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xianfengdui111 2023-07-06 发布于河北

有巢氏,又称“大巢氏”或“巢皇”,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三皇之一、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居古巢国,地望在安徽省巢湖一带,其事迹在《古三坟书》《庄子·盗跖》《韩非子·五蠹》《三皇本纪》《路史》《太平御览》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史传有巢氏是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巢居文明的开拓者。在北京平谷“中华百帝宫”,“有巢氏”作为率领原始人走出洞穴,构木为巢的“中华第一人文圣祖”,被列为百帝之首。有巢氏开创巢居文明的伟大功绩,对中华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和深远影响。

有巢氏系“三皇”之一,无疑是中华上古时期氏族社会杰出首领人物。不同史家对“三皇”有不同的定义。如《楚辞》称西皇、东皇、上皇,《史记》称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但都没有明确其人。“三皇”其中一说为“巢皇、燧皇、羲皇”,“巢皇”即指有巢氏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按《古三坟书》:有巢氏生,太古之先觉,识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俾人居巢穴,积鸟兽之肉聚、草木之实。天下九头咸归,有巢始君也。动止群群相聚,而尊事之。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通志·三皇纪》:厥初,先民穴居野处,圣人教之结巢,以避虫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实,故号'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按《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水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按《路史》:太古之民,穴居而野处,搏生而咀华。与物相友,人无妎物之心,而物亦无伤人之意。逮乎后世,人氓机智,而物始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圣者,作楼木而巢,教之巢居以避之,号大巢氏。其为民也,登巢椓,惰食,鸟兽之肉,若不能者,饮其血,嘬其臑,茹其皮毛,未有火化,捆橡栗以为食,刻木结绳以为政。民之葬者,犹未详焉。过者颡泚,于是厚衣之薪而瘗之,不封不植也,掩覆而已。丧期无数也,哀除而已。其政好生而恶杀,节上而羡下,天下之人归其义。治三百馀载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一、有巢氏地望:

《郑樵·通志》: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在庐江,子孙以国为氏。《左传》吴有巢牛臣,后汉有司空巢堪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第七卷》: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有巢父,又国名。巢伯殷诸侯,《左传》:楚有巢牛臣,后汉司空巢堪,宋巢尚之,隋巢猗,又巢元方著《病源》,唐巢孝俭,宋巢谷。由氏:秦相由余之后,又楚大夫王孙由于,有忠勇之节,楚人亦谓其族为由氏。《风俗通》:汉有由章。隐氏:《风俗通》:汉有隐翁,吴有隐蕃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夏时巢国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宗藩部汇考》:巢,商分封同姓,有巢国。按《竹书纪年》:武王十三年,巢伯来宾。(按:武王于十三年克商,巢伯言来宾则商封,可知《左传》杜注:巢,吴、楚间小国,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按《路史》:巢,子国也,吴灭之巢子姓国〉。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商时巢国

《国语》:“南巢,扬州地,巢伯之国,今庐江居巢县是也。”《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春秋》:“楚人围巢”。《春秋》《左传》凡15处见“巢”,专家考证其中“巢”均指巢国。所涉事件既有楚国兴兵征“巢”,又有楚、吴交战祸及巢国。《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郑玄注:“殷之诸侯,伯爵也,南方远国。武王克商,慕义来朝。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周时巢国

《初学记》考:“庐州,古庐子国也,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大明一统志·庐州府》:“巢县,在州城北九十里,本古巢伯国。”嘉庆《庐州府志》:“庐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殷、周为南巢及巢国。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清代庐州地图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庐州府部汇考一》:巢县,商南巢、周巢伯国、秦居巢县,汉晋因之,南北朝梁为蕲县属南谯郡,隋省入襄安唐,初置巢州寻改县属庐州,后庐江郡宋,因之南宋升镇巢军元废州,复为县属无为州明如旧

二、有巢氏与考古发现:

中华先民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的房屋主要有两种,北方的半地穴式房屋和南方的干栏式房屋。《太平御览》引项峻《始学编》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即有巢氏巢居开始于南方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由于南方气候多雨、多虫,远古人类很容易受到致疾病的湿气蛇虫侵袭。在不断地对抗自然环境中,古人发明了依靠大树构木为巢的房屋。建在大树上的房子,远远望去像一只很大的鸟巢,人们把这种房子称为“巢居”。巢居之后则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其中以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为典型。目前,在中国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还在继续使用和建造这种干栏式建筑。其后,干栏式建筑则发展为后世的穿斗式(构架式)建筑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安徽巢湖地区和县猿人遗址银山智人遗址凌家滩遗址相继发现,巢湖流域被公认为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打破了长期以来长江和巢湖流域被认为不可能是人类发源地的历史论断。距今约30万年的和县猿人、约20万年的银山智人和距今5500~5300年之间凌家滩遗址,印证了人类祖先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的进化历史,展示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人类创造的古代文明,彰显了有巢氏所开拓的原始时代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时代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有巢氏主要活动范围在巢湖流域。含山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被发现,经过文物考古部门的五次发掘,确定其遗址年代距今约5800年—53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凌家滩遗址的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祭祀、红陶块砌成水井和建筑遗迹,以及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足以佐证凌家滩遗址是已存在政、军、神三权的有巢氏聚落中心。由此也可以推断,有巢氏开拓创业在巢湖市巢山、银屏山一带,而功成名就,或曰建都则在含山凌家滩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三皇五帝都邑(1):有巢氏与古巢地(巢国)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国语》

《古三坟书》

《庄子·盗跖》

《韩非子·五蠹》

《路史》

《太平御览》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