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承气汤加减方有哪些?大承气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申酉子f82nmhwu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痞满燥实宜意下,救阴泻热功效高。

(一)大承气汤的组成与功效

大承气汤由厚朴24克,大黄、枳实各12克,芒硝(冲服)6克组成。水煎服。

本方具有峻下热结,行气荡积之功效,是主治阳明腑实、热结旁流等里热实证的首选方剂。

临床应用以大便闭结,痞(自觉胸脘有闭塞重压感)、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肠中粪便干结,按之坚硬)、实(腹中硬满不减,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四者具备,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舌苔焦黄起刺燥裂,或苔厚而干,脉沉数实有力为其辨治之要点。但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和孕妇等,均应慎用或忌用。服用本方,中病即止后服,过服会损耗正气。凡属阴明腑实,具有痞满燥实证者之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胃柿石、小肠炎、皮质醇增多症、精神分裂症、急性牙周炎、高血压病、胃癌和急性铅中毒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

①若兼气虚者,加人参以补气而防泻下气脱。②如挟阴津不足者,加玄参、生地黄以滋阴润燥。③如见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连翘。④黄痘,加茵陈、山栀子。⑤腹有痈脓者,加红藤、败酱草。⑥痰热,加竹茹、胆南星、半夏。⑦寒实,加附子、干姜。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

唐·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关格不通方,即大承气汤去厚朴,加生地黄、芍药、杏仁,治关格证(摘自《千金方》),唐·王焘(唐代医学家)

崔氏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杏仁、白蜜,治大便余日不通(摘自《外台秘要》)。

唐·蔺道人(唐代骨科专家)

大成汤,即大承气汤加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木通,治疗跌打损伤,淤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极甚者(摘自《仙授理伤续断方》)。

金·刘完素(宋代医学家)

“活人书”复言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调胃承气又次之。由是观之而缓下急下,善开发而难郁结,可通用者,大承气汤最为妙也。如今加甘草,名三一承气,通治三承气汤,于效甚速,而无加害也(摘自《伤寒直格》卷中)。

元·罗天益(谦甫)(元代医学家)

黄连承气汤,即本方加黄连,治发狂因触冒寒邪,失于解利,因而转属阻明证者(摘自《卫生宝鉴》)。

明·陶节庵(明代医学家)

黄龙汤(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治有患心下硬痛,下痢纯青水,谵语,发渴身热。年老气血虚者去芒硝,加姜、枣、桔梗。

六乙顺气汤(大承气汤加柴胡、黄芩、白芍、甘草)以代大、小,调胃承气、大柴胡、三一承气汤,大陷胸等汤之神药也。此汤治伤寒热邪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妄,扬手掷足,斑黄阳厥,潮热自汗,胸腹满硬,绕修脐痛等证,悉皆治之,效不尽述(摘自《伤寒六书·卷三·杀车槌法》)。

明·徐春甫(明代医学家)

大承气汤治癫狂热壅,大便秘结。

又曰:大承气汤治便秘、呃逆(《伤寒六书·卷二十七·咳逆门》)(摘自《古今医统》)。

清·张璐(清代医学家)

有阳厥暴怒发狂者,盖阳气暴折,郁而多怒,则发狂也,大承气加铁落(摘自《伤寒绪论·卷下·发狂》)。

清·陈修园(清代医学家)

此一节(指《金匮要略》大承气汤节)为痉之既成,出一救治之止方,大旨在泻阳明之燥气而救其津液,清少阴之热气而复元阴,大有起死回生之神妙(摘自《金匮要略浅注·第二卷》)。

张季高(广东阳江市名老中医)

以大承气汤[大黄后下10克,厚朴5克,枳壳、玄明粉(冲)各3克],加金银花、大青叶各10克,佩兰5克,石膏50克,以清腑泄热,开门逐寇,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经验独到(摘自《名医治病》第424页)。

崔玉衡(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以大承气汤(厚朴、芒硝各15克,枳实13克,大黄10克),加金钱草30克,金银花20克,海金砂、郁金各15克,鸡内金10克,甘草6克组成“五金承气汤”。具有清热利湿,泻下排石之功效。主治急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肝内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本方为崔主任医师多年来治疗各种结石症的效方。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结石症。经治愈者,不胜枚举(摘自《名医名方录》第3辑第298页)。

叶午庄(名老中医)

腹膜炎之属积滞化热,阳明腑实者,治以导滞通腑、以大承气汤下热结而愈(摘自《名医治病》第266页)。

焦树德(名老中医)

