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被切割的时间里

 陈会设 2023-07-06 发布于安徽

1

便是稔熟的朋友,久别暂逢,多有瞬间的陌生——

仿佛从当下时空瞬移另一久远的世界,便是童年,便是故乡,心里多有恍惚。有若情人相会,常起羞涩之意。

体重刚刚跌至足以自恋的数字,揽镜自照之时,常有陌生之感,仿佛出走半生的少年重又归来,虽有陌生,但我喜欢这陌生的欣喜。

公众号的园子荒芜了许久,见有新人关注,时有自责之意。纷乱忙碌之中,又提笔写字时,便是上面的心境。

未有写字的日子,都忙些什么。

时常,我会这样追问自己——

时间,还是那么多的时间,但支离破碎,不成形状。确有偶起的欢喜,如一粒粒零散的珠子,丢在岁月的尘埃里,再也不见影迹。那些珍重时光的记忆,从未能串起一挂项链,以作纪念。

重读齐邦媛的《巨流河》,见她写战乱之时,于四川小城乐山的斗室之中,师从朱光潜读书之事,忽有所悟,她说——

他进来之后,这一间石彻的配殿小室即不再是一间教室,而是我和蓝天之间的一座密室,无漆的木桌椅之外,只有一块小黑板,四壁空荡到了庄严的境界,像一些现代或后现代的studio。心灵回荡,似有乐音从四壁汇流而出,随着朱老师略带安徽腔的英国英文,引我们进入神奇世界。

无论世界怎样兵荒马乱,社会如何激荡动迁,人都应当有一处安放心灵的所在。那是远方的风,是梦里的人;是一处庙宇,是想像的乌托邦;是暗夜守候的灯,是大雨滂沱里撑起的伞。

擎起雨伞,朝向柔弱的灯光,心中便有安宁,脚下便有坚定。

你所看到的文字,便是在那样的灯光下写就。

你所未见的文字,便是伞下的人用脚在书写。

2

给学生讲一百二十实词,第二即是“安”字。

“安”之何谓。从女,在宀(屋)下。一间屋子,一个女子。于(男)人而言, 便是安矣。

从造字本义而言,建房、娶亲,成家而安居。传统的农业社里,兴宅、娶亲,是男子一生中的大事,左右着他的心理状态,顺利兴宅、娶亲,便能安居乐业,反之则内心焦虑不安。

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古人安定生活的追求。今人所谓房子、车子、票子、裙子的愿景,从生活安定的意义而言,古今并无大的差别。

问题在于,当我们轻易拥有了这些之后,并未心安。反而常常心神不定,焦虑不宁。

现代人太过匆忙,压力山大,从前不准生二胎要偷偷地生,被罚被拆被抓被开依然要生。如今可以正大光明的生二生三,反而提不起兴趣了。一如某种行为,婚前,要躲家长,要偷偷摸摸的做一回,既刺激又兴奋。结婚之后,反而性趣全无。

家家守着一台电视的时代,有笑话说,从前是电视里插播广告,现在是广告里插播电视。

从前的时间缓慢悠长,人在这样安静的时间里从容安定的生活。现在的时间被切割成无数的碎片,人在碎成一地的时间里,寻求一点点难得的安宁。

时间,为何变得少了,破碎了。

为何,我们变得更多浮躁,更多虚无,更多疲惫,更多无所适从。

答案就在上面,答案就在我们的内心。

齐邦媛借雪莱的《沮丧》说出了她那时无从诉说的心情,也道出了你我的困惑——

没有内在的平静,没有外在的宁谧。

3

焦申曾不止一次问我,试过各种方法,依然安静不下。

想起《西游记》里行者大战铁扇公主的故事,公主斗行者不过,便取出芭蕉扇,只是幌一幌,一扇阴风,便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

灵吉菩萨说,这还是行者有留云之能,方才止住。否则一扇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

最后,灵吉拿出如来赐他的定风丹,行者方才度过此劫。

科幻修仙小说,甚至影视作品里常常会提到空间裂缝,即所谓虫洞,一不小心被吸入其中,便会丧命,死无全尸。

此时,若有什么定风、定力的丹珠,定可抗拒这一切。

其实,在今天这诱惑愈演愈烈,欲望之风愈吹愈猛的时代里想要安静下来,似乎也必得修炼一颗属于自己的定风丹。

换而言之,之所以匆匆忙忙难得一份内心的安宁平静,源于缺少一份定力。

对有选择综合症的人而言,如果事先定下标准,确定目标、喜好,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回头再来看那个“安”字,《康熙字典》注:安,又宁也,定也。

可见“定”是“安”的基础,行有所定,才会心有所安。

“宁”是“安”的高级境界,心有所安,才会宁静优雅。

《国语·齐语》云,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行有所定,心有所安,方能不随于流俗,不屈于诱惑。

开车的人都知道,什么情况最易出事——

是那些心无所定而又着急慌张的时候,因急而慌,因慌而乱,遇见事情,往往手足无措。

目标确定,内心安宁,不问时间长短,无较结果得失,手握方向,心有所动却行有所定,神情专注而又不忽略窗外匆匆掠逝的风景。

如此,才能在被切割的鸡零狗碎的时间里,找回内心的安宁平静,重建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此,人生方有风景。

4

《论语》子贡问学一段——

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贫困而欣乐,当然是理想的境界,然而为之殊难。反不如王炎《生朝无以自慰作留贫荐一杯》诗所云未若贫而安,高枕睡常熟”一句。

那些安于贫困之人,必是心有所爱,行有所定之人。

去单位前,取了快递,是订阅多年的《收获》,展开,捧于手中,心中满是平和安定的感觉。

又记起当年。宿州,小隅口的邮局里出来。夜幕初临,握一本新出的《诗刊》,穿行在灯火通明的淮海大道上。身边川流的人群如若不在,心中满溢的是对诗对生活的热爱,是对毫无希望的未来的自信与坚定。

近来,走路上下班,每天穿行于小城的街道内心多有平静,我想那平静来自一份热爱,一份心的安定。

基于此,我把齐邦媛的译文改为——

没有内在的安定,没有外在的宁谧。

写于夜色中的

丁字樓澧沅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