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抑郁了吗?或许你还不自知

 登记去 2023-07-06 发布于湖北

蛤蟆先生抑郁了,他自己真的不知道。

他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想出门,不想说话,不想收拾打扮,食无味,睡不实,终日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觉得生活没有奔头。

他没有想过为什么,就是觉得不快乐。

他的朋友们觉得他可能抑郁了,劝说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并且帮他找好了心理医生。

蛤蟆在与心理医生交往中,不知不觉的快乐起来。

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面的一个故事,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

他以动物的故事,简洁轻松又引人入胜地阐述人为什么会不快乐!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童年的生活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他将儿童分成两大类:自然型儿童和适用性儿童。

自然型儿童具有的基本情感:快乐与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然而儿童的父母拥有巨大的权力,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

孩子们为了应对和防御,因此出现了适用性儿童。

小孩是怎么应对和防御的呢?

婴幼儿不能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也不会有意识地想明白一些问题,但,可以从经验中学习一种生存策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态。

比如,当孩子第一饿了,他本能地哭,于是就有奶吃,后来就会出现,饿了就哭。

比如,当儿童说好听的话,父母会高兴,他们就会经常来讨父母的欢心即便自己有时候不开心,也会没有意识地说一些违心的好话。

蛤蟆的父亲很严厉,从来不管他的感受,每次他只要一张嘴,就会被打断,导致他不敢说话。

父亲从没有好脸色,导致蛤蟆不敢悲伤。

他对父亲的行为有些愤怒,但是又愤怒不起来,甚至为自己产生的一点点愤怒内疚。

因为父亲也很爱他,给他留了一座庄园,让他衣食无忧。

他为了应对他的父母,他不敢悲伤,不敢叛逆,不敢撒泼,甚至不敢高兴,因为每次他很开心的时候,父亲就说:有什么好开心的,你还不如我,你就是个失败者。

他很窝火,可是不知道对谁发火。

也不知道对谁倾诉,因为每次对母亲说,母亲也是顺着父亲。

所以他要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地去适应自己的父母,让他们开心,自己就不会被责备。

他的心理医生一步一步带着他了解了他的过去,让他学会了真诚地对待别人,也不欺骗自己的情感,也学会了和同伴们相处。

他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戴博德很自然的讲述了一个故事,他用动物们幽默风趣可爱的对话,指引你了解一个人的童年是多么重要,你应该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有如此经历的成年人,你也可以通过和自己的过去和解,从而让自己快乐起来。

如果为了你或者你的孩子,都可以试着看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