我用大承气汤随证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及胃肠邪实证数十例,均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多数病人一泻即安,请读者放心使用。但必须确认为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俱备,才可使用。要记住辨证准确才能速效(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175页)。

刘伟胜(著名中医学家)

呼吸衰竭(咳喘,呼吸浅促,发绀,腹胀,大便艰难,纳呆,或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烦躁或嗜睡,舌质紫暗,苔黄厚或黄浊,脉弦数),治宜清热祛湿,通腑攻里,用大承气汤(大黄后下,枳实、厚朴各15克,芒硝9克冲服),加鱼腥草30克,黄芩15克,喘咳可平。

痰热壅盛者,加桑白皮、金银花、瓜蒌皮、冬瓜仁各15克,黄连12克;皮下出血或淤斑、或胃内抽出咖啡色液体者,加赤芍15克,桃仁、白及各12克,田三七末1.5克(冲服),以祛淤止血;意识障碍者,加郁金15克,石菖蒲、天竹黄各12克以化痰清心开窍(摘自《中医肿瘤、呼吸病临证证治》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薛芳(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皮质醇增多症10例。其作用并非取其“泻下”暂时丢失水分取效,而可能是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系统某一环节呈现较为慢性抑制作用[摘自《新中医》1983;(10):21]

以大承气汤加味[生首乌、龙胆草、黄精各15克,大黄、芒硝(冲服)、厚朴、枳实各6克],治疗皮质醇增多症兼有糖代谢紊乱者,有较好地调节、改善和治疗作用[摘自《中医杂志》1981;(9):24]。

曾亚庆(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田三七为基本方。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总有效率97%。平均治疗天数8.34天。临床时,气滞加香附、郁金。实热加金银花、连翘。湿热者加茵陈、栀子。

韩惠兰(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为主方。若有黄疸者加茵陈、栀子。合并胆道蛔虫者,加苦楝子皮、槟榔、细辛。治疗急性胰腺炎48例,结果全部治愈[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5;(2):24]

周仲英(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加生地黄、麦冬、桃仁为主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86例。其疗效达96.51%[摘自《江苏中医杂志》1985;(10):271。

徐明庚(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为主方,治疗慢性铅中毒腹绞痛30例。以3日为1个疗程,共治2~3个疗程,全部治愈,未见复发。

腹绞痛剧烈者,加玄胡索、乌药,枳实。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酌加牵牛子、郁李仁。食欲不振者,加山楂、莱菔子、鸡内金。气血两亏者,加人参、黄芪、当归、白芍。

杨传温(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加莱菔子50克,煎水灌肠。配合内服药,木香、红花各10克,厚朴、玄胡、金银花各20克。治疗肠梗阻92例,痊愈84例[摘自《陕西中医》,1986;(9):3971.

余秀兰(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大黄15~30克,芒硝、枳实、厚朴各9~15克)加减,煎汤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均痊愈。

若菌痢并感染性休克者,加白头翁25克,黄柏12克,穿心莲10克。坏死性肠炎者,加败酱草30克,地榆、丹皮各15克,赤芍、黄柏各12克[摘自《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1);695].

李瑞兰(中医专家)

治疗泌尿系结石(包括肾与膀胱结石,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结石,膀胱结石),均服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10克),加海金沙30克,鸡内金、泽泻各15克,金钱草、王不留行、穿山甲、车前草、木通各10克。煎服,138例中治愈134例,占97.2%。排出结石最快者2天,最慢者33天[摘自《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1):692』。

刘福成(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厚朴、枳实各20克,大黄15克,芒硝9克),取药液150~200毫升,每次50毫升口服或鼻饲,2个小时服完。治疗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86.7%[摘自《河南中医》1994;(5):2]。

宋晓光(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大黄、厚朴各10克,枳实、芒硝各6克),加丹参20克,红花、丹皮、当归各12克,木通6克,菖蒲4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32例,并行脑外常规抢救,静滴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4例。

若顽固性头痛且痛有定处者,加水蛭、虻虫。失眠者,加黄连、远志,或柏子仁、何首乌;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者,加穿山甲、土鳖虫、地龙、络石藤;眩晕者,合苓桂术甘汤[摘自《河南中医》1995;(5):3091.

顾江红(中医专家)

用大承气汤,加速妇产科手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康复175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32.8小时[摘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4):371.

