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好诗 | 母亲

 馄饨先生 2023-07-0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母  亲

鹏 举
她的母亲从这里跳河时,那么匆忙,
来不及告诉自己的名字。
母亲,总是静静站一会,就转身离开这个
叫石码头的地方。
这里开着很多野花,没有一朵开在
河边一个荒草覆盖的小土堆上。
后来我明白:坟,不需要被花记忆,
就像石码头不需要记忆她的女儿去了哪里,
又带着我,从何处回来。
随母亲离开时,看着水花顺着船帮向后退,
我并不明白,我和石码头正流向
时间的两端。现在,
母亲已无力再去那端站一会了,我扶着她,
将她的记忆放进形色APP,
每个记忆都在说自己是她的母亲,又都
矢口否认。

图片

这是一首抒写生命的诗,主题是关于时间、记忆和死亡的探究和思考。生命由时间组成,是一种有限性的存在,时间赋予生命的意义,但短暂的生命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出自己的辉煌,获得价值。“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有一本诗集叫《老去的是时间》,表达的大概是类似的意思。

这首诗将生命和历史分解衍化为外婆、母亲和女儿三代血缘深厚亲近的女性意象。三个不同年代出生的女人,三个不同成长经历的女人,三个不同归属的女人,分别象征历史、现实和未来,而历史是不断由现实按照未来的可能进行回忆和建构,“我和石码头正流向/时间的两端”。历史无需装饰,如同“坟,不需要被花记忆”;而记忆又是矛盾和混乱的,“每个记忆都在说自己是她的母亲,又都/矢口否认”。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举重若轻,对本属于长诗的深刻复杂主题的截取和概括能力。另外印象突出的是,诗中关于时间的表达是一种诗性或诗意的书写,而不是思想和哲理的直接陈述或简单罗列。一方面,它是家族历史的伤痛,是作者心灵的真切体验和灵魂的深刻呈现;另一方面,从诗歌艺术角度来看,比喻、象征、悖论、双关等修辞手段的应用娴熟而自然,显示了作者掌控文本的语言能力。

特邀点评:陈希

诗人简介

     
鹏举,原名聂升举,湖北监利籍,现就职于湖北省十堰市发展改革委,调研员。有诗作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青春》《长江丛刊》《浙江诗人》《辽河》等期刊。

      专家简介

陈希,诗人、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中国现代诗学范畴》《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等专著5部,主编《现代汉语诗歌》《现代广东文学史》等,担任多种全国文学大赛评委、凤凰卫视等媒体策划和嘉宾主持。曾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意象派与中国新诗》的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