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县级地名由来(3)

 书柜茶室 2023-07-04 发布于贵州

宁波市:1381年,明朝避国号,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取海定则波宁之义。

海曙区:以境内鼓楼古称海曙楼(谯楼、明远楼)得名;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并改现名,取自唐杜审言诗:云霞出海曙,据《中国室名大辞典》:海上晨旦或海上拂晓。

江北区:因地处余姚江北得名;另说因在甬江之北故名,甬江因其流经古甬地得名。

北仑区:1984年析镇海县设滨海区,1987年改现名,以境内有北仑港得名,港以港中北仑岛命名。

镇海区: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设望海县,寻改定海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于昌国县故地设定海县,为避同名改镇海县,喻义镇服海上倭寇;1985年以其甬江以南设区。

鄞州区:秦置鄮县,因治所在贸山之北,加邑为鄮得名;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避梁太祖曾祖茂琳讳更名鄞县,以秦置古鄞县为名,据《读史方舆论纪要》: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另说有人认为实系越语地名,其义不明,2002年设区。

奉化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奉化县,因县东五里有奉化山得名;另说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得名;又据北宋宝庆《四明志》:是常州曰明,郡名奉化,又以郡名名县;另说取奉甘棠而化之之义;1988年设市,2016年设区。

象山县:唐神龙二年(706年)析鄮县、宁海县始设象山县,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县以山名;据《图经》 :县有一山如象形,故名。

宁海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始设宁海县,以临海且风浪宁和得名,取“风浪宁和、海面平静”之意;据《郡县释名》: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犹宁波之谓,且以别于临海也;另说当时有将军率兵沿海南下,到处怒海狂涛,惟三门湾风平浪静,故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