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显微镜下的大明》读书笔记(四)

 人生佳茗 2023-07-04 发布于云南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共128页,阅读时间5小时,记笔记2400余字。

故事梗概:讲述明朝大明第一档案馆——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毁灭的全过程。明朝从朱元璋建立以来到崇祯自缢煤山,276年的历史中有260多年与这个档案库息息相关。

一、朱元璋为了能够更好地掌管从蒙古人手中接下来的王朝,于洪武四年正式开始了户籍登记和管理工作,历经十年又开始了土地清查,确立了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实施来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这个黄册集户籍、土地、徭役于一体,是大明王朝高度集权的一座高山。

二、中华大地之上湖泊众多,风光各有不同。假若把它们比拟成人类的形象,鄱阳湖端方温润,像一位器宇轩昂的名士;洞庭湖气象万千,如同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太湖恢宏大气,俨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侠;西湖精致俊秀,必然是一个清纯少女……在这一群“俊男美女”之间,恐怕只有位于南京城外的玄武湖是个例外。若将它比作人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应该是一个满脸悲苦的沧桑大叔。

三、历朝历代在户籍管理、基层治理方面都进行过无数艰难的探索,户籍的雏形,早在商代“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时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时代亦有书社制度。但真正把它建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是赳赳老秦。要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简牍,它们蕴含的力量,比名将精兵更加可怕。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户口版籍,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四、一个政权掌握的户籍数据越详细,天下就越透明,统治也越稳定。

五、朱元璋的“户帖谕”,圣旨写得近乎纯大白话,读起来特别寒碜。但抛开文风不说,它的内容相当务实。里面没任何虚头巴脑的废话,条分缕析,每一句都是干货,把户帖制的核心思想表述得很清楚。

六、朱元璋的理想:是达成一种对社会细致而全面的控制,让统治者的意志,可以直接贯彻到大明最基本的户籍单位——户。他不只希望天下变得透明,还希望天下任何一处地方都能触手可及。

七、“黄册”一词,来源于“黄口”。这个词本意是雏鸟,后来代指幼童。在隋唐的户籍登记中,三岁以下或刚出生的孩子,称为“黄”。所谓“黄口始生,遂登其数”,是说孩子一生下来,立刻就要去官府报备登记,这是一个人在户籍里的起点。从此“黄”字演化出了人口之意,成了整个户籍的代称,也叫“黄籍”。

八、黄册的收藏地点,必须足够大、足够近、足够安全,还得便于管理。因此选址于京城太平门外那一片叫后湖(玄武湖)的水域。

九、黄册库最初的规模并不算大,只在梁洲之上修起了三十六间库房。其中九间库房存放洪武十四年档案,一共用了三十五座架阁;洪武二十四年则用了库房二十五间、架阁一百座。从此,随着每十年大造黄册,后湖黄册库一直在扩建。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这里的库房数量扩张到了七百八十七间,架阁三千零八十六座,其中收藏的黄册数量,接近两百万册。无怪乎时人评价:“天下黄册,该载户籍、事产,实国家重务,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

十、读史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轻易把古人当白痴。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历史,和当时人的视角不同,获得的信息亦不同。如果设身处地去想,就能明白,很多看似愚蠢的举动,自有其逻辑和动机。

十一、古今档案管理:作为现代人,民政局想搞清楚你的户籍情况,一家几口,是否结婚,不用找任何人求证,电脑里随时调得出来;但如果回到古代,你有几个娃、几亩地,县里老爷不可能亲自下乡一户户去数,只能靠里长、甲首、乡老、粮长这些地方自治团体代理人来收集、具保和上报。换句话说,只要你搞定这些代理人,上头很难查证真伪虚实。

十二、无论朝廷想出多少条防弊之术,民间总能迅速想到与之对抗的办法。上头三令五申,寄希望于严办严查,下面却总能利用人性的漏洞。大明近三百年的时间,黄册对抗始终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十三:所谓的“繁荣性坍塌”,表面看欣欣向荣,大家都有好处拿,一派繁荣景象,实际上这正是整个体系开始坍塌的表征之一。诸多原因交织一处,让黄册库及其相关制度成了一部铸银机器,源源不断地为各处输送利益。至于黄册库本身该发挥的职能,反而不重要了。从黄册驳费这么一个政策的产生、演变以及争议过程,多少能窥到大明灭亡的原因。

十四、为了不让民间知道我们有多烂,我们必须保持神秘。按照大明官场的标准,没暴露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哈哈……

十五,后湖黄册库的混乱状况,并不仅仅意味着黄册制度出了问题。它只是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是大明身染重疾的标志之一。黄册制度濒临崩溃,意味着病灶已遍布整个社会的腠理。大明到了中晚期,频频出现半身不遂的迹象,资源调动不顺,对地方基层的控制力空前虚弱,都是拜其所赐。

十六、张居正执政多年,知道黄册已经糟烂成什么鬼样子。他明白这玩意已经没法治了,索性抛开它另起炉灶,建起了新的“条鞭赋役册”,又叫“赋役全书”。这是一套以田亩为基础的赋役分配制度,用来配合一条鞭法的推行,重新整地清田。

十七、大明官场有一个特点:上头重视什么,下面未必会重视,往往得三令五申;但上头如果不重视什么,下头立刻心领神会,迅速废弛,堕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十八、大明就好像是一个动脉硬化的病人,因为长期贪婪地吃油腻食物加酗酒,身体各处血管已变得狭窄无比。血液壅积于中途,无法送至中枢。张居正的改革,是在血管里做了一连串支架,暂时保证心脏获得足够供血。可是他没办法改变大明暴饮暴食的习惯,也无法逆转血管劣化的趋势。但张居正虽然倒台,可他留下的政治遗产,让大明结结实实地续了几十年命。

十九、这是一幕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黄册,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一扯碎。漫天的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万亿大明子民的户籍化为甲胄和火器,以毁灭自己的方式,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的最后希望。从洪武十四年至弘光元年,后湖黄册库一共存在了二百六十四年,几于大明二百七十六年国祚等同。

二十、《后湖志》是研究明代黄册最直接、最权威也最翔实的一手资料。《后湖志》里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细节,细到黄册库工食如何分发,驳查监生吃饭如何解决,黄册纸里夹带了什么原料,朝廷挪用本库银两用的什么借口,等等。本文写作所提及的大量事迹,几乎皆从《后湖志》中得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