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灰吟》这首诗人人都会背,可中间7字你真的记对了吗?

 ldb0296 2023-07-0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前段时间一句文言文名句在网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即有很多网友笃定,自己在学生时代学过的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句应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非“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而随着一些教材的翻出,以及参与课本编撰工作人员的现场证明,原文确实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一时间网友们傻眼了,纷纷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错乱了。

其实类似“斯人”与“是人”这样记忆错乱,或者因为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易错易混淆名句还有很多,比如今天的这首《石灰吟》。

图片

你以为的全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实际上的全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怎么样有没有找到不同之处?

陷阱就藏在第三句里:“粉身碎骨浑不怕”,其实于谦的原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是一首格律诗,而格律诗是有写诗的规矩的,比如这首诗,按照规矩“粉骨碎身浑不怕”的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果换成粉身碎骨,那么第二个字就成了平声,第四个字就成了仄声,就不合格律了。

只是后来“粉身碎骨”成了常用成语,而用语习惯和日常思维一配合,便成了大家口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

图片

《石灰吟》这首诗除了有一句容易混淆的句子,它的作者也值得我们注意,据说写下这首诗时的于谦只有12岁。

有一天,于谦路过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父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感触颇深,便随口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讲述了开采石灰石的不易,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取出来。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既写了煅烧石灰,又象征着能人志士在面临严峻考验时的从容不迫,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接着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形象地写出了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同时也点明了诗人的志向,要做一个纯洁清白的人。

整首诗以石灰之成型直吐了诗人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一颗赤子之心。

图片

后来的于谦也如诗中所说,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谱写了一曲人生的赞歌。他曾为了赈灾济民,上任十八年,年年两度太行山,也曾大力改造军备,不仅保住了京城,也让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是百姓心中的最有温度的官员。

只可惜最终也没能逃过小人的算计,最后以谋反之罪,被判处死刑。

你还知道那些被“误会”的诗词名句?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