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

 陈会设 2023-07-06 发布于安徽

01

容膝易安,倚窗寄傲。

这是十年前,自己三十岁时的心境。

那一年,经过初一高三一轮六年的教学,并留在高三一年后重新回到高一。带班主任,三个班的语文。一开始,很是有些手忙脚乱。渐渐,一切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课堂也开始有了一些考试之外的味道。

教学《归去来兮辞》时,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一句突然跳将出来,我将其简化为“容膝易安,倚窗寄傲”八个字,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境,并以此勉励学生。

小小的八人十人一间的宿舍,可谓立锥容膝之地,然而重要的是在这样狭小的环境里,你可以安静下来,并拥有自己傲然自得的精神世界。

虽然如此,在精神世界得以丰富的同时,人总渴望着扩大现实的物质世界,渴望另一方更为广阔的舞台与天地。

就在那一学年结束之后,我去了另一个城市,开始了一段身体与精神的飘泊之旅。

小小的租来的房子里。

和我称做伟哥的男子,一起做饭,饮酒,爬山,深夜长聊,以此度过那寂寞的时光。在这样的寂寞里,心一直莫名的浮躁着,在那无法确定的未来里,无法安宁下来。

终于,等到可以安静下来读书时,我离开的时候也到了。

02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这坐井观天的故事,从我读书时的小学课本一直到今天还在讲述着。

故事里井底的青蛙也一直是人们嘲讽的对象,或许还将被嘲讽下去。

这里小鸟与青蛙的故事,应该源出于《庄子·秋水》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的故事。

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欤!……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坎井之乐,此亦至也!

东海之鳖曰:“……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这样的对比在《逍遥游》里达到了极致,一方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一方是“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

年轻时,我们一心想要做志在高天的鲲鹏,如若不能,起码做一只自由快乐的小鸟。而那“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的学鸠斥鷃,那安于坎井之乐的青蛙,则为人所鄙弃。

然而,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你曾经逃出过那口井,那片长满蓬蒿的土地,曾经见过高天,也见过大海,最终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的做了一只小小的青蛙或是斥鷃。

我想起了宁愿持竿钓于濮水的庄子,想起他笔下“曳尾于涂中”的神龟。

03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一直怀疑陶渊明如此解释他出仕做官的缘由。

如若真是如此,那归隐园田之后,原有的贫困不是依然没有改变吗。

那么“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胸怀大志的陶渊明为何要丢弃那人人向而往之的仕途,转身离开呢。

原因固然重要,然而,我更在意的是回归园田之后陶渊明的生命状态。

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

少年的心中总藏有大的志向,英雄的梦想。渴望爱的山盟海誓,梦的轰轰烈烈,以为只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雷鸣深谷应者云集般繁华与热烈的生活方才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如今想来,生命,那生命里纷纷扬扬的落寞与美好只属于你一个人,去往远方的路上,你只能孤独的前行。

一定会有寥落,也会有深切的美好,这是生命里的别一种极致。

重要的不是热闹还是孤独,而是生命是否拥有着这样的美好时光,是否拥有这样小而美好的世界。

04

昨天,上午落了半天的雪,气温降到年前最低。

下午乒乓,对战两人。先是从未战胜过的老范,后是自己先输三局的老庞。

紧咬牙关,每一个球都拼尽全力,仿佛一个人在孤独的战斗。十四局之后,内衣尽湿。

胜利已经不再重要,难得的是那种孤独战斗中直抵巅峰的状态让人回味。

傍晚,小小的书房里,灯光下,摊开爱默生的散文,享受这难得安宁,享受这静寂的时光。

一个人,读书,写诗,在精神的世界里孤单前行,何尝不是一种美丽,一种风景。

生命里有些快乐需要共建,需要分享。

而另有一些值得未来铭记的快乐需要一个人独自品尝,一些值得深切回味的时光总带些孤独的味道。

而我偏爱这孤独里快乐,偏爱这样快乐里孤独的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