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东郡黔北习水吕氏大贵祖支系谱序及排行诗句

 东麟书院 2023-07-05 发布于贵州

自古云木生于山乃郁蓊郁蓊薱薆蔚荟繁阴茂然而深秀者,则何也本立固矣水出于地乃波流潆洄激湍澎湃荡而成空者,则何也深远固矣盖木之有本不立则不免枯槁水之有源不远不免于涸竭然则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上承祖称下传子孙继往开来创业垂统何不可正其本而清其源乎物本于天人本于祖要尊祖敬宗势必收族修谱人居于世无论何姓必须有谱方能统绪一族使其族众分门不乱立户有序况乎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得父母以成形象祖宗之默佑则祖宗父母之恩同天地之恩矣。人为万物之灵若不知祖派源流则祖宗父母付于何地乎所以,人必归族族必有谱而后祖宗之源流不坠子孙之秩序昭然则甚矣谱之不可不修矣

忆汉朝末年三国初叶刘备进见汉天子献帝时因是同姓清其宗源备曰我乃刘姓钟山庆王之后十九代玄孙。帝命人取出族谱,查观备言属实,推其世辈,备长一辈,帝曰,朕之叔是皇叔也。故有刘皇叔之称,君臣有礼,叔侄相亲,成礼仪之楷模。由此可见,皇家有族谱,百姓岂能无谱之,为人之不可少矣。我吕氏原自有谱,因前辈先亮祖住大湾宋家井时,失火族谱被烧,因而无存,后传数代无可考查,单凭记忆,难以整理成章,追宗寻源,也非轻易之事。但收集资料,重整族谱,也就成了我吕氏急待要办,势在必行之大事了。时有先辈吕思隽、吕朝星叔侄二人,于甲辰、乙巳、丙午年间,出游在外,交贤结友,偶在仁杯厅,构公寓刘彪客店,幸遇大荣祖八世孙吕思华,一经交谈甚是投机,华公曰,因家计浩繁,贸易江湖,商贾四方,又因华贵二祖进贵州不知其详,顺

带族谱而访之今日天赐良机祖宗有灵同宗相会幸矣彼此相亲开怀畅饮畅所欲言无所拘束真谓举杯论国事点烟叙家常谈至族中事华公欣然出谱赠录对联;

渭水渊源百代流传绵世泽

河东脉派千家继续振宗风

星叔侄二人恭敬抄录带回家中整理成文既成谱据参与古史考查方得完善


吕姓祖脉源流起姓于远古三皇五帝乃轩辕皇帝之后裔上古时共工有个侄孙名叫伯夷不是许姓中的伯夷他曾代尧帝持掌四岳后又协助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尧帝封他为礼官他又制定出一套维护尊卑的礼法制度功高盖众升封为吕侯吕姓自此而起吕侯子孙世为诸侯历经虞立国近两千年惜无历代追记待后再查起载于吕公侯子孙西周吕望字子牙因居姜水故称姜子牙依姓分姓太公将十三子中第三子姜无野分姓为吕共分十姓姜、杨、韩、夏、吕、曹、董、卞、白、周

太公三十二岁上昆仑山修道拜师于元始天尊门下因道行浅薄四十余年不能成仙只可享人间富贵天尊曰,自混沌初开三皇五帝传至夏纣王无道气数已尽周室当兴乾坤有变神仙犯了杀界天之昭然

三教共议封神榜烦汝代劳背榜下山封神自有高人辅佐,不必忧心吾赐汝

打神鞭一支

杏黄旗一面

子牙尊师从命流泪下山先去朝歌观商世太时运未到力不从心算命降妖功动于君得以晋升受职于朝志在强国富民拒修鹿台除妖未成险丧其生水遁而去垂钓于渭水即吕氏渭水渊源之由来矣后因文王夜见飞熊入梦知有大贤排驾出访返复多次至渭水见一鱼叟拜问名讳老人曰吾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吕望先生是也文王大喜而言曰正应飞熊之兆大贤矣迎之归朝拜为军师

