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高考1卷:由 “故事的力量”再谈学、考一致(陈兴才)

 一中大语文 2023-07-05 发布于福建

两年前谈过“学习任务群与新高考素养测评的呼应”,后来就以此为题撰文登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1期上;2023新高考1卷的作文命题是“故事的力量”,考后众多评说文章都局限于所谓“审题”,包括内涵、旨趣以及立意的可能性等,却少有人提及平常教学与这个命题的关联,更少有人意识到“讲好故事(本身一定具有力量)”本来就是我们的教科书里指定的学习内容。所以借这道高考作文题的言说,再谈一谈学、测一致的话题。

2023高考新高考1卷的作文命题表述并不复杂,只几句话: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就审题而言,此考题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什么是故事”——词典上大致解释为两类:文学性的创作即虚构的故事,如小说家、戏剧家写的故事;真人真事,社会上发生的,如打工人的事迹,快递小哥的经历,一个民族向世界展示的风采、形象和及其展示的方式,也都可以称为“故事”。

二是要显示“力量”——由于题目是“故事的力量”,所以最后写成的文章不可以只是说一个故事,哪怕你讲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样水平的故事,也不行,你的立意必须是这个故事产生了作用,造成了影响,带来了效果。

总的来说,这道题的审题基本没有难度,讲出故事,表现力量,即合题。

那么文章构思与表达的高下只在于“什么样的故事”和“谁和怎样讲故事”,也就是说“力量”可以着落在两个点上,一是故事内容本身给人震撼力、感染力、触动力、启迪力,二是讲故事的方法、方式、形式使故事的力量得以最大化。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是立意与构思侧重所在。

回到“故事”本身,你叙述的、聚焦的或瞄准的、谈论的,是哪方面的故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涉及的是写作内容或议题——其实非常广泛,个人故事,社会故事,国家叙事,甚至是文化、价值观的呈现,或具体,或抽象,都可以。实的具体的“故事“好讲,虚的、抽象的如社会发展、民族叙事、国家宣传虽可以写出高大上的文章,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既要写得实在、不沦为大话套话,又有高度,其实并不容易,这是由埋头窗内的学生的社会识见度决定的。”故事“既无可观,”讲故事的方式“自然也难以表现出”强大的力量“。所以此作文题虽很容易入手,但以套话和庸常材料扭靠成为的平庸之作会很多。

那么有没有比较讨巧的选题呢?有,文学评论。它能最方便地照应“什么样的故事”和“谁和怎样怎样讲故事”这两个“力量点“。

为什么这个方向好写,因为不缺故事,课本上有太多著名的故事、著名的故事讲述者,不仅有好故事,还有讲述者的高明手段,而其“力量“又是最显著不过——都成为经典了,该影响了多少人,多少时代,甚至社会识见和民族性格。

仅以课本中的“文学故事“而言,莫言说,小说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戏剧也是。《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决然,《边城》中翠翠的美与忧伤,《水浒》中林教头的风雪之夜的各种巧合,《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青春奉献,《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层层包裹,《祝福》祥林嫂的灵魂之问……无数好故事,加上讲故事者的高超技艺,成为经典,影响时代,超越现实时代,正是其“力量”的显现。

如果笔者来写这个题目,我想谈论鲁迅先生讲故事的艺术,也就是相当于写一篇关于鲁迅小说的评论。鲁迅弃医从文,大致相当于选择了“讲故事”的人生,用其半生讲出多少精彩的好故事,为社会、为文学贡献了“力量”;鲁迅讲的故事编为《呐喊》,“呐喊“的意图是什么,鲁迅又为什么在自序中说用了“曲笔”,“呐喊”与“曲笔”的力量有多大;鲁迅的故事,大多是生活底层的普通人,这些小人物,或受迫害却又迫害人,或性格麻木但又活在自以为是中,小人物的故事有着彻见人生、人性的力量;《药》里华、夏两家的故事在表达什么,“药力”巨大。鲁迅后来的故事又编为《彷徨》,为什么在呐喊后会彷徨,是力量衰微还是力量的积蓄;鲁迅为什么要写《故事新编》,新编之力量在哪。鲁迅小说的视角多变,“谁在讲故事”表现得特别丰富,有的是“我“讲故事,有的是作者在俯看人间事, 有着怎样不同的力量;鲁迅作品的中“我”是故事中的人,又多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鲁迅讲别人的故事时,是否也在说着自己的故事;……种种,上面每一点都可以写成一篇以“故事”和“力量”为关键词的文学评论。