周汉清(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治疗小儿肺炎30余例,屡验不鲜[摘自《新中医》1986;(7),19]。

彭万军(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各9克),加蝉蜕、赤芍、桃仁各9克,金银花15克,麻黄5克。治疗急性湿疹34例。治疗结果:痊愈34例。总有效率100%。

瘙痒甚者,加白鲜皮20克,苦参10克;便溏者,去芒硝,加山药15克。丘疹破裂糜烂渗出较重,有感染倾向者,加蒲公英30克,苍术10克。体温升高者,加地龙10克[摘自《山东中医杂志》1996;(6):261].

赵明锐(名老中医)

喘证之属实热者,辨证属阳明腑实(喘促气粗,汗出身热、渴而能饮,大便燥结不利,小便短赤,舌红、苔老黄、脉大)者,当以大承气汤泄之,腑气得通,喘息自止。

头痛之属实热者,其特点是:头痛而面赤,灼热,并伴有大便干燥、口于舌燥,脉实。与大承气汤泻下胃肠中实热之邪,头痛即愈。

目不了了,睛不和,眼睛不明亮,视物模糊不清。由于热邪盛于内,灼热伤津,津枯不能上睥于目,大便干结,因而出现视力低下。用大承气汤急下之,邪热去而津液复则愈。

暴发火眼,又名暴风客热。多因火热之邪炽盛,壅于中上二焦,上熏蒸于眼目。证见目赤,眼睑肿痛,痒涩难忍,怕光羞明,迎风流泪,治以大承气汤,甚为有效。此法诚为乃治暴发火眼疾之捷径也。

痢疾以腹痛泻,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证。若误用各种止痢之法,使湿热未去而痢止,则必因邪无出路.郁结于肠道,出现腹痛加剧,腹部灼热,食欲不振,大便不利、潮热等证。此时宜以大承气汤攻下,清热泻火,将积滞之邪排出,诸证自平。

宿食,是指饮食不节,食物停滞于胃中,而出现纳呆,恶心呕吐,大便闭、小便少等证。一般治疗此病多以消导之品为主,其收效甚为缓慢。凡不太虚弱之患者,皆可给予大承气汤泻下,一剂即可愈(摘自《经方发挥》)。

焦树德(名老中医)

以大承气汤(生大黄3~10克,枳实、厚朴各10克,元明粉6~9克分冲),加全瓜蒌30克,双钩藤20~30克,羌活、半夏、防风、桃仁泥各10克组成“三化复遂汤”。主治中风病中经证(证见神志清楚,半身不遂,病侧肢体不能活动,肌力零度或1度)。大便秘结,甚至10余日不能自行排大便。

如上肢不遂者,加桑枝30克,片姜黄、红花各10克;下肢不遂者,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2~15克,川断15克;大便通畅后可减去元明粉;去元明粉后大便仍1日2~3次者,可减少大黄用量,但不可去掉,去元明粉后,大便虽能1日1次,但感到排便不太通畅,腹部略感胀满者,可另加焦槟榔10~12克,以消滞行痰,通降腑气;时日稍久,病人血分,淤血证明显者,加鸡血藤15克,红花10克,川芎6克;患肢感到有胀痛者,加络石藤、伸筋草20~30克,红花10克,地龙9克,地鳖虫6克;舌苔厚腻,饮食不香者,加茯苓、佩兰、藿香各10克,苍术9克,陈皮6~9克;言语不利者,加全蝎6~9克(或蝎尾10~20条)、远志肉、菖蒲各10克;有欲向中腑证转化(神识有些恍惚)者,加葛蒲、远志各12克,天竺黄10克,或再加服牛黄清心丸[摘自《焦树德临床经验集要》。

三一承气汤是在大承气汤中重用甘草,使急剂缓投,变峻剂为平剂,扩大了使用范围。

我在治疗老年人以及病后体虚而须用下法者,常用此方,确实平缓而效确。治小儿实热病须用下法时,也常以此方加减投之。因为本方有甘草、味不甚苦,且用量不大而效宏,小儿容易服用。我在临床上,一般方剂中,使用甘草较少,惟在使用三一承气汤法时,特重用甘草,实受河间先生之益也(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179页)。

龚景好(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大黄(后下)20克,元明粉(冲服)15克,厚朴、枳实各10克]加鱼腥草30克。每日1剂,水煎服。主治急性肾衰腑实湿热证。

