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探秘民族村》||云南 杨喆宇

 新用户2674nP2c 2023-07-05 发布于广西


探秘民族村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金江校区五(5)班 杨喆宇

指导老师  邹雨杉

有趣的“读城”活动又开始了!这次我们要探访的是坐落于滇池之畔的云南民族村,那里融合了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窗口”。

一大早,我们怀着愉悦又好奇的心情踏入云南民族村的大门。穿过游人如织的商业街,走过绿树成荫的小道,我们来到了“拉祜族寨”。木制寨门上盖着茅草顶,寨门两侧绘有黄蓝相间的葫芦样图案。我边走边犯嘀咕:“拉祜族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啊?”趁着自由活动的时间,我朝前方一座茅草顶小亭子走去。只见亭子的中间悬挂着一个黄澄澄的木制器具,这个葫芦状的奇怪家伙有一人多高,上面绘着弯弯曲曲的图案,我用两个手臂去环抱它,根本抱不过来。我心想:这不就是类似编钟那样的乐器嘛!我一边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得意不已,一边去草丛里捡了一根小木棍,然后禁不住敲起了这个“大葫芦”。可是这个“大家伙”发出的声音闷闷的,一点也不好听。

正在我准备再使点劲向“大葫芦”发起新一轮的进攻时,一位身穿黑色小褂,头戴五色头巾的老爷爷走了过来,他皱着眉,一脸不高兴地对我说:“敲什么敲?!小朋友,这可不是用来敲的!它是我们拉祜族的图腾,神圣不可侵犯。”我一听,吃了一惊!赶紧放下手里的小棍子,这才注意到亭子的围栏上有一个写着“先祖母龛”的小牌子。我心里很愧疚,走上前说:“爷爷,对不起,我不知道这是一个神圣的葫芦。”爷爷听了,微微笑了笑,摸摸我的头,说:“不知者不怪。这个葫芦身上可是大有学问呢,待我慢慢给你讲讲。”

听了老爷爷的介绍,我知道了大葫芦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洪水漫天,有两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在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了七天七夜,幸存下来,后来他们结为夫妻,繁衍了后代。他们的后代就是现在的拉祜族人。自此,拉祜族人就将葫芦作为他们的崇拜对象。拉祜族人也形成了很多与葫芦有关的风俗:给孩子取名时,都要带一个“葫”字;把葫芦摆在门前或吊在屋梁上,以示富有;很多用具也要制作成葫芦状。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日,拉祜族人还要举办“葫芦节”,他们在这一天载歌载舞、杀猪宰鸡,感谢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的美好年景。我终于知道了这个“乾坤奥妙大葫芦”的秘密!

走出拉祜族寨,我们还探访了三塔掩映的白族寨、精巧玲珑的傣族寨、象脚鼓鸣的壮族寨、庄严神圣的藏族寨……一整天下来,我了解到了许多少数民族独有的习惯,知道了不少从前没听说过的少数民族风俗。我的家乡真不愧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民族大家庭”!

(长按关注哦)

感谢您的阅读!

投稿请加微信:xhjjj123  或者 xhcl321

觉得好,点个在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