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分享 | 如何打破语文的“玄学”

 江南木客fh3om0 2023-07-06 发布于浙江


印象中的语文学习:
首先,语文在与各学科的比较中,最特殊的一点就是没有既定的标准,很多时候给出的参考答案往往不是最佳答案。同时,同学们能发现,有些时候语文参考答案的参考意义或许并不是这么大,答案提供的模板和形式大于其内容。这种没有标准的考核形式容易给人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受,并且语文要学的知识囊括古今中外,面对庞大的知识系统,我们往往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其次,都说语文是一门“玄学”,很多时候就“玄”在忽上忽下的考试成绩上。一次考差没什么关系,一次考好似乎也说明不了什么,语文的成绩好像就是这么玄乎。但在我们身边总有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学霸”,为什么这种玄学在他们身上似乎就免疫了呢?我曾经一直困惑于这个问题,后来我在观察中发现“学霸们”都有一致的特点——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高的文学素养。而这些都需要在一点一滴的积累感悟中落实,所以,语文学习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并不是看完一本书,背完一首诗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更多情况下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

文学习是渐进式,一步步螺旋上升的,因此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1. 1.  小学阶段培养兴趣和习惯。

小学阶段是我们能够拥有大量课外阅读时间的黄金时期,在我的印象中,小学语文老师就非常注重对同学们阅读习惯的培养,鼓励大家多走进图书馆阅读。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大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对一切事物都处于一种潜在的兴趣状态中,而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大多需要外界进行引导,这就需要家长、老师有效介入。家长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的方式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鼓励孩子自发地去阅读。
习惯的养成还包括日常生活中表达、交流等的语言运用。比如在表达时做到咬字清晰、发音标准,分清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在与同学或家长交流时,可以通过互相纠正发音错误的方式记忆字词的正确发音。同时,家长可以多让孩子表达,鼓励孩子对某件事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评价,比如“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类似问题进行引导,这也是锻炼语言逻辑的一种相对“无痛”的方式。
至于考试成绩,在小学阶段或许没有特别大的衡量价值。跟着语文老师的节奏,做好基础知识的记背读写工作,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更重要的还是关注到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

2.  初中阶段建立体系,拓宽知识面。
到了初中阶段,我们对语文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初中语文知识的延伸拓展,大量不同类型的概念纳入到考察范围内,如何自我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知识是大部分人所困扰的问题。每个人的理解以及分类方式不同,建构的知识体系也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可以从回归到课本开始,结合做过的题目不断补充完善知识群开始。从个人的学习经验出发,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明晰学习内容,在达成知道“学什么”的基础上,再探索“怎么学”的问题。
相比较于小学,初中阶段不太有特别充裕的阅读时间,但我觉得继续每日阅读的习惯对我们各方面素养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一时期的阅读就不单单是对量的追求,更需要关注到阅读的广度上来。我在小学阶段总爱认准那几位熟悉的作家,一套一套地读他们的作品,这样一来同质化的阅读就导致了认知的局限。后来终于有机会进入到傅老师的课堂学习,我才明显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阅读面是如此狭窄,认知水平也仅仅浮于问题的表层。而读书就是快速拓宽知识面的一种方式,语文是囊括各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需要我们对历史、政治、经济、美学等等都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都可以在书籍中获取。

3. 高中阶段定向练习基础知识,锻炼审题能力。
在高中语文考试中要想取得高分,选择、填空及默写等基础知识部分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正确率。针对这一类型的基础知识,可以用定向练习的方式进行提升。我们可以总结统计每次考试中各题型的正确率,从而更直观地找到自己固化的错误认知。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连续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却毫无意识,所以及时发现自己的欠缺之处很重要。找到薄弱之处后,就可以通过定向练习的方式巩固,最好能记录下常错的基础字词,以便于平时加强记忆。
高中的学习时间更为紧迫,课外阅读积累的时间可以说几乎为零,甚至有些时候能够感觉到语文开始自觉地为别的学科让步。这时候,有些同学在观念上往往就容易产生“忽视”语文学习的心态,似乎只要吃老本也能考一个还过得去的分数,但是老本也有吃完的那一天。学习科目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能够分配给语文学习的时间更加紧迫,最大化利用碎片的时间进行阅读积累就是一个学习的方式。除课本之外,其实作业和考试的内容有时候也可以成为我们答题语言组织材料和作文素材,我们要做的就是灵活积累这些补充的材料。
除了课外积累,审题的能力在考试中也至关重要。作文的分数几乎占了一张试卷的大半,写出一篇高分作文的前提就是要能够正确审题。我们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对历年高考作文题进行自己的思考,在构思之前尽量不要参考网上的各种观点,争取多角度切入列出多个思考方向,最后再结合各种观点看看是否能从中获得启发。都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每次考完之后(不管大考小考),都可以把自己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看,再次面批一下,或许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更好地梳理自己文章的逻辑。毕竟,文章辞藻再如何华丽,也要与文章内容相匹配才好,达到所谓的“文质统一”。以及,在学校生活之外,面对许多社会现象,也可以灵活地将其设置为辩论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提高自己的辩证思考能力。
讲了这么多,其实分享的内容大多不过是从我个人浅显经验出发的老生常谈,学习语文没有过多套路化的方法,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困难,归结下来就是写我所感,作我所思。总之,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条固定的轨道,而是一片无限辽阔的平原。

学习,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