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美往事|沈鹏先生与马海方

 泊木沐 2023-07-06 发布于辽宁

“海方的产品是中国画,他用自己的眼睛观看北京,形成了特定的视角。他憨厚、沉静,似乎不多想事,可是速写本记录了他的所见和所想。”

做出如是评价的沈鹏先生很是了解马海方,这不仅是因为马海方美院毕业两年后即在沈老麾下做美编,更是因为沈老对马海方及其艺术创作的关爱。

沈鹏先生与马海方

2022年初春,马海方带着家人去看望沈老,沈老非常开心,聊天之余,拿着大把大把的巧克力往马海方两个儿子的怀里塞。这次拜访,也引出了一场有意思的书画唱酬。马海方带去了一张精心创作的《乐在棋中》送给沈老,沈老则专门书写自作诗一首送给马海方:“汗流小憩入胡同,绿树嘉阴棋兴浓。老少围观分楚汉,京腔习俗海方通。”诗、书、画,相互唱和,相得益彰,让这次相聚更值得回味。

马海方《乐在棋中图》

“好的美术编辑,应该是个好的画家”

1983年,在人美工作的马海方被沈老要去了《中国书画》编辑室。《中国书画》杂志创刊于1981年,发行数量达到22万份,在当年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成绩。而工作人员只有“两个半”,“半”是因为当时设计人员还不属于这个编辑室。马海方以及另外一个编辑调去之后,沈老给他们开会,说知道他们是美院毕业的,所以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编辑业务,也要不断磨练自己的绘画技艺——“好的美术编辑,应该是个好的画家”。

四十年过去了,马海方依然深深记得沈老的这句话。好好作画,对美术作品就会有更好的判断力;做好美编,就会对绘画有很大的提高。


当年在编辑工作之余,马海方会在简陋的办公室里伏案作画。长年累月,上午编辑,下午绘画,技艺增长了,而颈椎却出了问题。到现在,颈椎压迫了神经,听力严重受损。尽管如此,马海方依然秉承沈老的教导,每天伏案画画,笔耕不辍,从未间断。

“我一共丢了九辆自行车,第一辆就是沈先生的”

马海方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便是自行车。在他的作品里,经常能见到推着自行车遛鸟的老人,把自行车支在一边谈天的人,自行车把上插着糖葫芦叫卖的人……或者,自行车本身就是画面中的一个存在,融于生活之中。

马海方总是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胡同里,方便随时停下来拿出画本速写。他记得,刚到人美工作的那段时间,天天走路去上班。沈老当时住在人美,就把自己的一辆上海“飞鸽”牌自行车借给马海方骑。谁曾想,没到两个月,“飞鸽”遭了贼手,不翼而飞了。


要知道,那是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80年代,一辆自行车算是家里很重要的财产了。沈老能将自行车借给马海方,足见其对后辈的关爱。

后来,马海方买过很多辆自行车,但总是特别容易弄丢。他算过,到目前为止,一共丢了九辆自行车,丢的第一辆,就是沈老的。

从“小马”到“马爷”

老北京人习惯管男子称“爷”,这个习俗源于满族,满族语言中的敬语之一就是“爷”。

一次,沈老坐飞机从南方回北京,在飞机上翻看《中国民航》杂志,发现上面有一篇介绍马海方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刘一达是马海方的朋友,他写过很多有关老北京的文化典故。在文章里,刘一达称马海方为“马爷”,而彼时马海方还不到40岁。


沈老定是觉得很有趣——后辈“小马”被称作了“马爷”。回到北京后,他用人美社的信封装了这本杂志,然后写上“马爷收”,就让人转给了马海方。等到下次见到马海方,沈老一声“马爷好”,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

“你的画册序言,我来给你写”

1990年,香港某个出版社要给马海方出一本画册,沈老听说后很高兴,他对马海方很了解,所以就说:“你的画册序言,我来给你写。”

时隔三十年之后,2022年春节前,沈老又给马海方题了“北京情”三个字,这是对马海方这些年来孜孜于北京风情习俗描绘的情感诠释。

熟悉沈老的人应该都有印象,他的书法作品上,常能见到一方自用印“余”,意即诗、书、文,都为其编辑工作外之“余”事。编辑工作占了沈老绝大部分的时间,他因美术编辑而关注美术动态,并成为著名美术评论家。沈老至今发表有百万多字美术评论文章,出版了《沈鹏书画谈》等论文集。启功先生曾赞道:“仆与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

谢马海方兄赠巨幅《乐在棋中图》


沈老曾有撰文论及书法,述其为“一群数不清的精灵”。这些“精灵”,需要不间断地用练习来滋养。沈老的工作那么忙,书法练习与创作却从未停息。马海方在与沈老一起工作时就发现了“奥妙”,沈老总会以手在腿上比划的方式来默记草书的笔法。这种默默勤奋的精神状态,也深深影响了马海方,成箱成箱的速写本,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当是循着沈老的艺术精神,一路向前。

志同方能道合,沈老擅于书法,马海方长于绘画,他们的艺术之道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老曾说,我选择书法,书法也选择我。

身为老北京的马海方,他选择了北京风情习俗,而北京风情习俗也选择了他。


沈鹏先生诗文赏

谢马海方兄赠巨幅《乐在棋中图》

汗流小憩入胡同,

绿树嘉阴棋兴浓。

老少围观分楚汉,

京腔习俗海方通。

感事二首

人云同者应声同,

万事唯唯取折中。

逆向思维非正道,

旁观鹿马与鱼龙。

加减乘除云雨摧,

疫情上下咒天灾。

闭门不问人间事,

幕后操持国难财。

六一节二首

年年佳节多,

独爱小儿歌。

永葆童心在,

人间长息戈。

耻听说衰翁,

吾犹小学童。

儿时催早熟,

教育妄居功。

2022年5月

艺术家简介

马海方,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姚有多、刘勃舒诸先生。著名人物画画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荣宝斋签约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


作品欣赏

《润心图》27.0cmx46.0cm

《福影福随》44.0cmx30.0cm

《读书图》51.0cmx38.0cm

《这儿真好》28.0cmx17.0cm

《福进家门》29.0cmx30.0cm

《春眠不觉晓》39.0cmx30.0cm

《双寿图》35.0cmx46.0cm

《吉虎》33.0cmx24.0cm

《杨绛先生句》35.0cmx69.0cm

《卧心是佛》26.0cmx69.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