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注体例 】
一、卦气。此说出于易纬稽览图,汉世诸儒大多采用。稽览图开头就说:「甲子卦气起中孚。」书中所论卦气甚为详细。四库全书提要以为此「即孟喜京房之学所自出,汉世大儒言易者,悉本于此。」清儒惠氏栋着易汉学,将孟氏卦气说列为圆图,加以解释。综其要义,是以坎离震兑四方之卦为四正卦、坎北、离南、震东、兑西,分主春夏秋冬四时,并以四正卦各爻配合一年二十四节气。其余六十卦分十二月,每月五卦,每卦主值六日七分,合为「周天之数。」也就是一年的日数。如是周而复始。六十卦中又以十二消息卦为辟卦,其余四十八卦为杂卦。辟卦为君,杂卦为臣。杂卦又分为公、卿、大夫、诸侯四等。如此分主一年四时节气日数,旨在占验风雨寒温,以为征应。 二、消息。此即十二辟卦,说明阴阳消息之理。惠氏易汉学说:「辟卦十二,谓之消息卦,乾盈为息,坤虚为消,其实乾坤十二画也。」又引系辞上传:「变通配四时。」虞仲翔曰:「变通配时,谓十二月消息也。」乾坤二卦变通消息,如:姤 三、爻辰。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配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名为爻辰。易纬乾凿度说:「乾阳也,坤阴也,并治而交错行。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其岁,岁终,次从于屯蒙。」惠氏易汉学依郑康成所说,列有十二月爻辰圆图,乾卦六爻,自初九至上九,配子寅辰午申戌,坤卦六爻,自初六至上六,配未酉亥丑卯巳。十二爻既与十二辰配合,又合于十二律,惠氏又有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郑康成说易,多用爻辰,其书久佚。 四、纳甲。以八卦纳十干,也就是以八卦与甲乙丙丁等十干相配合,名为纳甲。其法即以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焦氏循易图略说:「纳甲之法始见京房易传,其说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焦氏说,京房纳甲之说在当时已为异党,京氏得之焦延寿,延寿得之隐士,而托诸孟喜。魏伯阳参同契,本于京氏,而系之于日月,以坎戊为月精,离己为日光,其说用以解释炼丹之法,虞仲翔则用来解释周易。惠氏易汉学有虞仲翔八卦纳甲图,并将虞氏以纳甲解说坤蹇等卦彖辞举为实例。 五、升降。荀慈明解释周易,以阳升阴降之义为主。升降是就一卦六爻之位而言,乾凿度以五为天子,故五位为君位,所谓阳升,就是不在五位的阳爻应当升居五位为君。所谓阴降,就是居在五位的阴爻应当降居二位或其它各位为臣。惠氏易汉学说:「荀慈明论易,以阳在二者,当上升坤五为君,阴在五者,当降居乾二为臣。」惠氏并举左傅昭公三十二年史墨论鲁照公:「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即言九二之大夫当升五为君,以为慈明之说合于古之占法。但是张惠言的周易荀氏九家义则说,阳升于坤,不限于九二一爻,但各阳爻所升居之位,一定是五位。如荀爽注离及小过,都是以九四升居五位。至于阴降,则因为臣道无方,不必限于二位。这是就阴阳爻而言升降之义。此外,例如升卦 六、旁通。焦循易图略说:「旁通之说见于虞翻。」惠栋的易例举乾文言:「六爻发挥,旁通情也。」陆绩注:「乾六爻发挥变动,旁通于坤,坤来入乾,以成六十四卦。故曰旁通情也。」所谓旁通,就是乾与坤旁通、屯与鼎旁通、蒙与革旁通等。以亁坤旁通而言,亁卦 七、八宫。京房之易有八宫卦,其说出于京氏易传积算法。荀爽、陆绩、干宝等,皆以此说解易。惠氏易汉学有京氏八宫卦次图,以六十四卦分为八宫,乾震坎艮为阳四宫,坤巽离兑为阴四宫,依此次序,从乾卦开始,每卦初爻为一世,二爻为二世,以至上爻为上世。一世至五世,每一变即为另一卦,上世不变,而返四爻,变为游魂卦,然后内卦三爻全体还复,而为归魂卦。此即三才六位以及系辞上传说的「游魂为变」之义。京氏积算法说:「孔子易、云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八纯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八宫六十四卦以干为首,兹以干宫世变返复为例,介绍如下:余可类推。 |
|
来自: 行为准德为先 > 《青阳、红阳、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