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荣与自卑中的救赎与超越——《项链》重读(6)

 陈会设 2023-07-06 发布于安徽

所谓自由,是我们对过程的耐受力,承受痛苦的意志力。

在此意义上,我称玛蒂尔德为——

在虚荣与自卑之中,完成自我救赎与超越的自由的英雄。

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

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

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

——莫泊桑

这是一段伟大却一直被忽略的文字。

一个新的玛蒂尔德从这里诞生,人成长的秘密也隐藏在这几句话里。

人生最重要的节点,并非灿烂辉煌的顶点,或是跌入深渊的瞬间,而是你立定主意,非要做成一件事而表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决然的时刻——

那个时刻,如此细小微弱,外人无法看见,也无从确认你因这样时刻而衍生的巨大改变。即便你自己,起初也无法完全确立这一时刻对于未来的意义。

玛蒂尔德的人生,有两个这样的瞬间。

一个,是她一下显出英雄气概的时候;

另一个,是她像孩子一样,带着那件“宝物”(项链)飞快跑开的时候。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两个瞬间,先发生的是快乐的,后发生的是悲壮的。

然而,快乐的瞬间过后,舞会上短短的风光之后,厄运接踵而来——

项链丢失,三万六千法郎的巨债砸了下来,接着是十年漫长的艰辛生活。

熬过无比漫长艰辛的十年之后,佛来思节夫人(包括所有世人)眼中可怜的玛蒂尔德,却“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

人世间,还有比这更为吊诡,更为奇怪的事情么。

小孩子最喜欢追问的是为什么。

成熟的人喜欢确认的是怎么办。

厄运到来之前的玛蒂尔德,所以执著于生活的苦痛不幸,所以执著于教育部夜会上注定丢失的那挂项链,原因只在于“为什么”三个字——

为什么,同样是美丽动人的姑娘,我却要只能和教育部小书记结婚;

为什么,我要忍受“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坐下吃晚饭;

为什么,同学——佛来思节夫人可以拥有漂亮的服装和那么多珠宝;

为什么……

这些,是玛蒂尔德并未完全说出的潜意识,而这潜意识里愤愤不平的为什么,没有得到正确疏导或者合理解释之前,人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便有无端的痛苦懊恼,便有莫名的脾气或是哭泣。

这样情绪的长期存在,便形成性格,并进而决定命运。

这便是荣格所说——

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所以,她会拼了命发了疯不顾一切地戴上那挂将用十年青春偿还的项链;

所以,她会狂热兴奋地沉迷在那一场偶然到来却决定必然命运的舞会里。

转瞬之间,舞会结束,风光不同,她陷入巨大的不幸,坠入生活的深渊,惶恐不安的绝望之后,开始冒着交付身家性命的危险四处借债,然后拉着丈夫一起度越人生中最为艰难最为不堪的十年。

玛蒂尔德无法跳脱的”——

只要,她还没有与潜意识里的痛苦不平或者愤怒和解;

只要,她没有接受那看似不合理的存在和命运,这样的劫难必定降临——

命运,休论公道与否。

它总是以你无法预料的方式,从容不迫的降临,躲开一个,下一个还会到来。

除非——

你找到另外的道路,或是屈从于她的安排。

躲不掉的遭遇,别问是劫是缘。

丢失的项链,那看起来永远无法偿还的三万六千法郎——

像西西弗斯的巨石,是她无法跳脱的命运、劫难,也是她救赎自己的起点。

正如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所说——

西西弗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拥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加缪何谓荒谬

如果,打定主意想要偿债的玛蒂尔德,还只是显露出英雄的气概,还只是她成为英雄微不足道的开始。

那么,在接下来的十年,在她拉下身子,走进现实——

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在从前未曾觉知的艰难中,在还旧债、借新债的无尽循环里——

玛蒂尔德在生活的泥潭里,一步一步完成对自我的救赎超越;在以为无法承受的苦痛里获得涅槃和新生,她被生活淬炼成一个平凡的妇人,也自我淬炼成为自由的英雄。

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源于以下的认知。

第一,英雄都是被迫上路的。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劫难”,玛蒂尔德将一直生活在她的虚幻梦想,或者梦想无法实现的痛苦里。

丢失的项链,把她从所谓的梦想里唤醒,让她不得不直面现实。

如果,从前的玛蒂尔德只是“仰望星空”,现在则是脚踏大地。

从前,她是柔弱的哭泣的孩子,现在则是独立担负生活的成人。

从前,她生活的中心是完全的自我,现在是压倒一切的债务,而正是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她完成了自我的成就。

第二,是项链丢失之后,玛蒂尔德拥有多种选择——

而她,偏偏在所有的可能之中,确认了最为艰难的一条道路,用自己的辛苦劳作来偿还可怕的债务。

或许,是源于自卑。

甚至,她的不甘接受现实,不肯穿“上戏园子穿的那件衣裳”,不愿戴鲜花参加舞会,而执著一挂称心可意的项链,都源自深层无意识的自卑心理。

自卑,以及与之共生的对某一欲望的强烈执著,是人痛苦的渊薮。

自卑,欲望,执著,是烈性十足的野马,时常闯祸。然而,一旦你训练自己成为高超的骑手,便可驰骋如意。

这种训练,便是对主宰命运的意识的掌控和驾驭,一旦你可以和它们和平相处,并对之进行自我意愿下的控制,你便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和超越。

这也是十年之后,苍老的玛蒂尔德可以坦然直面,依旧美丽动人的佛来思节夫人的原因所在。

第三,关于自由。

表面来看,十年之前的玛蒂尔德是自由的,因为——

可以不用去做粗笨活计和令她讨厌的杂事,她可以任性的哭泣,并且以哭泣换来价值四百法郎的衣物。

十年之中被巨额债务压着头皮的玛蒂尔德,何尝有哭泣的时间,哭泣的权利和自由,因为——

现实不相信眼泪。

但是,十年前的玛蒂尔德拥有的全是消极自由。

项链丢失之后,面对巨大债务,她反而保留了最后的积极自由——

选择偿还债务的坚定姿态,和勇敢直面艰难的生活方式。

自由——

对梦想的不死渴望,对自身处境的体察认知,对命运勇敢坚韧的抗争,这不自由之中的自由,这无从自由的现实之中对某一自由的确认和坚守,是人之为人,你之为你的标志。

降临世上,我们都在挣命地证明——

我们活过,爱过,追求过,不屈地抗争过。

哪怕这条自我证明的旅途,布满荆棘,我们依然愿意穿越荆棘,去路的尽头一睹鲜花的盛放。

因此,所谓自由,便是我们对过程的耐受力,承受痛苦的意志力。

在此意义上,我称玛蒂尔德为——

在虚荣与自卑之中,完成自我救赎与超越的自由的英雄。

最后,以萨特的一句话收束全文——

人的秘密……

在于他自身自由的限度,即忍受折磨和死亡的能力。

写于夜色中的

丁字樓澧沅居

明日请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