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子第十八⑨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

 虚空济 2023-07-06 发布于山东

  

太师挚适齐。这段话当中提到了八个人,这八个人都属于乐师。这段话当中讲了这八位乐师,从鲁国离开去了不同的地方。首先讲的太师挚适齐,适,是去的意思,太师是乐官之长,挚是太师的名字。太师挚,去到了齐国。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当时把鲁国这个地方封给周公,但是周公要留在周朝辅佐周天子,所以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鲁国,做了鲁国的第一任国君。因为周公旦的贡献,所以鲁国的国君享受和天子同样的待遇。

天子那个时候是四餐,就是每天可以吃四顿饭,由于鲁君享的是天子之礼,所以和天子一样,每天是吃四顿饭的。为什么要吃四顿饭呢?这里面是有讲究的,天子御四方,享四时,因为天子是统御四方,并且享春冬四时,所以吃四餐,并且每一餐都有乐师奏乐,叫劝饭。那这里接下来就会提到,讲完太师挚去到了齐国,接下来讲到的二饭、三饭、四饭,就是在每一顿饭的时候,奏乐的乐师是各不相同的。

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这里讲到亚饭干适楚,亚饭,就是二饭,吃第二顿饭的时候,乐师的名字叫做干,干去到了楚国。三饭缭适蔡,三饭乐师的名字叫缭,去到了蔡国。四饭缺适秦,四饭的乐师叫做缺,去到了秦国。鼓方叔入于河,鼓:是指的击鼓之人,河:指的是黄河,击鼓之人的名字叫做方叔,方叔去了黄河流域一带。

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播鼗武入于汉,播是摇鼗,是乐器,指的是小鼓就是摇小鼓的人叫做武,去了汉水一带。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少师是辅佐太师之人,叫做阳。击磬之人叫做襄,他们两个人去了海滨一带,具体去了哪里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以上讲的八个人都纷纷离开了鲁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我们就要思考,为何要记载一件事情把它放在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含义在其中呢?我们在进入第十八篇讲了很多隐士,也讲了直道而行的柳下惠,也讲到了微子、箕子和比干,孔夫子称之为仁人。这里讲到了鲁国的八位乐师,纷纷都离开了鲁国去往各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这段话要讲给我们的道理,因为礼崩乐坏,到了礼崩乐坏的时期,贤者纷纷避世,直道而行的人也没有自己为政的空间。这个时候连乐师都没有事情做了,因为礼崩乐坏以礼仪著称的鲁国,都已经不注重礼乐,所以这些乐师没有用武之地,就选择离开了鲁国。

我们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更加清晰知道,那个时候的天下到了什么程度,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地方,都已经开始不重视礼乐。那我们从这里再延伸出来生活当中的道理,首先我们看一件事情,如果不停地有人离去,就说明它要走向衰败。一个国家,贤者、能人志士都已经选择纷纷离开,说明这个国家的当政者是无道的。大家在这里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纷纷选择离开,连乐师都已经离开了。

那其实我们一个家庭当中,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呢。如果我们一个家庭当中,一个团队当中,纷纷有人选择离开,就说明正在逐渐走向衰败,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才会有更多人的离开。包括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一样的。当大家纷纷选择离开一座城市,离开一个国家,就说明这个地方正在衰败,这个政治是腐败的是无道的,没有发展的,所以大家自然会选择离开,预示了一种规律。

那我们再反之,如果一个地方在不停地聚人气,就说明它要走向发展的高峰,它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比如说一个团队当中,不停地有人进来,一个家庭当中不停地有人进来,有人聚在一起。一个城市当中不停地有外来人口的进入,尤其是有高端人才的引进,有贤人志士,这说明处在发展的阶段。所以这里面蕴含了两个字,一个叫聚,一个叫散。当我们不停地去聚人气,就说明在发展。如果不停地在散人气,不停地有人离开,就说明马上要走向衰败。

通过这个规律,要懂得在生活当中去运用,很多人说很喜欢清静,那看你做什么事情,如果自己是修道,什么事情都不做,你可以喜欢清静。但是如果你要做事情,你想要做生意你想要服务和帮助更多的人,就必须要懂得聚人气。如果这个地方不能聚人气,就说明你是衰败的,而且会走向灭亡。所以要是做生意的人,我们必须要懂得去聚人、去聚气,去聚更多的事情,你才可能去更好地发展。反之,我们也要去思考,当有人不停地离开,有更多的流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一定是哪里有了问题。我们一定要懂得从自身去改变,阻止这种衰弱的趋势。

通过这句话,我们延伸第二点。鲁国这么多人的离开取决于谁呢?整个天下的衰败,取决于一朝的天子。一个国家的衰败,取决于一国之君。季康子曾经问政于孔夫子,孔子讲,政者,正也。你要想做好政治治理好政事,首先要修正自己,你自己如果是正的,执政之人如果是正的,你自然带的你的国家就是正的。所以我们在一个家庭当中,一个企业当中,一个团队当中,都是一样。我们要知道领导这一个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思想,就可以影响整个团队,到底是走向发展还是走向衰败。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在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政治的衰败,是取决于执政者本身,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态度。

当有一个圣明的君主出现,那手下自然是能人志士很多。如果一个国君是昏庸无道的,那么朝堂上都是没有作为的,都是枉道而事人者。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是一件事情的主体,即使我们不是做一国之君的,不是做企业的领导,我们做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自己的生意做得如何,自己的感情经营的怎么样,自己教育孩子,自己交朋识友,自己的人际关系都是以我们这个人为主体。我们是什么样的,我们身边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是什么样子,我们做出来的事情和我们都是相对应的。所以要懂得政者,正也,从自身开始做起。

这段话当中,我们再来延伸第三点。我们可以看鲁国的国君,平时所享受的是天子之礼,吃四餐,并且每餐都是有人奏乐的,我们用两个字总结这叫讲究。

我们看看生活当中是不是如此,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比较讲究呢?比如说我养养花,比如说我种种草,我懂得找一些事情去陶冶情操,我注重生活的仪式感。

当讲究的时候,恰恰说明是条件好的时候,正在处于发展阶段,正在处于上升期,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当我们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得过且过,以温饱和正常的生活需求为准则。但是我们的条件开始变好,就会很讲究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比如说我们的吃、穿、用度,都会比较讲究,比如说礼乐。什么时候会有礼乐呢?也就是在盛世,在好的时候会有礼乐。

那么到了孔夫子这个时候礼崩乐坏,因为天下大势已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同样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当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比较讲究的时候,说明他的条件是不错的,或者说明他是呈上升的趋势和阶段的,那我们要懂得观察事物的规律。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随着我们条件逐渐的变好,我们要懂得去陶冶情操,比如说读读书,比如说欣赏一些礼乐,比如说有自己的爱好、理想和追求。这一切都是发展走向更好的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