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不生产实物,教育工作的综合成效因人而异

 育邻人 2023-07-05 发布于云南

育邻梦

问题:为什么说琴行钢琴老师水很深呀?

回复:教育不生产实物,教育工作的综合成效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教育工作不可能统一孩子们的成长节奏、更不可能要求老师必须把某个孩子教成什么样。

因人而异,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也就是说繁殖是生命物质延续存在的基础、外部营养物质是确保生命存活的基础。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生8个月左右开始能爬、1岁左右能走&能试着说话、3岁以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排便、7岁以后基本实现行动自主、15岁以后基本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现代人类个体生命轨迹犹如完整的抛物线,成长就是不断模仿研习人类社群生存技能并确保个体生活无忧的过程。

每个孩子都不同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农业出产粮食+果蔬、畜牧业出产肉+蛋+奶、工业出产各种人类主动劳动创造与日常生活辅助用具、医药业生产药品并辅助病患康复......绝大多数人类主动劳动创造行为都有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出。但是,教育工作着实是个妥妥的例外,整个人类教育系统都不会增加任何物质消费财富。

决定人类主动劳动创造能力的核心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老师是教育工作的劳动者、劳动工具是借助语言文字说教、劳动对象是孩子们。不难发现,教育工作的核心都是具有主动完整思维能力的人,语言文字仅仅是教育工作过程中传输能量的“脐带”,其它诸如书籍、桌椅、文具都是被消耗品。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是就像虎的外形好画虎骨难画一样,人的外表好认、人心却难了解。一群陌生人,谁知道哪个的学识几何?谁知道哪个相对更聪慧?谁知道哪个擅长教书育人?谁知道哪个孩子更勤奋好学?谁知道哪个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倾囊相授、谁知道哪个孩子的综合成长节奏刚好与老师的教学节奏匹配?

靠天吃饭,意思是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同一片田地里的庄稼,长势有好有坏、结出的果实有大有小;同一牧场的牛羊,有肥、有瘦;按同样标准制作日常生活辅助用品,会有优等品、有残次品......自然物质世界不会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物质。同理,教育不生产实物,教育工作的综合成效因人而异。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