七十二候;其中,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卦代表十二月,表示一年之中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此十二卦,即所谓的十二消息卦。

图片
©宋·欧阳修《新唐书》

此后,京房进一步发展了孟喜的卦气说。与孟喜不同,京房将坎、震、离、兑四正卦也纳入一年的日数之中,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来配一年的日数;于四正卦之外,京房增加巽、艮两卦(六子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乾、坤(乾、坤为父母卦,是二十四气的根本)不纳入卦气;按照八宫(又称「八纯」)顺序排列六十四卦,以表示卦爻象的变化及阴阳消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京房还以五行配八宫卦(乾配金,坤配土,震配木,巽配木,坎配水,离配火,艮配土,兑配金)及卦中各爻。

图片
©清·惠栋《易汉学》

以五行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这在汉代以前是没有过的。可以说,这始于京房,是京房易学的一大创新哦!

另外,京房还创造了许多新的占算体例(比如世应说、飞伏说、纳甲说)阐述自己的易学体系,因此一度被视为「异党」。

西汉末年的《易纬》进一步发展卦气说(提出「九宫说」),以阴阳之数说明八卦所主一年四季节气变化具有数的规定性。

这样,为孟京的卦气说提供了哲学根据。

卦气说对汉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卦气说也成了古代历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3.

说到这儿,有必要提一个人——焦延寿。

江湖传闻,焦延寿是孟喜的学生、京房的老师,著有《焦氏易林》,擅长占术(《汉书》:「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对此,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有学者(顾炎武)考证,现在流传下来的《焦氏易林》,既非焦延寿所作,也非西汉之书。

图片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

大体上看,《焦氏易林》是东汉时期的著述,托名罢了。至于《焦氏易林》的特点,有学者(郑万耕)做了总结,有两个:

一是,里头的许多辞句引用了《尚书》《诗经》《左传》《国语》《史记》乃至《汉书》中的故事,开启了引史证易之先河;

二是,体现了汉易象数之学解易的学风。

 4.

郑玄,生于东汉末年,继承了费氏易学的传统,也吸收了京房和《易纬》的思想和观点,为东汉象数之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郑玄易学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文。

所谓爻辰,就是按六十四卦的顺序,每对立两卦的十二爻配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代表十二个月(即一年),三十二对卦则代表三十二年,从乾坤到既未,往复循环。

图片
©清·惠栋易汉学

爻辰出于《易纬》,属卦气说中的一种。

郑玄易学另一特点是以五行解释象和数。

郑玄此说,后来被称为——五行生成说。

 5.

荀爽,以及虞翻,以提倡卦变说而闻名。

所谓卦变,是说一卦之中的爻象互易成为另一卦象,以此解说卦爻辞的意义。比如荀爽提出乾升坤降说,认为乾坤两卦乃基本卦,两卦爻位互易(乾卦九二居于坤卦六五爻位,坤卦六五居于乾卦九二爻位)便形成坎离两卦,为上经之终;坎离两卦相配合则成为既济和未济,为下经之终。

图片
©清·惠栋易汉学

荀爽就是以此体例解说经传文及其易理。

虞翻特别推崇荀爽的易学,也有所发挥。

以卦变说取代阴阳灾变说,是一个进步。

 6.

曹魏时期的王肃是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

王肃,注重义理,以文字简明为其特色。这种简易朴实的风格,既是对古文经学学风的继承,又是对烦琐经学学风的反抗。

另外,王肃注易,无一字涉及阴阳灾变。

 7.

两汉解易著作大多数已失传,其辑佚见于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奭《汉学堂丛书》。

惠栋《易汉学》有探讨汉易,可供参考。

穷理以进其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