吕望有文六韬之法镇守西岐文王九十七岁而归次子武王姬发继位拜为尚父因寿高德望尊称太公官封兴周灭纣扫荡天下兵马大元帅左丞相之职兴周灭纣历战三年之久会诸侯于孟津败商军于牧野,纣王自焚摘星楼灭商于殷诸侯共推武王为帝分封列国封周公于鲁其子伯会为鲁国之始君。太公于齐,其子吕级为齐国之始君。地大物博,国富民强,子孙后代,世袭公卿,传至春秋,有桓公名小白,九合诸侯,为五霸之首,至战国时,翟阳吕不韦,以孕姬进秦孝王,生政为始皇,既秦始始皇矣。并吞六国而独尊,统一天下,改国为郡,故有河东郡,即今河南辉府是矣。吕不韦仕秦,封文信侯,兼丞相职。

  



至汉朝,高祖帝刘邦登基,选吕后入宫,立为正妃,摄政宫庭,垂帘听政,时有吕氏家族在朝治政,有吕产祖、吕禄祖,官居显爵,辅佐朝庭,因遭人忌妒,吕后用计将忌已之人杀之,自此吕氏散住天下。

至三国时,吕蒙字子范,佐吴官封大将军之职。吕凯仕蜀,为忠良将,封都困将军之职。吕广、吕翔俱为参谋之职。及至东西两晋,大宋小宋,南北两朝,隋唐两政,五代十国,都有出仕皇家,建功立业,强国富民,付之智慧才华。至大宋太祖赵匡胤登基,有   吕蒙政,字文穆,家贫如洗,寄身寒窑,读书于胡旦馆中,常自叹,挑尽寒灯梦不成。穷则思变,发奋攻书,考中壮元,进升巡按。有功于国,升为右丞相,后人常曰,吕蒙政坐寒窑渴睡汉中壮元均即如此矣。

吕蒙政生吕衡,佐贞宗四年,官封大学士。

吕衡生吕夷简,佐仁宗,敕赐方正忠良四字,官授当朝一品丞相之职。

吕夷简生吕明,佐英宗,授河东都将军之职。

吕明生吕寿,佐钦宗,官拜侍卫之职。

吕寿生吕奇,佐泰宗,官授太尉之职。

吕奇生吕纶,佐端宗,官授工部尚书之职。

吕纶生吕霖,佐大元明宗,官授千户侯之职。

元顺帝时,天下分崩,群雄竟起。张士诚立帝苏州,称大周,时有吕珍为大将军,其子吕功,侄吕约、吕祖升等,俱为票骑将军之职。因与明太祖之将常遇春交战,见常遇春射戟于三百步之外,三箭皆中,不差无一,因而弃周归明太祖,封为都统之职。

吕珍之子吕功,袭父职,佐明朝为忠良。

后来陈友谅立帝,杭州称为汉朝,与明太祖朱元大战鄱阳湖,因太祖名曰洪武,故称洪兵。时有吕功之子吕树槐,官授护卫之职,年过八旬,不愿为官,告老还乡,住于河东即河东郡是矣,系我吕氏河东郡之由来也。即今河南卫辉府,相传十九世,有吕意,武艺高强,出朝为官,镇守河东,授大将军之职。

吕意祖妣焦氏,生天清、天良。

吕天清祖妣邹氏,生大龙、大茂,因当时遇天下大乱,士民惊慌,徒死无意,不如外逃。所以,天清父子均出逃难,一时离散,互不知下落。天清祖与妣邹氏,死于乱军之中,无可考查。

大龙兄弟至东海前,见海水茫茫,无船可渡,大龙为留吕氏一脉,背弟投海而死,大茂痛不欲生,愿与兄一路命归阴曹,父子相聚。突遇一仙长救回,八仙洞收之为徒,大茂拜仙风,客仙长为师,修行学道,方有归宿。

