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心诀录·66》兴南子注、通过动作(动功)校对三阴三阳之脉

 心静自然凉1985 2023-07-04 发布于广东

动功盘山根,九气入坛中。

感悟人生道,三阳会三阴。

通过动功来修炼经脉,是修道中非常好的方法,特别是在疗病上,以吾之心,使吾之气,适吾之体,攻吾之疾,其何往而不愈哉。

经脉分阴阳,手足各有三阴经、三阳经,共有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藏精气而不泻”者为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者称腑,为阳。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各经以脏腑命名。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冠以“足”字。

动功盘山根,

动功的修炼如同盘山运动,从山根而上,直到山顶。山比喻人体,足为根,头为顶。道家功夫里,艮卦为山为人体,古人早就将艮卦卦辞之“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用来比喻修炼。

“不见其人”代表的是忘我。初六之“艮其趾”,六二之“艮其腓”,九三之“艮其限”,六四之“艮其身”,六五之“艮其辅”,上九之“敦艮”,分别象征脚趾、腿肚子、腰部、胸部、面部、头部,就是人之全体。艮,基本卦象是山,“动功盘山根”是从《易经》艮卦而来的。

九气入坛中,

人体的九种真气进入了丹田之中。坛,神坛、仙坛,比喻上中下三个丹田,是凝神聚气之所。九气,中医和丹家所言不同,中医的说法里有两种,一种指怒、喜、悲、恐、寒、炅、惊、劳、思九气,由此可致多种疾病。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但此九气与本诗无关。一种是指真气、谷气、营气、卫气、五脏之气如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肾气共九气,五脏之气能化五神。这与丹道修炼有关。

三丹田中各有精、气、神不同层次的三气,共九气。这是一解,与丹道相关,与本诗句相关。

道教还有不同的九气之说,如玄、元、始这宇宙本源三气各生三气为九气,《太清玉册》曰:“先天九气者:始气生混,混气苍;混气生洞,洞气赤;洞气生皓,皓气青;元气生旻,旻气绿;旻气生景,景气黄;景气生遁,遁气白;玄气生融,融气紫;融气生炎,炎气碧;炎气生演,演气橙。”故说:“天地万化,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

再如北斗九星所吐之气为九气。不作详细解释。以人体脏器之九气为本来理解此句,从多角度理解即可,可以了解内气、内药与外气、外药。属于身体内的九气是内气、内药;属于身体之外的九气是外气、外药。内气外气,都是修炼者所需要的,外气中最重要的日月之光。

感悟人生道,

修道者要悟道,先要感悟人生之道,不能感悟人生,就生不出修道心、出离心、坚固心。所以《悟真篇》这部伟大仙经的开篇两首诗都是感悟人生从而发心修道的,正是“感悟人生道”:

其一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其二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

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

三阳会三阴,真正做道家功夫,一定要修炼人体内的三阳经、三阴经之气。导引术最容易修炼此气。

比如我所传“南派内功导引术”动功地字功第一式是“气运六经”,练三阳经三阴经。第一式就以打通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为本。此式以手脚圆运动为本而修炼三阳三阴。

张老师的灵应诗如果展开来讲,内涵极其丰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