当然,如果选择这类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我们的写作者有专题阅读经验,对鲁迅作品有过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讨,很多同学可能不敢也无力尝试,但这正是本文要表达的意图——我们的教学不是应该教过文学评论的写作吗?我们的教科书中有很多专题研习和现当代甚至是外国作家作品的研讨吗,,研习与研讨,常常是专题化的学习,深度的学习,探究式学习,,怎能离得了基于读写结合的评论性写作。除了谈鲁迅,还可谈沈从文讲故事,还可以谈革命文学里的讲故事。所以说,“故事的力量”这个命题的文学评论写作路径,再次给了我们很重要的教学启示——学、考本可紧密呼应。

笔者过去反复谈新教学与新高考呼应问题,源于一个实质和一个主张。一个实质即两者都基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一个主张即学、评一体,学、考一致。无论是实质,还是主张,都已经不是愿望和指向,而已经是现实。经由这两点,正好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教、学、考的分离问题。

语文教学,历来给人一个感觉,教课文与考试好像离得很远,其实质在于,平时的教读课文,依据的是文本中心,解决的是文本里有什么,而不是学生长进了什么素养,而考试似乎是为了某种素养(即考点或测评标的所在),自然会形成学、考的不一致。

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形态却正可以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例,文学评论(包括短评)是阅读的重要方式和策略,又是文学写作与表达的重要形态,是我们在设计文学阅读单元任务时的最常见活动。理由如下:

1.作品评价是阅读的基本功,读后说不出二三四来等于没读。就如同我们读过一文或一书,一般都会向别人介绍它,说起它,谈论它,这其实就是文学评论,说得简单或聚集于一个小点,就是文学短评。这不是为写评论而写评论,既着眼于它是阅读的策略,又着眼于文学鉴赏素养和评论类写作素养的提升。

2.教材中单元学习任务有多次出现写文学评论和短评的学习活动,几乎针对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写作评论或短评的要求。

3.素养导向的文学阅读必然呼唤评论性写作测评。语文上所说的阅读教学,是个课程概念,指的学生读(学)什么和如何读(学),以及得到什么长进,亦即获得怎样的语文素养,是谓“素养中心”,与之相对的是“文本中心”。后者,主要解决的是文本里有什么、怎么写的、作者为何这样写;前者不仅有文本和作者,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我”的介入和“世界关联”。文学评论的写作正是这种“介入”与“关联”的重要形式。从学、考一致出发,文学评论在试卷上出现就成为必然。

无独有偶,新高考1卷除了作文可以写文学评论之外,现代文阅读第二组中的第9题则明确要求学生写文学短评。

更为巧合(也许不是巧合,是命题者的故意)的是,在教材的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后的单元研习任务中就有一个明确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写作任务:

阅读下面的材料,提炼观点,围绕“文化走出去”,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申论。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上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善于通过故事传播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这项学习活动附于文学阅读单元之后,写作指向并未要求写作品评论,但作品评论(如题目材料里所说的“毛泽东向斯诺等人讲述延安故事”,就涉及《红星照耀中国》)肯定是不错的选题与选材。

本文将文学阅读(包括文学评论写作)与高考作文命题作为关联考察对象,其实又何止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又何止是“故事的力量”这个作文题,教材与考试的越来越多的紧密关联(此文不再举例),体现的是教、学、考一致的应然与必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