若肾虚加杜仲25克;三焦邪热壅盛加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钟),知母、栀子、丹皮、黄芩各10克,黄连7克,以清热泻火;阴伤者加生地黄、玄参、石斛、麦冬各20克,以壮水制火(摘自张俊庭《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王智贤(中医专家)

以大承气汤(厚朴20克,大黄15克,芒硝、枳实各10克)加枳壳15克,莱菔子、陈皮各10克,当归20克。主治粘连性肠梗阻(肠腑气滞,腹部膨胀,阵阵作痛,时而肠型隆起,或肠鸣辘辘有声,触之腹软,压之微痛,胸腹胀闷,时时恶心呕吐,或饮人即吐,便闭无矢气或有少许排气,小便色黄量少,舌边尖红,有黄苔或白苔,薄而较腻,脉弦而沉。

若呕吐频发者,加姜半夏10克;伴食积者,加山楂20克(摘自王智贤《三十种病治验录》)。

日·有持常安(桂里)

由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各6克,枳实、厚朴各3克)加当归、红花各3克,甘草2克组成“加味承气汤”。主治淤血在内,胸腹刺痛,或大便不通。用酒水各半煎服。病急者不用(摘自《日本历代名医秘方》第27页)。

日。吉益为则(东洞)

大承气汤治发潮热,大便鞭者。腹满难解者;腹满胀而喘,两便不通,一身面目水肿者;潮热谵语,大便鞭或有燥屎者,大便不通者;大便不通烦而腹满者;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鞭者;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咬牙者;腹中有坚块,大便不通者;痘疮、腹大满、两便不通,或谵语口干咽燥者;痢疾谵语或腹中痛而不能食者;食滞腹急痛,大便不通,或呕利者(摘自《方机》)。

大承气汤,治腹坚满。若下利臭秽,若有燥屎者。凡有燥屎者,脐下必磊可也,肌肤也必枯燥也。雉间焕云:以手按腹,病人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是也(摘自《方极》)。

日·尾台元逸(榕堂)

大承气汤,凡痼毒壅滞证,其人必腹中坚实;或鞭满大便难,胸腹动悸;或喜怒无常;或不寐惊惕,健忘怔忡;或身体不仁;或战曳瘫痪,筋挛骨痛;或言语蹇涩,缄默如偶人,饮啖倍常;或不食不饥等。变怪百出,不可名状,世或称狂或称癎,或称中气中风,或称心脾虚者。能审其脉状腹证,以此方(大承气汤)与真武汤、桂枝加苓术附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等交用。更间服七宝丸、十干丸之类,宽猛并行,犄角以攻,则可回罢癃于安全,救横天于垂绝。脚气症胸腹鞭满,一身浮肿,胸动如怒涛,短气而呕,二便闭涩者,冲心之基也。非大承气汤则不能折冲其迅剧之势荡涤其结之毒边。

脚气症,其人胸中跳动,心下鞭,短气腹满,便秘脉数者,其状虽似缓症,决不可轻视,必有不测之变。早用此方逐除郁毒,则不至大患。

痘疮麻疹,恶热腹满,烦躁谵语,黑苔燥裂,不大便而渴,或自利臭移者,死在须曳,宜此大承气汤。

平居便秘,腹满上逆者,或冒酷暑邪寒,或为鲸饮过甚者,则眼目昏暗,赤脉四起,有忽然失明者,急与大承气汤下之,可以速愈(摘自《类聚方广义》)。

日·大塚敬节(日本汉医学家)

有腹部膨满充实,潮热(即无恶寒而全身定时有热感出汗之意)便秘和谵语等症状,舌有干燥黑苔、口渴、亦有时无舌苔,脉沉实有力者,可用此方。如无发热、谵语等症状,而仅有腹部充满、便秘,也可用之。亦有时用于肥胖性体质、高血压症、精神病、破伤风、脚气冲心、伤食等。然腹部虽膨满、脉弱、脉细、脉频数者忌用,例如由于腹水、腹膜炎者不可使用(摘自《汉方诊疗实际》)。

日·庄俊笃(士雅)(日本汉医学家)

以大承气汤,治热上冲眼,大便秘结者(摘自《眼科锦囊》)。

日·中村谦介(日本汉医学家)

因子宫癌行全切术,术后放疗出现不明高热、寒战、小便不利,反复发作,频度增加,下肢肿胀和象腿,实证体质,投与大承气汤合五苓散,发热得以控制[摘自王克勤翻译的《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5):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