大茂在山修行十有余年,功行园满,受享仙禄,每日与仙师云游名山海岛,快乐无穿也。后因天下太平,大茂不忘其本,辞师下山,寻访父母,兼访叔婶下落。遍游天下,三年访至江西省,吉安府太河县太平村,遇胞叔天良祖叔婶云氏,嫡叔兄弟四人,请安后问其父母下落,方知死于乱军之中。大茂言曰,父母已死,兄长投海而亡,剩我一人,孤雁寒林,不能承其事业,愿辞叔婶而去。天良祖父子六人曰,汝父虽死,你与吾同居,过活光阴有何不好,定要转山何苦也。大茂跪而言曰,一未报养育之恩,以修行报答于父母。二不敢忘师救侄之恩,三未报留侄之情,恳求成全,勿必见怪。天良祖父子痛哭相留,大茂哀告求辞,去意已定,留之不住,只好办酒践行。于是,大茂与天良祖父子撒泪而别,入山修行,临别言曰:每年下山一次,向叔婶请安,向弟兄们问好。

天良祖妣云氏,生大荣、大华、大富、大贵四祖。先年天良祖遇乱,奔走天涯,后来天下太平未回河东。住于江西,江西籍是先祖住江西之故矣,即吕姓江西籍之由来矣。

后来因社会变迁,世态动乱,天良祖父子迁居四川创业,于永宁府富顺县离城三十里地名柑子坳落业安居。天良祖离江西时,荣华富贵四兄弟恐今后再有分离之别,至梁木桥时,插柳为凭,作对为证:

梁木根深枝叶茂

河东源远自流长

明朝相传一十六帝,共二百七十七年,崇贞年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兵进北京,逼明怀宗圣主,崇祯皇帝梅山晏驾,明将云南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桂花老王提兵进朝,平息李自成,统一天下,建立清朝。桂花老王为清朝开国皇帝,时有先祖吕天良和荣、华、富、贵四祖,住川柑子,自觉人烟稠密,产业难支,四祖议产均分,外出开基,另谋生路,分别时留诗八句为亲访之凭:

河东脉派永流芳

世代謝源姓自香

孝友传家昭史册

忠良报国换文章

千载莫忘宗祖训

四人常记弟兄长

海角天涯皆一本

子孙永远享荣昌

吕氏自华贵二祖一脉,迄今十余世而排行不乱者,老幼有序者,以其有诗句在矣,若不继而序次之,恐之后之人分门别户,各居异域而尊幼,上下排行字眼混之紊乱,亲者疏之,近者远之,则不惟疏于目前,远于目前且将疏于上辈,远于上辈也,荷祖宗之最尊哉!仰荷子孙之可贵哉!故将祖上遗留诗句记录于前,以便遵取。

  

今将吕氏排行开列于下:

大国应维先,文帝思朝元;

登邦世良相,定智信永言;

今及登前而邦字将兴也,吾恐九世之后,诗句取满必有乱立排行,妄取字眼则混淆尊幼之弊。自此而开矣,敢不预为防之乎!

故继前人之志,复立后世之排行诗句一首于后,凡肖子贤孙尚其遵之,勿替庶无尊卑失序之咎耳!

荣庆光明仕,仲卿方正贤;

枝秀奇才玉,洪开启凤莲;

尚望成仁德,坤顺克纯乾;

继述显宗武,经纶万代全。

但愿后之继起者,依字而定名,依名而列次,绵绵翼翼,奕世相传,不惟族中尊卑,不相凌乱,亦使祖宗统绪,垂于无穷,耕者千厢万仓,读者拖青曳紫,为官者忠,为子孝,为兄者友,为弟者恭,夫妇和而朋友信,依然上代之流风,瓜瓞联芳,螽斯衍庆,光前裕后,显亲扬名,河东之家声不坠,甚其讵大远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