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望香格里拉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7-0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第一章:一支菩萨队伍
1、走进神奇的陌生领域
“香格里拉”一词,在迪庆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据藏经记载,其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隐秘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山环抱,由八个成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山,初称为卡拉巴王宫,宫内居住着香巴拉王国的最高领袖。
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在这块叫香格里拉的土地上 ,各种信仰和平共存 ,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森林环绕的碧绿湖泊,净如明镜的蔚蓝天空,金碧辉煌的藏传佛教庙宇,所有的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这块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多年来,其神秘绝美一直吸引着人们探究去追寻。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这个谜底直到1997年9月才被揭晓,经过种种考证,云南省政府在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地理位置特殊,中甸县位于滇西北,界于东经98°37′至100°23′,北纬26°57′至29°12′之间,属康藏高原,横断山脉南北横绵,到处是崇山峻岭,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50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这里人烟稀少、贫穷落后,交通闭塞,史有“关山险阻,羊肠百转”,“地险路狭”的记载。
春末的中甸,湛蓝的天空下群山连绵起伏,色彩斑驳的墙壁、色彩艳丽的经幡在风中飘荡,广阔的草甸上花海艳丽。1936年4月27日,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从丽江石鼓镇渡过金沙江,向西藏进发。中甸是云南连接康藏的重要通道,是一个藏民聚居区。摆在红军面前的,不仅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还有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这是红军进入西藏的第一站,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长长的队伍逶迤行进,经过长途跋涉每个人几乎都到了疲惫的极点。贺龙骑马走在队伍中,从踏上奔赴这片神秘的雪域那一刻起,悬着的心一直没有放下。虽然后无大敌追击,前无强敌堵截,天上也无敌机轰炸,但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信仰、语言、生活习惯等不同的特殊情况,加之蒋介石和地方军阀勾结土司、领主武装的阻挡,能否翻越雪山天险顺利通过中甸藏民地区,仍然令他心里不安和担忧,望着远处皑皑的雪山,他始终没有停止思索,前面不知道会有多少困难和意外,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不久将面临一场特殊的战斗。
路没完没了地向前延伸,看着不断从身边引退的山峦树木,已经逝去的艰难岁月又出现在眼前,在他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中,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派出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随后,又派红六军团撤离湘赣根据地,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合,并创建了湘鄂苏区。由于敌我悬殊巨大,又执行“左”倾错误路线,中央红军在国民党“围剿”下处境十分艰难。1934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从江西瑞金出发,10月21日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 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第二、三道封锁钱;然而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由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张部队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的黎平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随后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经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等运动作战,5月初,在云南禄劝皎平渡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后,其他各地红军受到国民党军越来越大的压力,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当其冲,为了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3月28日至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后,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
在国民党重兵对鄂豫皖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军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陇东,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第一方面军。
未完待续。

作      者:孙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      辑:复转君

图片素材:来源于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