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王传言 2023-07-04 发布于江苏

孔子对女性到底是个啥态度呢?挺有意思的。他说了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啥意思呢?女子和小人最难伺候了,关系近吧,她就不知天高地厚,关系远吧,她就有怨言了。

小人,好理解,就是君子的对立面。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女子呢,咋解释?能不能说是女性整体?要是这样,有人必抬杠,孔子他娘和她妻子女子也在列吗?

抬杠归抬杠,还得分析一下孔夫子说这话的时候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礼崩乐坏。孔子挺捉急,要克己复礼。

复啥礼?周公旦制的礼,周礼。男女之事,有另外一个称呼,行周公之礼。可见,不仅不是大不敬,还是前所未有的敬意呢,都是神圣的事嘛!

孔子的时代,早就是父权制了。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权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母系社会,采集活动比较稳定,渔猎反而一般般。所以,女性地位很高。

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群婚杂交。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万一其中出现了个大人物,也是圣人皆无父。

到了父权制,女性地位就不行了,因为渔猎从不稳定,到了剩余,出现了畜牧业,农业也产生了,有了剩余,进行交换,商业也有了。

一夫一妻制度开始形成了。因为要传承遗产,遗产又在父亲这边嘛。女性地位一落千丈。甚至一度称为可以买卖的商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说这样的话也并不是一种刻意,而是真实的社会反映罢了。

还有人推测,孔子说这话,肯定跟自己的经历有关系。比如,孔子长得很丑。被女子嫌弃,应该是可能的事情吧,嫌弃一次还行,次数多了自己吃不消,就会发出些喟叹。

还有,孔子是个离过婚的男人。这些,都会促使一个男人形成对女性的看法,乃至于发出这样的结论。

不过,好的是孔子一辈子极少与女性发生过绯闻。一是因为,他弟子众多,一般都让弟子们去探问了。什么阿谷女,采桑女。

不过,有个女子得说说。孔子见了她,还让耿直的子路愤愤不平。后来,林语堂写了剧本《子见南子》,再后来还有电影《孔子》。其中,都有涉及孔子见南子的场景。

南子,是个风流人物。是卫灵公夫人。但关系太复杂了。对这样一个风流女子,为何孔子还去见了呢?颇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话又回来了。孔子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啥成就,邻居说起来也就是,俺邻家那丘。一点都不留情面。

再说了,那次和弟子在郑国走失,被人说成是累累若丧家之犬。更是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了。也是说,他活着的时候并不得志,活的挺郁闷。

而南子接近权力的中心,去见见万一有机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